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救国”在美受追捧


发布时间:2012-02-2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20120222期 记者吴成良,丁雨晴

 

    北卡罗来纳州重新开张的家族企业——林肯顿家具厂成了美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流”的样板。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吴成良●丁雨晴

    “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重振制造业”等词汇最近常见于美国主流媒体,这或许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这几年的“执著”分不开。重振美国制造业成了奥巴马争取连任的“政治资本”,在他今年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制造业”和“制造商”等词先后出现15次。但对于那些被点了名的美国大企业来说,把那些已经“外包”出去的工作机会再“内包”回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美国制造业危机也许是政客们拿跨国公司说事的伪命题”。有美国经济学家这样不客气地给本国的“再工业化”泼冷水。但常有美国舆论把本国的问题扯上中国,有共和党总统竞选人也强硬指责中国“不公平地袭击我们的市场,扼杀美国的就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路肯定要走下去,但或许会比较艰难。毕竟,美国人过去这些年“更擅长将钱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外一个口袋”。

    回国“创业”者受白宫礼遇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日报道,奥巴马在上周五参观完波音公司的工厂后表示:“美国工人的生产力是全球最高的,如果美国工人能同中国或欧洲工人公平竞争,我向你保证,美国工人总能胜出。”相关报道还说,奥巴马计划让美国进出口银行效仿“某些外国政府的做法,提供不公平的出口融资条款”以支持美国企业,“这是奥巴马在大选年为应对中国的贸易行为而采取的最新举措”。目前来看,高失业率和经济不振,仍是奥巴马竞选连任的软肋。

    今年1月24日,在向国会发表上任以来的第三份国情咨文时,奥巴马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简而言之,该是时候停止奖励那些将工作岗位转移到国外的企业,并开始对在美国本土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进行奖励”。据了解,美国一些企业“响应号召”已开始或计划增加本土投资。如福特汽车公司表示将在2015年前把在日本、墨西哥、中国的部分工厂转移到国内,为美国增加2000个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里,制造业部门新增33万个工作岗位,其中汽车业增加了16万个就业机会。

    比老牌汽车企业更有说服力的是美国一家家具厂。在二十世纪30年代,科克伦家族在北卡罗来纳州开办了林肯顿家具厂,1936年该厂雇佣25名工人,到1982年鼎盛时期,工人有上千名。然而,到二十世纪90年代,林肯顿家具的生意每况愈下。由于处境艰难,1996年,时任老板布鲁斯·科克伦被迫变卖工厂,他本人也来到中国,为家具公司当顾问。科克伦并不是唯一的“失败者”,过去10多年里,北卡州的家具制造业失去数万就业岗位。然而,大约一年半前,科克伦回到家乡,在他的家族曾使用过的仓库里,他的林肯顿家具厂重新开张。他投资500万美元,雇了130名工人,制造实木家具。今年1月底,第一批家具出厂。

    在回答美国媒体为什么要重新回美国办厂时,科克伦说,2000年时,中国的平均工资约为1小时50美分,现在是3.5美元,这让他觉得,中国工资成本快速上升,而且货物运输成本高、时间长,因此,在美国制造家具已能够与中国进行竞争。他举例说,由于采用高效先进生产技术,现在美国单位劳动成本创造的产值比二十世纪70年代高出2.5倍。

    林肯顿家具厂在美国重生的故事,已被美国官方演绎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完美案例。今年1月,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在白宫召开一次主题为商讨“内包”的论坛,科克伦和福特、杜邦、奥的斯电梯、英特尔等企业巨头的负责人一同获邀参加会议。此外,奥巴马今年发表国情咨文时,白宫邀请科克伦作为特殊客人和第一夫人米歇尔一起坐在贵宾包厢内听演讲。对科克伦受到的高规格礼遇,白宫解释说,科克伦重新开办林肯顿家具厂,把制造业工作机会带回一个被外包严重冲击的地区的成功故事,表明美国人能够克服他们面对的挑战。

    “将跨国公司当目标太草率”

    对奥巴马推出的“内包就业”的倡议,美国一些跨国企业持谨慎欢迎的态度。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了在中国做生意的240多家美国企业。该商会新闻发言人马克·罗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成本的确在上涨,但是,在华美国企业是否会把生产线搬回美国,这要视行业以及企业的经营战略而定。

    杜邦公司是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企业。该公司也获白宫邀请参加了1月份举行的“内包”会议。不过,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埃伦·卡尔曼告诉奥巴马的是美国劳动力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他表示,要继续维持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全国的协同努力改进现有教育和工人培训体系,以满足现代企业对工人技能的需求。杜邦公司新闻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于杜邦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训提升美国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这位负责人表示,杜邦与中国早在1863年就有生意上的往来,目前在中国大陆共有近50家独资及合资企业,拥有企业员工近7500名,“对于中国,杜邦一贯的投入和承诺是不变的”。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为确定有多少美国工作被外包到国外,2月3日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加里·彼得斯提交一份法案,要求美国企业公布其在美国本土和海外的雇员数据。某些美国跨国公司巨头通常严密保守此类数据,只是公布其雇员数量,但并不透露这些雇员分布在哪些国家。甚至任奥巴马总统就业和竞争委员会主席的通用电气总裁伊梅尔特也承认,通用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今已与美国关系不大,美国企业被外包“深深吸引”,他坦言“我首先是通用领导人”。相关数据表明,2000年至2009年期间,跨国企业在美国削减290万个工作机会的同时,在海外新增240万名雇员。

    美国赛仕软件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产品营销总监迈克尔·纽柯克认为,美国制造业并没有“寿终正寝”,仍是拉动美国和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纽柯克说:“如果我们不倾听制造商所关注的阻碍其创造新就业岗位和创造新产品的问题,将无异于自我伤害。如果政府官员草率行事,将跨国公司当成攻击目标,肯定会让美国制造业重病缠身。”

    从“做生意”到“制造产品”绝非易事

    围绕“再工业化”能否顺利进行,美国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哈罗德·梅尔森评论说,美国显然希望将本国从“做生意”的国家变为“制造产品”的国家,但这绝非易事。也有美国媒体在评论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罗姆尼指责“中国扼杀美国就业机会”时说,这种反华情绪可能在美国选举年能给他提供点便利,但解决不了问题。奥巴马总统国情咨文演讲中也只是表示“略微”强硬点,宣布要成立一个贸易执法部门来保护美国制造业“免受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不公平贸易惯例”的影响。

    在全美制造业协会主席杰伊·蒂蒙斯看来,好消息是今天大家都在谈论制造业,但坏消息是美国制造成本仍然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高出20%以上,而这一成本的差距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造成的,而是华盛顿的错误政策导致的。有一名美国企业主在网络上评论说:“下面的问题让我进退两难:聘美国工人每小时要支付20美元,聘中国工人只需2美元,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不是吗?”苹果公司前行政总裁乔布斯曾在回答奥巴马有关能否将iPhone生产基地搬回美国时,直截了当地说:“这些工作不会回来。”

    全美制造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查德·穆特雷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最近几个月,美国经济复苏有所起色。他认为,美国制造业进入持续性复苏的希望越来越大。穆特雷乐观地说:“协会许多成员告诉我们,有时候在美国生产还更加便宜,特别是因为劳动力成本有所下降。”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今后5年间,美国将新增200万至300万个工作岗位。波士顿咨询集团哈罗德·西尔金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大约10年前,我们开始外包器械、计算机等占美国制造业相当比例的诸多产品。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某些商品在美国制造可能更为经济,这一‘临界点’已开始显现。尽管回流过程仍然缓慢,但一些企业正从中国搬回美国。”

    西尔金说,最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胶制品、机械、金属制品和电脑。这些类别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将近70%。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资深经济学家陆晓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于美国和中国产业发展周期不同,美国面对的并非简单的制造业回流问题,而是重振制造业,即在新的高度上循环。彭博社首席高级经济学家迈克尔·麦克唐诺告诉记者,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和产品的实际劳动含量的优势,可能会有助于极端高科技和高资本含量的制造商回流美国,但这并不能支撑美国制造产业的大盘,或者说从根本上扩张美国劳动市场需求。

    美国制造业危机是“伪命题”

    “不要欺骗自己了。我们不可能回到三四十年前那种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劳工部长罗伯特·雷奇的表态最为悲观。而《新美国媒体》近日分析说,最近这些年有才华的美国毕业生都对华尔街趋之若鹜,使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工作备受冷落。二十世纪80年代,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就说过,“美国人擅长将钱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外一个口袋,已不擅长制造任何产品”。

    美国顾问公司环球透视美国经济问题专家奈杰尔·高尔特认为,目前美国高层对制造业的高度关注可能有些错位,毕竟即使是在未来,更多的工作职位还是会由服务业来创造,“不太清楚为什么制造业会得到最大的税赋政策鼓励,而不是其他任何更新兴的行业”。

    密歇根大学管理学院的马克·J·佩里认为,美国制造业危机也许是政客们拿跨国公司说事的伪命题。佩里对美国1995年和2011年的制造业利润(抛除通胀影响)和就业岗位进行了对比:1995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720万人,利润为2930亿美元;2011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170万人和6000亿美元。他发现,本世纪的头8年“或许是美国历史上单个行业在就业人数锐减最快的时期,也正是从这时起,制造业衰退、死亡等说法开始充斥美国媒体。但从2011年利润是1995年的两倍还多来看,“美国的制造业不仅活得健康,还比以前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