世界总结“严重超载”的2011


发布时间:2012-01-0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

 

 
    “这一年改变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媒体都以这样的口吻总结即将结束的2011年。按照世界气象组织12月初发表的报告,201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年份之一,而在国际舞台上,2011年无疑也是最“火暴”的一年。各国年终岁末纷纷进入“总结季”,有的评出关键词或关键人物,有的选出年度汉字或成语,2011年被冠以“世界抗议年”、“繁荣与恐惧的一年”、“骚乱与灾难交织的一年”,甚至“严重超载的一年”。各国盘点“严重超载”的这一年,有赢家,也有输家。但细心的观察家发现,在普通民众看来,除去天灾无法预知,剩下该总结的都是“发生在自己家门口的事情”,都牵扯到自己的实际利益。
 
“骚乱与灾难交织在一起”
 
    2011年值得总结的事件实在太多。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2月22日在网站上写道,“2011年是以骚乱与灾难交织为特征的一年,最惨重的是3月的日本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三重灾难,最让美国尴尬的是8月的债务违约危机”。西班牙《起义报》近日评论说,“分崩离析”成了2011年世界经济的“关键词”;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则把拉登之死和北约最终没派“地面部队”卡扎菲政权也很快灭亡看成是2011年最重要的军事-地缘政治事件,同时强调了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敌对。
 
    西亚和北非的一系列动荡,似乎让人们以为索马里海盗在2011年消停一些,其实不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罗列了2011年未引起关注的十件大事,其中一组数据显示,索马里海盗今年发动的袭击次数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两百起,且“涉案”范围扩大。同样未被关注的还有波兰等“新欧洲”国家不再“爱”欧元、美国加大打击非法入境、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印度继续扩充军力等。
 
    国际上关注印度的军购,而印度一家门户网站评出的印度人最关注的国内头等大事是“印度夺得2011年世界杯板球赛冠军”。《印度斯坦时报》将在新德里坚持了288小时“反腐绝食”的安纳·哈扎雷评为“今年新闻顶级人物”。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报》12月22日评论说,是哈扎雷这些个人在印度“平淡的一年发出亮光”,“随着年终的来临,国家的情绪是低沉的,2011年1月的铮铮誓言到12月变成步履蹒跚”。客观地说,印度本届政府一年来做了不少努力,一年来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发生了不少,严重的如高等法院爆炸、医院失火、假酒害人,但很快就烟消云散,印度人在2011年最关注的还是腐败这一老话题。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催生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在拥有经济实力的同时追求的是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当他们达到一定力量的时候,对腐败的国家、无能的政府、低下的效率是不能忍受的。
 
    “几乎用所有方式衡量,2011年都是美国中产阶级失落的一年。”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路透社专栏作家戴维·罗德12月22日在《大西洋月刊》撰文时也为美国的中产阶级鸣不平。他给美国中产阶级2012年的建议是:“明年将进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选举。投票给实用主义者,别给党派分子投票!”英国《每日电讯报》驻华盛顿记者斯维恩在回顾美国2011年政治时说,“凄冷的经济环境和两党对立使华盛顿陷入痛苦的堵塞”。据《华盛顿邮报》20日报道,美国盖洛普民调发现,2011年美国民众对美国国会的满意度创下30年来的新低,其中只有17%的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表示认可,不满率高达78%。
 
    有俄罗斯媒体总结说,一年来,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革命不仅影响了中东和北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横扫了富裕、自由的欧洲。德国《明星》周刊则以“主权又回来了”为题说,无论是在开罗、马德里和特拉维夫街头还是在纽约、柏林等地,2011年就是“世界抗议年”。
 
    “失业”、“年轻人”、“社交媒体”成了英国主要媒体在2011年的总结中频繁使用的关键词。继8月的街头骚乱后,英国200多万名公营部门人员11月底举行24小时大罢工,创下32年来英国罢工规模之最。至于2011年的英国政坛,《每日电讯报》总结为“分裂、危机”,称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风波让保守党首相卡梅伦遭遇上任以来最大的公信力危机,所幸后来的利比亚战争转移了公众的视线。
 
“最不平静的一年”与百姓紧密相连
 
    自1971年以来,总部位于威斯巴登的德国德语协会每年都会评出反映当年最热门话题的词语。在12月16日揭晓的名单中,“压力测试”位于今年十大年度热词之首,意思是德国国内和欧洲政治及经济领域都面临着压力。据德国《南德意志报》22日报道,德国霍恩海姆大学21日公布的年度民调结果显示,德国民众2011年最关注的五大话题依次是欧洲债务危机、日本福岛核泄漏、德国经济形势、社会不公和“阿拉伯革命”。负责此次调查的霍恩海姆大学传播学教授克劳迪娅·马思特说,2011年影响德国人的事情,就发生在他们家门口,欧债危机已不仅是遥不可及的金融市场上的抽象概念,其范围和影响存在于欧洲和全球层面,关系到受访者自己的利益。德国国际媒体研究所专家夫罗里扬·卢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可以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不平静的一年”,很多国际事件越来越与寻常百姓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福岛核泄漏事件促成德国决定在2020年前全面关闭核电站,成为首个放弃核能的西方国家。
 
    百姓对一年来的总结往往更实际。尽管年底的国家杜马选举引发了俄罗斯的街头示威活动,但据俄罗斯《晨报》22日报道,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57%的受调查者认为,即将过去的一年对自己和家庭来说是“很好的一年”。
 
    12月12日,日本公布了代表日本人对2011年一整年感受的汉字——“绊”,这更多体现了日本国民对于3月地震灾难的一种纪念。用汉字或成语总结一年的还有韩国。韩国《教授新闻》从2001年年底开始每年评选四字成语来总结过去一年国内发生的重要事件,今年的年度成语是“掩耳盗钟”。据报道,今年12月7日至16日,以全韩国304名大学教授为对象进行的2011年四字成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6.8%的人选择了“掩耳盗钟”这个成语,多数教授认为,“掩耳盗钟”这一成语最能体现过去一年韩国政府对各种事件的处理方式。江原大学教授金丰基表示,无论是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在国会强行通过,还是中央选举委员会网站遭攻击等事件,韩国政府和执政党始终都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全然不顾国民的不满,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辩解。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2011年,到底谁是赢家,谁是输家?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8日在总结这一年时说,无论你怎么说,2011年都不是乏味的一年。英国为王子威廉举行了童话般的婚礼,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地球上最恶劣的家伙,本年度的“女超人”德国总理默克尔“耐心”地想拯救欧洲,“占领运动”者表达出了对高失业率和国家纵容华尔街的愤怒,他们都是赢家。而希腊、1%的美国富人和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位置的卡恩等都是“输家”。
 
    德国或许把自己看成是赢家之一。德国《世界报》24日以“七彩共和国”为题总结说,2011年,面对欧债危机,德国独领欧洲,“德国回来了”,其他欧洲国家也坦然承认德国在欧洲的“模范学生”地位,2011年是“德国年”。
 
    德国《西部日报》23日以“2011年,恐怖的一年”为题说,2011年,欧洲右翼激进主义问题激化。德国今年打掉一个三人新纳粹团伙,他们涉嫌谋杀多名外籍烤肉店店主。在挪威,发生了枪杀77人的惨案。圣诞节前,比利时也发生极右翼枪杀案。
 
    一些平时不太出现在国际媒体上的国家也在盘点2011年的国内外大事。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近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总结了今年的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他说,2011年是艰难的一年,国家经济和金融领域遇到了困难,但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在谈到自己的未来时,他表示,如果人民不支持就马上辞职。
 
    非洲的马里是个落后的农业国,经济上靠天吃饭,该国《马里日报》12月15日的一篇文章说,2011年马里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加拿大的微笑和黑非洲人的泪水”,以此表示对加拿大不顾自身所担负的国际义务,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的不满。
 
    2011年的东非大饥荒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相对于更多的非洲国家来说,稳定还是2011年期盼的主题。刚果(金)12月初完成的总统大选一度因反对派不满选举结果而引发骚乱。14日,该国的《金沙萨潜力报》刊文称,由于国内长期以来政治生活混乱、党派斗争往往诉诸暴力,因此,对当地人而言,2011年应该是重振希望的一年。
 
中国在“超载年份”中难平静
 
    俄罗斯《权力》周刊把2011年形容为“严重超载的一年”,具体的超载表象有:莫斯科与华盛顿的“重启”关系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对立;而当应付金融危机的方法还没找到时,美国却与中国的矛盾加深。比如在缅甸文官政府取代军政府后,美国今年“打算离间缅甸与中国”。该周刊还提到,中国在这一年第一艘航母出海试航,还有第五代战斗机首次升空。
 
    韩国联合通讯社将“中国崛起”选为今年的“十大国际新闻”。相关评论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今年8月遭下调,而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特别是今年美国对中国的牵制越来越加强,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访问亚太地区时大力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却将中国排除在外,目的就是抑制中国不断扩大的经济影响力。
 
    在评论2011年的世界时,德国《金融时报》25日以“繁荣和恐惧之间的一年”为题说,在大西洋两岸,2011年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处于阴影中,欧元区危机蔓延让“下一个,请!”成了欧洲的口头禅。相比之下,尽管总能听到类似“中国面临崩溃”的警告,但中国仍是世界的“强劲发动机”。德国学者夫罗里扬认为,2011年中国国内发生的事件虽然也不少,但相比国际上的不平静,中国表现得相对稳定。
 
    日本《新闻周刊》23日在对2011年世界大事进行总结时说,2011年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来说是痛苦的一年,欧美社会恶性事件也在抬头;对于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来说,2011年是不平静的一年,新兴国家因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以及国际社会的承认,这和现有美欧主导的国际秩序有所冲突,这种冲突将会在未来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