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师德引领,描绘课程思政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3-05-2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近年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持续强化课程育人的广度和深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党建带动、专业牵动、实践推动、“两课堂”联动——“四轮”驱动,树立“三全育人”格局,全员共同描绘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

一、党建带动,把牢课程思政方向轮

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就是拥有一支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队伍。汽车工程学院依托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充分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专题研究,把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支部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全方位提升教师党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筑牢全体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多年来,汽车工程学院以教授团队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从产教融合、科研实践中挖掘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搭配合理的“雁群式”教学梯队。将政治理论学习同业务精进有效结合,补足团队成员“思想之钙”,建成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汽车先进制造技术教师团队。他们扎根教学一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

二、专业牵动,加速课程思政牵引轮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才能更好的把握时代脉搏、服务产业发展、贴近现实生活。

汽车工程学院专业群建设聚焦服务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出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核心,涵盖“造车(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售车(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修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车(汽车运动)、改车(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学富五车的专业群布局。

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根据明确的思政育人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思政目标分解、落实到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去,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在各课程间的横向融通。在课程开发中,每门课程不仅要确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目标,更要细化出思政教育目标,制定出包含课程思政目标的课程大纲。设计出能够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过程,探索检验课程思政目标达成的评价方案。实现纵向贯通、层层递进。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例,该专业在2021年专业目录调整后,教研室老师依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岗位人才需求,不断完善和修订方案。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积极落实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和相应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图1 修订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标准,突出课程思政目标

在《汽车焊接技术》的课堂上,学生离开了传统教室,来到宇通公司生产线。“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主体齐抓共管。聘请“中原大工匠”焊接大师牛东昌担任实训指导教师,言传身教,体悟工匠精神和劳动之美。

image.png

图2 中原大工匠牛东昌为学生言传身教、答疑解惑

image.png

图3 学生在企业一线真场景学习

在真实岗位场景中,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将企业价值观与授课内容相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企业文化、企业劳模、大国工匠等典型事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职业素养,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个环节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操作流程规范、安全意识、质量检查等能力,为后续到实际岗位上工作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发表意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image.png

图4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

三、实践推动,增强课程思政承重轮

为了真正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出能够满足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同时真正深入企业挖掘鲜活生动的、符合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活教材”、“活案例”。我院每年寒暑假派出教师深入合作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区别于企业调研、访谈等不够深入的实践形式,教师在真实岗位上“劳其体肤”、炼其筋骨,践行劳动精神、率先垂范,深入挖掘课程思政鲜活元素。

汽车先进制造技术教师团队深入宇通公司生产一线进行顶岗锻炼,严格按照宇通的技能标准和劳动纪律进行考核。为了提升焊接特种作业技能,老师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天下来往往是衣服湿透。虽然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有的老师脸上、脖子上因为热辐射脱了皮,汗水一浸又疼又痒。但是老师们没有一句怨言,而是积极探讨如何将学习训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体系、教育教学中。而企业技术能手、行业精英的先进事迹往往也是非常典型、生动的课程思政活教材,为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提供了身边榜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将实践中所体会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融入到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中,获得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一等奖、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团队成员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三等奖。

四、“两课堂”联动,推动课程思政助力轮

为了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汽车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探索“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贯通的课程思政“两课堂”联动新模式。

以《汽车维护保养》课程为例,根据汽车维保岗位人才需求,确定本门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技立业,具体培养学生安全、规范操作意识,环保意识,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双线并进的课程思政育人途径,强化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依据汽车保养岗位任务能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从保养的基础和小项目,到综合保养项目的强化训练,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团队教师在专业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途径,以“教、学、做”为主线,采用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实施课程教学。

image.png

图5 课程思政实施路线图

“第一课堂”聚焦实训任务,将汽车维护保养岗位工作流程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强调任务实施的全过程育人,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教学实施中既注重实训操作训练,也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所有聚焦实习实训的思政素材,将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顾客至上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通过分组讨论教学中有效的组织和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开展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道场、靶场、战场的交替训练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生勇于挑战。

“第二课堂”聚焦实践应用,通过定期开展保养技能志愿服务活动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品质的思政素材,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技能服务社会,增强职业荣誉感。例如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形成洪涝灾害,很多车辆泡水,4S店缺少大型晾晒场地,急需技术人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师生闻“汛”而动、主动担当,课程团队教师带动学生志愿者迅速投入到这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汛救灾战争中,积极参与到涉水车辆的检测维修保养工作中,用所学技术“大显身手”,解决了企业的大难题,为人民群众尽快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提供了帮助,体现了学生在关键时刻为了人民利益勇于担当的职业责任感。得到了合作企业的一致认可,并被河南卫视新闻频道“闻达天下”栏目专题报道。

image.png

图6 学生开展技能救灾活动

image.png

图7 《闻达天下》栏目采访报道

“岗课赛证”搭桥,贯通“第一、第二课堂”。通过竞赛和考证,提升第一课堂所学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挖掘竞赛中所需的奋斗拼搏,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等品质的思政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考证增强就业能力,实现本课程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两课堂”联动的课程思政育人途径,强化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第一课堂”聚焦实训任务,将汽车维护保养工作流程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强调任务实施的全过程育人,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第二课堂”聚焦实践应用,通过定期开展保养技能志愿服务活动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品质的素材,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技能服务社会,增强职业荣誉感。

image.png

图8 开展车辆义务检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上课就是滴灌生命之魂,教课就是用生命歌唱。”这是对课程思政的诗意诠释。汽车工程学院将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师德引领、“四轮”并驱,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出更多德才兼修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薛姣 赵鹏喜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