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院学子用废纸编出艺术佳作《神似》

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专业组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2-04-1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浙江省信息

 

 
 
 
 
 
 
    看这四张图片,你联想到了什么?一棵老树的树干、沙滩里的溪石,还是夜空中的星象?
  是的,你尽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因为这一组图片的名字就叫《神似》。它只是给你一个意象,你觉得它像什么,就是什么。
  这组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赵红华老师指导、四名学生创作的纤维作品,前不久获得了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作品专业组一等奖,在杭州展出时备受专业人士和观众的追捧。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神似》是用废旧报纸和皱纹纸做成的。
  纸如何成为艺术作品?
  完成《神似》的是美术教育专业的四名学生陈洲玲、何徐乔、席艳君、谢甜丽。
  指导老师赵红华说,她上课时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堂作业:用纸材完成一件纤维作品。这四名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她鼓励她们用废旧报纸,因为如果去购买新的包装纸、卡纸,对学生们来说,完成一件作品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
  把纸变成一件艺术作品需要哪些步骤?赵红华介绍说,学生们先要把报纸切成很细的纸条,接着把纸条搓、揉成纸绳。这一步做完后,就可以在事先做了塑形的画板上开始编织。编织是件细活,需要注意画面的高低起伏、凹凸、疏密、松紧等等。编织完后,再用胶水粘贴,这需要把纸条卷起来,用镊子一层层地盘上去,卷起来。有的螺旋只是纸卷的一个微小切面,也需要通过堆积来表现画面的主旨。
  总之,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的活。四名学生做了两个多月才完成。
  刚完成时,看到其他同学们花花绿绿的漂亮作品,四名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很没信心。因为报纸看起来黑糊糊的,而且赵红华老师对她们的要求是“不允许上色”,只允许用一些亮色的皱纹纸拉开明暗度。
  然而,就是这一组看起来貌不惊人的作品,得到了评委的青睐。
  表现树的肌理和生命的状态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每三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本届艺术展演由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能获得专业组的一等奖,很不简单。
  《神似》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几幅树的变形装饰画,赵红华根据大学生艺术展的主题要求,给学生们定下来的作品主旨是青春之树,就是用纸来表现树干斑驳的肌理、抽象的树叶,展现激昂的生命状态。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断修改、调整,最后完成的作品已经与原来的定稿相去甚远。
  “纤维作品并不强调像不像,重要的是能给欣赏者更多遐想的空间。”赵红华说,作品还没有完成时,她和其他老师商量后决定把这组作品送去参赛,结果先是在省里得了一个一等奖,最后到全国大艺展上得到了专业组一等奖。
  浙江省教育厅美术教研员李永正评价说:“《神似》工艺精致,富有立体感,充满了想象力,具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它的变化非常多而且细腻,虽然是灰色调但整体很协调,是一件朴素又不俗的精品佳作。而且,它是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很环保,代表了一种值得提倡的艺术创作方向。”李永正告诉记者,这次获得专业组一等奖的作品极少,《神似》“为浙江争了光”。 
  让小孩子用纸来创作
  赵红华说,在金职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手工装饰设计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今年的课程设计中,她让学生们用废弃的所有纸质材料来创作艺术作品,包装纸、棉纸、宣纸、餐巾纸都可以用,真正做到废物利用。
  “现在的小学美术课中,纸材运用非常多。”赵红华说,纸材简单易得,随处可见,种类也非常丰富,不同的纸材能表现不同的质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另外,纸材可塑性强,便于操作,撕、剪、揉、搓、卷都可以。让小孩子用纸来做手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链接:纤维艺术作品
  纤维艺术起源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它是个学术名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家里的壁挂、壁饰、装饰画,大都可以归入它的名下。
  在艺术界,纤维艺术被称为“主流艺术圈中的温暖恒星”。它可以帮助生活在缺少人情味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缓解精神的紧张和心理压抑。赵红华说:“纤维艺术作品大部分是手工完成的,你在制作的同时也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做的过程是很艰苦的,需要你不断地摸索,而在完成之后,你会发现作品是带着你的体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