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协委员建言—— 培养好“大国工匠”的后备军
发布时间:2024-09-18 信息来源: 《人民政协报》2024年09月18日第07版
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职业教育发展也是陕西省政协委员长期关注的话题之一。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但在实践过程中明显感到由于保障机制不完善、流程不明晰、考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产教融合力度不均衡、推进速度缓慢,校地企三方合作效果不理想。”省政协委员王春霄建议,要推动职业院校与地区融合发展,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明确各方在领导和推动院校发展方面的法定义务、责任和权利;在机构设立上,可通过成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来开展科技成果筛选、评估、路演、转化及企业孵化等服务工作,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目前陕西省高层次技能人才占比较东部沿海差距较大,应用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偏低,现代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智慧建造等领域急需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基于此,省政协委员张福荣呼吁,要支持高水平高职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同时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兼顾产业分布、区域布局、院校类型、专业设置等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制定全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规划。
对此,省政协委员李向东表示认同,“陕西省人才资源总量较大,但高技能人才占比偏低。”他在调研中发现,世界级、国家级高技能领军人才匮乏,且技能人才在参与企业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标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是陕西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李向东呼吁,要持续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训管理体系,根据全省人才需求情况,特别是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情况,精心规划培训类别,科学制订培训计划,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形成“职业教育+企业培训”人才培养链,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对接。瞄准市场需求,规范办学方向和培养标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和调整各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
王春霄还建议,要面向全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把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纳入学习课程,形成完善的制度安排。通过教师培训、主题活动等方式,组织动员广大教师了解职业教育,认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记者 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