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中的教育驱动力


发布时间:2017-03-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以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6国签署《罗马条约》为起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至今已走过一个甲子。今年3月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未来白皮书》,提出2025年“27国欧盟”的五种设想,欧洲进一步迈向一体化。而在欧洲融合的进程中,教育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驱动作用。

    以欧洲煤钢共同体6国1957年3月25日共同签署里程碑式的《罗马条约》、确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标志,欧洲一体化,人类文明史上一次伟大实验,走过一个甲子。其间,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正式诞生。一路踉踉跄跄,既喜迎问鼎201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灿烂,也经历了欧债危机、英国脱欧、难民浪潮的阴霾。在3月1日的欧洲议会全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布《欧洲未来白皮书》,提出2025年“27国欧盟”的5种设想。无论哪种设想付诸现实,迈向一体化将是一条不归之路。有教育为其保驾护航,着眼于培育未来欧洲公民,欧盟似无分崩离析之虞。

    出彩

    内部凝聚力

    确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罗马条约》并无教育条款。但在题为“关于共同体的教育政策”的研究报告(即詹尼报告)推动之下,作为定期交流机制的欧洲教育部长理事会于1974年设立。欧洲一体化须由教育来驱动,最为标志性的举措便是1995年启动的苏格拉底计划,包括基础教育领域的夸美纽斯项目、高等教育领域的伊拉斯谟项目、终身教育领域的格隆德威项目等8个方面。2006年,欧盟把苏格拉底计划与职业教育领域的达·芬奇计划等整合成为终身学习计划(2007-2013)。其后续方案为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伊拉斯谟+”工程,即欧盟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计划(2014-2020)。

    伊拉斯谟项目由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87年6月15日决议诞生,早于苏格拉底计划。其实,该项目的命名最初与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旗手伊拉斯谟无关,而是“欧盟高校学生流动的运作模式”的缩写。只因融于苏格拉底计划,该项目统一用欧洲文教界巨匠来命名,以致敬古圣先贤。而苏格拉底计划及其后续的终身学习计划(2007-2013)均借鉴伊拉斯谟项目运作模式,以人员流动来促进欧洲教育一体化。尤其是伊拉斯谟项目,自1987年启动以来至2013年终结,资助300余万名高校学生短期出国学习或实习,形成蔚为壮观的伊拉斯谟一代。该项目的品牌效应促使欧盟将欧盟所有教育项目化零为整,推出旗舰式的“伊拉斯谟+”工程,以三大行动为目标,首推提升个体学习的跨境流动性。

    人员自由流动乃欧盟四大自由流动原则之一。唯有流动,方能交融。值欧洲各国君主1517年3月聚集康布雷签署合约之际,伊拉斯谟,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后来就读于法国巴黎、攻博于意大利都灵、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著述于德国弗莱堡、长眠于瑞士巴塞尔,挥笔书写一篇期冀欧洲祥和的《和平的抱怨》,犹如空谷足音,穿越时空,依然长鸣于今日欧洲。全球和平榜单前十强,欧洲独占8席,且位列前三甲;3月20日发布的全球幸福榜单,欧洲国家稳坐前5席。欧洲一体化即为迈向“合”与“和”,希望在于青少年学子。

    焦点

    跨境就业力

    《罗马条约》虽无教育条款,但第128条涉及职业培训。经济驱动型的欧洲一体化有待技能型人才的支撑。1963年4月,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确立共同职业培训政策,于1995年推出达芬奇计划,以流动为手段,完善欧洲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欧洲青年的职业技能。至2020年,欧盟35%的工作岗位要求高学历(2010年为26%),30岁至34岁人口的40%应拥有大学学历(2010年为33.6%)。教育可谓防范失业的最佳利器。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院的跟踪研究显示,未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者的失业率为19.6%,而高学历高技能群体的失业率仅2.4%。

    当前,蜗行走出欧债危机的欧洲仍深陷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危如累卵,足以撼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15岁至29岁青少年有15.4%既未就业亦非就学(NEET),总数高达1400余万,被国际劳工组织冠以“失去的一代”。此外,约7000万名欧洲成年人读写能力欠缺,算术能力和数字技能低下。在1200万名长期失业者群体中,过半为低技能者。教育缺失给予经济的重创每年达1530亿欧元之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

    为纾解就业困境,欧盟不遗余力,如编织社会救助网络、架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组建欧洲职业教育联盟、拟定欧洲学徒制质量框架。终身学习计划(2007-2013)总目标便是打造知识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岗位、增进社会凝聚。就此,欧盟于2006年确立母语驾驭、外语交流、数学科技、数字信息、学会学习、公民意识、创新创业、文化表达等8项终身学习核心能力,与2008年颁布的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相辅相成,既提升就业力又开阔就业领域。随着“伊拉斯谟+”工程的展开,欧盟于2016年6月10日正式确定新技能议程,以10个关键举措作为长期战略,使技能更准确地回应时代进步并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进而助推欧盟高等教育现代化议程落地。由此,欧盟培育的就业力,既具有生存性,更凸显发展性,以助力欧盟学子提升跨境就业能力和拓展跨境就业视野。

    迷思

    全球竞争力

    基于伊拉斯谟全球计划(2009-2013)之经验,“伊拉斯谟+”工程把教育跨境交流从欧洲内部扩展至全球。显然,欧洲教育一体化已难以满足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诉求,“伊拉斯谟+”工程之真正意蕴乃公然回应外在规制。欧洲化作为国际化或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区域版本,其进程并非止步于欧洲一体化。启动于1999年的博洛尼亚进程虽旨在构建一个欧洲高等教育空间,所竭力追逐的却是欧洲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并以2014年5月13日开通的大学多维排行榜系统为全球高等教育设定标准。

    然而,作为欧洲200年以来最宏大、最深刻、最彻底的一场高等教育改革,博洛尼亚进程踟蹰,其圆梦之日遥遥不可期。最值得标榜的欧盟跨境流动,其实效性亦乏善可陈。最新博洛尼亚进程实施报告表明,超半数国家没有制定国际化战略或举措,学子跨境流动率低于5%,向外流动率仅仅0.33%。欧盟报告《伊拉斯谟跨境流动计划的职业价值》显示,该计划为学子个体带来的长期效益仅限于个体所获的异域经历。

    一体化与多元化,何以超越此悖论?苦练内功方为欧洲重塑辉煌之道,仍以流动性为手段:在流动的治理维度,通过全球教育交流互鉴倒逼欧盟推行教育结构性改革,即欧盟创意性提出的“居家国际化”;在流动的社会维度,打通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森严的壁垒,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机会。由此张扬的是欧洲的传统,即人文主义、科学精神、民主意识,被流动与对话激活并承续下去。毕竟欧盟教育一体化之旨在于增强欧洲学子的欧洲认同感,亦为欧洲一体化题中之义。由“伊拉斯谟+”工程于2015年2月开设的“学校教育之门”网站,虽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实为培育欧洲认同感,由教师而学生。唯有把“伊拉斯谟+”工程中的“伊拉斯谟”解读为张扬欧洲传统的欧洲公民,欧盟才能以教育为欧洲未来一代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作者:俞可 朱远妃 李倩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