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研讨会在珠海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4-06-19
6月15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WG1工作组在广东珠海召开“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研讨会。会议由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主办,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承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等国内高校学者,以及百度、科大讯飞、新华三、广州视睿等企业专家近40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相关标准的研制。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曾文权为会议致辞,他介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近几年在人工智能教育上的成果,包括数字化课程和资源等,同时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坚持人才引进,组建AI博士研究团队,搭建智能算力中心,并打造职教大模型,构建AI赋能教材等,实现利用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他表示人工智能在学校的多个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助力作用,展望未来,学校将不断深化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坚持应用为王,以推动AI技术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标委会主任委员吴永和教授指出,目前AI特别是大模型提供的时代机遇与面临挑战,迫切需要构建可控、可信、安全、绿色、好用、高效的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建立有教育温度的、育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教育环境。在此背景下,吴永和介绍了标委会目前已发布的相关成果,指出要实现工作集成、加强机制建设、探讨教育新范式、形成教育生态,从而实现教育赋能赋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标委会立项标准创新型项目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教授从参与人员、立项依据、项目工作方案和预期成果等方面介绍标委会立项标准创新型项目,回顾已发布的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包括总体框架、信息模型、数据规范、测评规范和教学应用要求五部分,同时组织研讨推进该5项标准的应用示范,鼓励与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和应用。通过跨界合作和专业研究,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将进一步赋能赋智教育领域,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更具个性化、高效和智能化的学习体验。
教育通用AI大模型系列6项新标准研讨
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汇报了教育通用AI大模型系列新标准,包括提示词元数据、提示词质量评价、面向未成年人应用的伦理原则和安全要求三部分。其中提示词元数据标准主要从通用信息、技术要求、版权和使用权、元元数据、关联资源等维度进行介绍,适用于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提示词分类、检索、共享和重用;提示词质量评价主要涵盖研究目标和研究基础,并规定了评价方法和具体的评估维度,包括2个一级维度、15个二级维度和42个三级维度;面向未成年人应用的伦理原则和安全要求规定了教育通用AI大模型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安全要求,核心包括总则、伦理原则、安全要求和监督与评估部分,适用于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及相关应用的设计、开发、使用和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陈圆圆汇报系列标准中小学教学应用指南部分,规定了教育通用AI大模型在教和学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要求、应用于学习活动的要求和教学应用的评价与反馈要求等,同时强调伦理考量在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赵曦汇报系列标准职业教育教学应用指南部分,包括术语和定义、应用原则、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要求、应用于学习活动的要求、技术要求、保障措施和评估与监督,该指南适用于教育通用AI大模型平台与工具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应用和治理。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文皓汇报教育通用AI大模型接口规范,包括基本原则、接口分类等,规定了大模型接口的总体架构、接口定义、数据传输格式、安全要求及性能指标,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大模型的应用场景。
《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数据治理与共享联盟章程草案》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教授就《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数据治理与共享联盟章程草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可发布成果组织讨论。他首先重点介绍草案中大模型的数据治理与共享规范部分,包括数据共享要求、安全要求、内容要求、元数据四个方面,指出目前教育通用AI大模型数据可分为基础类、状态类、资源类、人员类和教育多模态五类,但分类还需进一步商榷,进一步扩展到教育的全要素数据。围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吴永和教授回顾了去年发布成果,包括标准体系报告和五个团标,并指出今年可以围绕数据技术规范建设、联盟章程制定、大模型测评方案设计实施和大模型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为着手点,深入研究并形成相关成果。与会专家积极参与讨论,针对教育通用AI大模型数据治理和共享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并表示将积极参与投入建设。
广科院大模型建设进展汇报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曾文权团队汇报了广科院目前在大模型方面的建设进展,对智教易AI助手和数据平台进行了演示。其中智教易AI助手演示可以实现联想问答推荐和引导式问题设置,同时该助手目前已实现与课程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推荐课程学习资料、根据课程问问题。数据平台目前已实现学生全过程数据采集,包括产教对接宏观大数据、区域产业大数据、学情大数据、教学过程大数据、教师发展图谱、多元评价大数据、毕业去向大数据等。未来广科院将进一步完善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整合,积极探索大模型在数据挖掘和分析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支持智能决策,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教学支持。
本次研讨会深化了教育通用AI大模型标准的研发,强化了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教育AI应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层面的学术交流与协作。会议后,WG1工作组将基于讨论成果和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修订数据治理与共享规范,同时继续完善六个标准草案,并向标准化委员会递交立项申请。着眼未来,工作组诚邀各位委员和专家加入,共同打造开放、共享、协同的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数据(集)生态环境,提升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和赋智教育的能力,促进教育高质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发展。
在教育强国机遇与背景下,教育系统充分挖掘战略行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宝藏,发挥教育数据乘数效应,推动教育提质增效。此次,聚集全国高校信息化、数字化研究专家,研讨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人工智能与教育指南与示范案例、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技术规范等研究成果,将为教育通用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建立全生命周期智慧教育赋能赋智,为师生更个性化、高效和智能化提供强大支撑。
(撰稿:赵曦、刘乐平 通讯员:周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