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推举措加快农业院校服务“三农”步伐


发布时间:2010-06-0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座谈会强调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开创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教育部农业部共同推出六大举措加快农业院校服务“三农”步伐

  ●建立农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协作的新机制,共建一批农业院校。

  ●推动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联合培养博士生。

  ●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现代农业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共同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2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88个特色

  专业的建设,共同推动970个农业试验站建成农科教合作基地。

  ●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向基层延伸,采取订单定向方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加大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

  本报北京6月4日讯(记者 唐景莉)农业部和教育部今天在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召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座谈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和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

  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精神,教育部和农业部日前共同推出六大举措加快农业院校服务“三农”步伐。这六大举措包括:一是两部建立农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协作的新机制,共建一批农业院校;二是推动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联合培养博士生;三是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现代农业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四是共同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2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88个特色专业的建设,共同推动970个农业试验站建成农科教合作基地;五是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向基层延伸,采取订单定向方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六是加大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

  陈希强调,胡总书记的回信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高等院校要深刻领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要充分认识高等农业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使命与历史责任,要全面把握中央对着力提高高等农业教育质量的明确要求,要牢固确立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发展输送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

  陈希指出,高等农业院校在长期全面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以农业为特色的办学方向,确立在服务“三农”、强农、兴农中求发展的农业院校发展之路;二是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拓展科教兴农的实现途径;三是坚持“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思路,提升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四是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农科人才健康成长的育人模式。

  陈希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农业教育要加强与农业发展的紧密联系,探索和建立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促进农科教结合。教育部、农业部将着力推进两部共建一批农业院校,着力推动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着力推动校地合作,着力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教育部将配合农业部共同推动农业试验站的建设,逐步建成农科教合作基地,切实加强农科学生的实践教学。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向基层延伸,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着力加强技术成熟、生产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和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学农、爱农、兴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陈希强调,高等农业院校要肩负服务“三农”重要使命,倾力投身服务“三农”伟大实践;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切实担负起服务“三农”的重大责任;广大教师要秉承育人兴农的优良传统,在服务“三农”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率先垂范,立德树人,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广大农科学子要学农爱农,牢固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掌握过硬本领,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人生。

  张桃林指出,胡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国农业院校广大师生的巨大鼓舞,更是对全国“三农”工作者巨大的鞭策和鼓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供给状况持续好转,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农业发展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性跨越;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农村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向加快融合的历史性跨越。但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我们广大农业科教工作者要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回信精神为契机,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做好“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站好位,做好事,发挥好作用,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桃林强调,农业院校要勇挑历史重担,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要切实立足我国农业生产主体、生产组织形式,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的产业条件、体制环境、肩负任务和服务对象的国情特色,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之路。要采取有效措施,教育激励广大农业高校大学生坚定信念,深入基层,献身“三农”,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聪明才智。要大力推进农业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高校与基层科研生产单位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努力创造农业科技教育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机制、新局面,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

  张桃林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农业院校共建工作。要深入总结部部、省部共建工作实践,进一步创新机制模式,丰富共建内容,完善共建协议,细化具体措施,明确考核要求,规范共建工作。要加强部门、部省互动合作,促进工作衔接,推动形成农业、教育和地方政府共同支持农业院校发展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共建院校遴选和审查机制,逐步增加共建试点数量,推动院校共建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代表和学生代表在会上分别发言。全国24所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共计24人参加会议。

  《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