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终身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中后期提出的,作为一种理论、一种体系、一种教育观念及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很多国家、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的理念、实践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特别是重视社区学院对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推动作用,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Abstract: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UNESCO put forward life-long education as a theory, a system, an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the future trends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en accepted by people and has became a guiding principle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many nations and regions. The concept and the practice of lifel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United States have became the forefront of the whole world, especially the emphasis on community college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rought a lot of useful inspi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职业教育终身化 社区学院 启示
KEY WORDS: lifel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munity colleges; inspiration
一、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基本情况
美国职业教育伴随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面对全世界兴起的终身教育浪潮,美国作为经济最发达的教育强国不甘落后,在20世纪下半叶不断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发展,在实践中做出了巨大努力,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体系。
1、依法治教,推进职业教育终身化
纵览20世纪下半叶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借助立法不断促使职业教育终身化沿法制化轨道发展的历史过程。自1862年美国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职业教育大法──《莫雷尔法案》以来,到20世纪60是年代后,包括《生计教育法》(1974)、《终身教育法》(1976)、《联合培训法案》、《珀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和《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形成了推动了职业教育终身化跨世纪发展的完善的法律体系。美国政府所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终身化法规中既包括联邦、各州和地方政府为职业教育终身化拨款资助的规定,又有指导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的建议,更有实施的具体措施。借助这些职业教育终身化法规,美国政府得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推动职业教育终身化。
2、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终身化
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走综合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道路,是美国推行职业教育终身化历程中出现的众多实验研究中,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影响很大的改革举措。1958年《国防教育法》就树立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整合化的新型职业教育观,经过以后美国立法、教育改革的不断调整推动,在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基础上,使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成了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的普通教育机构与职业教育关系密切。从幼儿园到高中以至于社区学院和大学都有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内容。如以实施国家教育目标的方式构建了从幼儿园直到高中的融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包括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和技能型、兴趣型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在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引入职业技能教育,可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的性质和内容,培养一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为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提供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基础和求职技巧,也为进一步到社区学院和大学深造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参考。
3、建设开放的社会教育体系,推行职业教育终身化
美国的职业教育被融入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具有多目标、多渠道的社会开放性及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终身化体系。如为满足广大成人对职业教育终身化的需求,美国创设了许多独立的成人教育机构,并采取经费补贴政策,鼓励民间办学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创设各种独立的成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博物馆和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营造宽松的开放型社会终身学习环境;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终身化。
4、多元主体推动职业教育终身化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在建设学习化社会过程中,终身教育的思想已被广泛地接受和贯彻,政府、企业、个人对职业教育终身化都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在职业教育终身化的经费投入方面,美国政府建立了劳动力培训专项拨款、再就业培训专项拨款、就业保障专项拨款等制度,来资助企业和学校的职业教育工作。美国企业内部的职业教育通常直接与工作相关,追求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培训的对象下到新录用人员,上到高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内容一般为本企业本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的业务知识,对于各级各类人员有所不同。一些大的企业,一般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中小企业常采用企校联合,企企联合的办学方式来实施职业教育。
二、社区学院在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中的作用
美国职业教育自成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社区学院在美国职业教育史上被认为是一次伟大的革新,特别是在推动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中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社区学院有充分发挥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的区域针对性强、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合作性强和学费低廉转学分制的灵活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终身化功能愈来愈强。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其办学形式多样,学历证书教育、职业岗位资格证书教育和各种非学历培训并举,满足了不同年龄社区公民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专业设置通常是以满足社区产业结构的需要为前提,因而各具特色,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较系统的良好职业训练,毕业后极易在社区找到工作。美国社区学院收费低廉,无需严格的入学考试,学制一般为2年,采用学分制。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学分,可取得准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工作,也可转学到有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大学继续深造。多数高等学府都承认社区学院所获得的全部或部分课程的学分。
提供终身学习是大多数社区学院办学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社区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给不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实施职业教育终身化、培养实用型职业人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学院学员的特点是:人数众多,包罗万象。不仅为青年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大学普通教育和转学教育课程,通常也为老年公民、重新入学的妇女、单身父母、公民领袖、甚至是假释囚犯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这些人人学习的目的因人而异,有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职业,有的是为了更新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还有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兴趣或提高自己的修养。R·亨特和M·S·谢尔登曾于 1978年对 14所加州的社区学院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37%的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能获得职业或改进职业技能,26%的学生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或业余爱好。可见,终身教育已经不只是为了变换职业和谋生的需要,而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此外,社区学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本社区的文化教育中心。社区学院的学习资料、图书馆、体育场地、学生俱乐部一般都对当地居民免费开放服务,社区学院还利用教师中的各种人才,经常为当地居民举行多种报告会、座谈会、讨论会,播放电视教育节目和进行文体活动等等。现在社区学院提供的成人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已占相当的比重,使已有相当文化程度的成人能获得继续学习加以提高的机会,使没有中学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和成人能补习中学课程,从而获得在社区学院接受正规学习的机会。综上所述,社区学院已成为构建美国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愧于“人民学院”这一美称。
三、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呼应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中国目前成长性最快、最受瞩目的教育类型。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发展经验以及重视社区学院对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路子具有一定得借鉴价值,特别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主要表现在:
1、树立人本理念,体现教育对人的关怀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除了要负担起适应、服务社会的职责外,同时也要认识到它还是一种关怀,对自己所培养人才的关怀。职业教育与劳动天然紧密地联系以及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常常使职业教育不自觉地陷入“只见技能不见人”的误区。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以相信人人有才和承认个性差异为认识基础,为高职学生提供比普通教育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课程设置既突出职业准备又兼顾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培养与未来就业相关的一系列关键能力,同时还应借鉴社区学院,面向所在区域居民,提供多样化课程,为建设学习型社区做出努力,从而让教育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立足实际需要,实现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融合
职业教育终身化强调学习的内容应当与时间结合、与生活体验结合,使人能够全面发展。高职教育作为社会联系更为直接、更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理当实现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融合。反思高职教育与生活相疏离的原因,既有教育理念学科本位、传统文化重道轻术等方面的内在因素,也有与行业的天然联系被砍断、企业与学校合作热情不高、急剧扩招后教学资源、教学条件难以匹配、师资力量实践能力不足等这些外部因素。但无论如何,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成长为具有鲜明“职业性、人民性、社会性”的教育类型,其有责任也有义务实现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融合,在教育的过程中将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学习知识又创造财富,既提高能力有学会做人,成长为普适性、生活性、生产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坚持服务宗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
从职业教育的特性来看,为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天然使命所在。高职教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它不能搞“闭关自守”,他的活力源自社会各行各业旺盛的需求。因此开放办学是其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只有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和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办学,充分发挥市场对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才能把高职教育办好办活。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依托企业、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等,而这一切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既避免了出现“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等人才错位现象,也是毕业生能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影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鸿鸿.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9期;
[2]黄青麟.针对性──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成功的真谛,《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6期;
[3]杨克瑞. 立法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转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 第2期
[4]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万强,教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评估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工作,谙熟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管理工作。
Chen wan-qiang, male, was born in July 4,1956, professors, graduated from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majored in Engineering Machinery , the member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essment expert database of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 He has been engage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for a long time, and is familiar with the princip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