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走“园区化”特色办学之路 创“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17 浏览量:

一、建设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作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成都不断夯实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底座,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软件与操作系统产业链也成为成都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重要一环。软件技术专业群聚焦成都软件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时所遇复合型创新人才匮乏之困,依托作为成都高新区三大软件园区中唯一以教育属性为首的成职融创产教园,主动服务“软件+硬件”“软件+内容”等新业态人才支撑所需,汇聚园区各方资源优势,释放园区化带来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开展“软件+”园区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二、建设举措

1.优化园区化办学机制,加强专业群建设集约化

一是办学机制系统化。依托成都高新区,联合省软件协会,引入华为、京东方等链主企业,政行企校多方在校内共建集产、学、研、训、创、赛功能于一体的成职融创产教园,设立园区管理委员会,构建育人、协同等校企合作“五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依托园区产业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和专业群建设发展专家智库等“一平台四库”建设,开展岗位能力特征、人才需求预测等分析,共同开发“产教谱系图”和“知识能力素养集”,持续发布人才白皮书、产业蓝皮书、专业群发展绿皮书。探索实践四方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基于“能力素养指标”可测可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随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image.png

图1 政行企校共制产教对接谱系图,共同发布“三书”

二是专业群建设集约化。对接成都高端软件等重点产业链,以产业结构映射专业结构优化专业链,按照“专业基础相通、职业岗位相关、技术领域相近”原则集约化选择组群专业。以“底层共享、中层融通、上层互选”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校企混编、双向交流、项目共担”搭建结构化师资团队,以“空间共筑、平台共享、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打造无界化“空间+资源”,在软件大楼内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层分类集约化精准配置课程、师资、空间、平台、文化等产教要素资源,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生态圈”的园校企融合发展格局。在园区内以核心专业匹配链主企业,共建华为ICT、京东方新型显示产业学院;以特色专业服务产业链上下游重要节点企业,共建讯方成职解决方案基地、永朔企业课堂等育人平台;将企业项目教学化改造,转化企业生产项目和资源,开展订单制、定制化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供给质量。

image.png

图2 成职融创产教园功能布局图

image.png

图3 集产、学、研、训、创、赛功能于一体的成职融创产教园

2.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开发标准化

一是课程体系模块化。整合园区企业项目资源,转换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引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大思政”,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画像,将专业能力按技术集成度和复杂度分为“单点技术”“系统集成”“智能融创”3个层次,融合“双创”能力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实战”,构建三层次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

二是课程开发标准化。融通“岗课赛证”,从选择参照系作为任务结构化依据、遴选工作过程作为内容模块化载体、对接能力方向选取资源开发取向三个方面明确课程开发路径,形成基于能力本位和CDIO相结合,教学生产交互耦联、校企深度参与的课程开发标准,共开发课程66门,有效提升专业课程的适应性。

image.png

图4 三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

3.探索项目化教学实施,促进实施评价数字化

一是教学实施项目化。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4个维度,按需组环境、编团队,运用项目化、信息化等教学手段,以“师生混编组队学项目、校企混编组队教项目、校企混编组队评项目”为特色,以“三段四维”教学实施过程标准化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image.png

图5 “三段四维”项目化教学实施策略

二是实施评价数字化。基于教学实施三阶段,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采用“主考+辅考”“项目答辩+项目路演”分阶开展学生的学习与考核,测评学生学习成效。依托数字化学生发展中心,运用智慧课堂行为分析、智慧职教等数字化评价手段开展伴随式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双师通过智慧课堂的多元评价和反馈调控功能,基于数据开展学情分析和教育诊断,以评促学做好个性化教学设计、决策和指导。

image.png

图6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学生发展中心”学生成长全景画像

三、建设成效

一是校企协同育人成效佳质量优。学生通过园区化育人实践成长成才率不断提高,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获奖数量、级别连续5年位居四川首位,在“互联网+”国赛创四川参赛历史首金并蝉联三届金奖,多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毕业生就业率、满意度逐年攀升,毕业生当地就业率89.17%,高质量就业率38.67%,创业率最高达8.56%,应届毕业生已成为区域内典型规模企业的用人首选,就业工作获省级表彰。

image.png

图7 园区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效

二是专业群办学水平高声誉好。获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建成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助力专业群综合竞争力在“分类评价、同类比较”上稳居西南第一位、全国前列。

三是人才培养改革辐射广影响大。相关做法为全国300余所院校借鉴学习。人才培养经验与成果被央视、中国教育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77余次,园区化办学成效得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高度评价。

image.png

(作者:于晓波,王小军,涂智,黄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