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三有”学生社区 做好“五育”并举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11-27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7日08版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因校施策、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深入探索实践,构建学生社区组织架构,建设社区育人阵地,开展社区育人实践,打造“社区活动有热度、关爱学生有温度、以文化人有深度”的“三有”学生社区,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党建引领,锚定学生成长成才航向。学院实施“党团组织下沉社区工程”,引导党团组织下沉到社区、育人活动开展在社区。一是在8个二级学院建设了党建思政文化长廊、师生政治生活馆,在8个书院建设了党团思政育人阵地和学生党团活动室,实现了阵地建设标准化。二是深入学生社区,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团日活动,形成了“三说育四心”“手语讲思政”等党建育人品牌活动。三是在各书院组建了大学生红色宣讲团队伍,年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0余次、接待师生1万余人次,使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和净化。四是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员宿舍”“入党积极分子宿舍”挂牌亮明,擦亮“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红色名片”。通过营造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氛围,实现了党建引领全覆盖,把学生社区打造成锻造理想信念的“红色熔炉”,为学生成长成才锚定正确政治方向。
全员下沉,增加学生社区育人温度。学院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育人队伍下沉工程”,学生在哪里,育人队伍就下沉到哪里,充分释放“十支育人队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动能。学院领导定期下沉所联系的院部、学生社区、餐厅,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定期深入学生社区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认真倾听、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建立了畅通、高效的沟通协调平台和问题解决机制。
学院制定和修订了《思政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进学生社区管理办法》《辅导员(班主任)入驻学生社区实施办法》等,在各书院建设了“辅导员宿办一体工作室”;在各学生社区建设了心理育人阵地,组建了17人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构建心育矩阵,让学生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一站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在学生社区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优秀校友进校园”“法治宣传进校园”等活动;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体现在校园生活的角角落落,将服务直达学生生活的“最后一厘米”。
活动赋能,激发学生社区青春热度。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生社区建设和治理。组织学生开展“巴山精神、宝成精神之旅研学实践活动”,通过“访铁路人足迹、听铁路人故事、学铁路人精神”,把“铁”的信仰转化为“兴路报国”的生动实践;各学生社区建立了“爱心驿站”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全校师生人数的73%;充分发挥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参与学生社区治理的“四梁八柱”作用,成立以其为骨干的学生自管会、应急救援队等学生组织,为学校打造特色育人模式持续注入活力。推行“学校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学生社区活动组织方式,打造“校园文化活动集市、社团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集市”已举办13季,社区“搭台”、学生“唱戏”,单季参与师生1.6万余名。频次高、参与度高、多彩多样的学生活动,满足了学生丰富的业余生活的现实需求,有效激活学生社区的活力热度。
夯实阵地,拓展学生社区“五育”深度。学院重视学生社区环境育人作用,通过体系化设计和打造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育人阵地,为学生社区“三全育人”实践园地的功能实现和“五育”并举的深度拓展赋能增效。
以“一环(爱国主义教育环线)、两轴(职教文化、铁路文化轴线景观)、三区(教学、文体、生活功能区)、四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主题教育基地)”为主线,建设情境式的社区文化育人场所,组建具有各校区区位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灞柳、骊晚、明宫、汉城”4个学生大社区。各学院、书院师生结合专业特点凝练出“精工、铁马、启源、星火”等8个书院学生社区特有的文化内涵、育人理念、社区文化识别系统和育人主题“动线”。各书院充分利用学生宿舍楼栋的公共区域,系统设计建设党团思政、志愿服务、书香润心、阳光励志等主题育人阵地,实现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的“沉浸式”教育培养。
2023年以来,西铁院学生先后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60余奖项,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学生薛博文入选2024年陕西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青春榜样说”宣讲团。学院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和育人成效得到各级部门的一致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各级领导、兄弟院校等先后到校参观考察10余次。在陕西省普通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督查中,被评为全省高职院校中仅有的两所“A档”院校之一。
(赵春平 李栋 孟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