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被革命”


发布时间:2010-05-04 浏览量: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年年时时都是热点话题。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关注度,与其关乎“生计”、“尊严”密不可分,千家万户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生源危机”、“大学重组”……高校“永不破产”的神话被逐步击破,要生存即意味着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提升——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最近几年,全国中小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总数均迅速下降。10年前,全国中小学总数还是60万所左右,但到了5年前,就只有50万所,现在,大约只有40万所。最新的数字显示,初中以下在校生总数2008年比2007年减少230万人。
      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如果仍然按目前每年高校招生计划增长5%测算,到2013年后,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比例就可能超过80%,在经济发达、高校众多的省份,超过90%是正常的,甚至会达到100%。这就意味着,理论上考0分也可以上大学。
      显然,以我国高校目前的生存状态,恐怕难以应对生源迅速减少带来的挑战。我们能预见到的是,3到5年后,必然有一批高校将面临招不到足够学生的局面,进而陷入办学困境甚至有倒闭的风险。由于国家投入不足等原因,近年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更多是靠学校借贷及学生学费维系的,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很怪异的现象:越是层级低的学校,招生量越大,学费也越高。在学校的日常运营中,学费成为最核心、最重要的资金支撑。而一旦生源缺少,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学校就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难以为继。 因此,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需要未雨绸缪,尽快缩减招生计划,调整办学方向与定位,甚至进行强制性调整,以避免因为生源迅速下降、学校倒闭带来的社会动荡。
                                                                                                                                     来源:《中国青年报》,陈志文,2010-4-20
      用“危机”来作形容词,“危”是现实的数字警钟,“机”则是新闻背后的变革启发。在当前的情势之下,可预见的教育变革过程,实质上又是教育回归其原典精神的过程。
      教育,请各归各位
      生源不足,让很多高校不得不面向需求、面向社会办学,而不再是不切实际地全盘照搬北大清华。比如,一些学校会更注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真正实现研究型与应用型大学的分工;专科学校也不会再向本科院校看齐,去过度追求科研成果。在这种竞争中,高等教育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归位。
      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彻底普及,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可以让教育抛掉自己身上被强加的很多社会负担,重新回归到教育的本位,不再被扭曲。
                                                                                                                                     来源:《中国青年报》,陈志文,2010-4-20
      高职,请准备好你的名片
      3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今年73所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名单。高职单独招生一直被称为“高考招生改革的试金石”,是在为高职招生改革趟出一条道路。专家指出,高职院校应根据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办学,找准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因为,未来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选择将会更加精细。将来好的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会高于办学质量不高的本科学校。这只会让当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高职教育市场迅速分化,使好的更好,糟的更糟。
      时代的机会摆在眼前,然而高职院校自身并不是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大学面临重组,而部分高职院校面对的恐怕是生死存亡的危机。”他进而解释,高职教育面临“四大”压力:
      一是招生压力。高职院校的传统生源在急剧减少,这会加剧高职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会陷入困境。二是就业压力。一些高职院校单从就业率来说,还比较好看,但是就业的质量和内涵与老百姓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教育内部的压力。现在,部分本科院校在向高职院校学习,以高职教育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实行3+1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并且要求,学生有职业能力,教师要来自企业。如此,现有的高职院校所谓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到时候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四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毋庸置疑,“哥本哈根会议”、“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形势使中国被推到了世界舞台中心。“低碳经济”对中国提出了挑战,要求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和转变。随之而来的挑战是,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转型,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与地方经济契合最为紧密的高职院校被推到了这个关口。
      为了破解高职的招生难题,很多地方的高职院校开始打中职毕业生的主意,并试图把中职毕业生当成主要生源。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为619万,2010年是800万。2009年,中职的招生规模是860万人,今年计划适量减少预计为830万。这一人群是否就是高职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呢?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表明,2009年,高职对中职的对口招生生源已经占到了高职招生规模的近 13%,再加上5%的五年制高职,说明全国高职的生源已有18%左右来源于中职。去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是313万,今年预计将达到 320万左右。如果 800万的中职生20%升入高职,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将近一半来源于中职毕业生,生源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生源结构的变化,就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相应改变。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的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够清晰、准确,目标普遍比较空泛。应该对专业培养目标有清晰的描述,比如一毕业能够干什么,三五年之后可以干什么,以后还可以干什么,应该建立起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逻辑关系。
                                                                                                                                    来源:《中国青年报》,梁国胜,2010-4-13
      大学,什么是你“大”的含义
      “术业有专攻”,是几千年前的先贤就提出过的见解,问题是当今的部分大学是否真的能培养“有所专攻”的人才。而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有不少的学生还是想靠上大学来改变命运,一进一出,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难以胜计。能有底气地给予学生答复,帮助他们达到期待,才是“大”学理应具有的担当。
      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现在只能“对症下药”,中央和各级政府在今年的报告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列入重点之首,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并提出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系统导向机制,以促进供求关系逐步趋向合理。为此,建议系统梳理现行政策,对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大样本的、细分的跟踪调查,为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准备条件。建议建立宏观、中观和细分的就业预警机制。这一机制应包括每一层面供求关系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分析及其走向,三个层面之间相互关系,特别是牵动全局的关键问题。这一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一方面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即供方提供调整学科、专业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将供求关系失衡的可能性或苗头性问题尽早地让人才市场,即供方知晓,未雨绸缪,以防止大起大落。
                                                                                                                                    来源:《人民政协报》,张济顺,20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