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利好 生存面临考验

在南宁举行的国家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说明会,揭示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2-10-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记者 孙妮 南国早报

  在发展现代高职教育30年后,我国教育系统首次对全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并编撰了《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揭示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哪些现状?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将面临哪些挑战?9月25日,国家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说明会在南宁举行,《报告》主编、教育部门相关管理者、以及来自广西、云南、海南三地高职院校的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高职院校

  成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

  与普通的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显得与众不同。这种不同不仅来源于其“技术性”和“职业性”,更来源于其生源的“成分”。按照《报告》提到的观点,高职院校成为寒门学子重要的“上升通道”。

  《报告》显示,至2011年,我国共有高等职业学校1276所,全国高职学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960万人。在同年的高职毕业生中,88.1%的毕业生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其中有12.7%来自贫困山区,22.2%来自西部地区,16.2%来自民族地区。寒门学子上高职的比例,高于本科层次。

  当然,高职教育给寒门学子带来的影响并非仅仅是进入大学校门。送孩子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不少家长依据就业率和工资这两个最直观的项目来判断。《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6%,与本科接近。毕业生的薪水也逐年大涨,2011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482元,比2009届的1890元上升了近1/3。

  此外,家长们不太关注的“创业能力”,实际上是教育部门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报告》显示,2011届高职学生自主创业达到2.2%,高于本科的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高职学生脑子很活,有当老板的潜力。该校烹饪专业一名2009届的毕业生,刚毕业就自己“融资”,拉上一群学酒店管理、学经营的师兄学弟一起开宾馆。如今,他开宾馆已经小赚一笔,“旗下”有员工50多名。

  高职人才

  为当地经济发展撑起一片天

  高校应当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海绵”,还是变成为向外地输送高质量劳动力的“永动机”?这一很少为教育界提及的尖锐问题被《报告》编撰者提出。据统计,2011届全国高职毕业生有68%在本省就业,其中的35%还不离市,连续3年,这两项数据均高于本科层次人才。

  《报告》认为,高职教育为所在地贡献了较多实用型人才,为本地经济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多年之前,广西约七成的高职毕业生到广东“打工”,只“留下”三成本土就业。现在,两个比例倒了过来,高素质的高职人才为广西传统工、农、服务业以及新兴行业撑起一片天。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重视高职的“人才海绵”效应。北京一开发区为某高职院校落户开发区一路开绿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坦言,该区每年需要3~4万名高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正好可以不断地“生产”这样的人才。 

  发展困境

  高职教育面临尴尬姓“高”

  虽然《报告》传出高职教育的种种利好,但是与会专家毫不掩饰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困境。马树超接受采访时说,我国高职教育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办学规模急剧扩张与教学、师资、教育理念“慢半拍”之间的矛盾;第二是招生面临巨大的生源挑战;三是院校的发展潜力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与会代表提到,作为高校的一份子,高职也姓“高”,但与本科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在政府投入上,中职阶段有“职教攻坚”投入,本科教育有保障的生均预算内拨款,高职的投入却要看地方政府的态度。《报告》指出,2009年,全国高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5410.85元,只占普通本科的65%;全国只有辽宁省是高于普通本科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上海、重庆等发达地区在内的省市,高职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不到本科学生的50%。

  与会代表介绍,广西各市中,南宁、柳州市级政府对本土高职扶持力度较大,“财力后盾”是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落户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财政支持的高职院校只能通过收高额的学费来满足办学需要,有些专业,高职校园学费甚至高于本科层次,这也把部分寒门学子挡在了校门外。

  还有与会代表指出,目前,高等教育不再是稀缺的教育资源,本科院校规模不断扩大,而全国的生源总数正在逐年下降,高职院校招生面临严峻考验,报考人数低于招生总数的情况,可能要持续到2018年。要生存下去,高职院校必须杀出一条血路。

  发展定位

  应重抓“技术”和“实操”

  “开汽车的人就算把驾驶手册倒背如流,也开不了汽车。”在谈到高职教育应该抓住什么样的关键时,作为《报告》的广西点评专家,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永德打了这样的比喻。杨永德说,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技术性”和“实操性”是高职教育应该抓住的重点。世界上优秀的高职教育能找到准确的学校定位,在专业实操和技术实力方面做到精益求精。要做到这一步,工学集合、校企合作是常规的做法,关键是要做到什么程度。例如,瑞士的洛桑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就是一个大饭店,一年级学生就当服务员,二年级升楼层主管,慢慢地才能做高层主管乃至总经理。从这里毕业的学生虽然是“高职生”,但世界上知名的大饭店抢着要,年起薪就达10万美元。什么时候国内有这样的高职楷模,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就会上升。

  当然,国内优秀的高职院校也有着类似的探索。据介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厂专业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通过了合作企业认证的职工,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建在一个外包产业园区内,该校老师只是辅助教学,真正的老师全部来自企业,保证了技术名师能带出高徒。

  马树超告诉记者,在全国范围内,广西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学校实力、改革理念都比较靠前,其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集合、联合培养方面的很多做法值得同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