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会感悟
印象高职——新的起点 新的高度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3日 15:04:45     信息来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牛节光

1111.jpg

1000多人参会

在示范性建设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闻知青职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时,欣喜之余,学院与会者更多的是思索:是船到码头车到站,还是万里长征完成了第一步?

三年的示范建设,殚精竭虑,旧的矛盾解决了,但一些新的矛盾产生了,甚至一些旧的矛盾和高职教育发展中一些重要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刚刚破题。

会议嘉宾、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孙长庆教授说,经过三年示范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产学合作取得突破,但技术研发更应重视。他强调:科研是提高教学的重要渠道,又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借此改善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现象。

当三年示范建设完成后,中央财政资金“断奶”后,100所示范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是会议讨论的课题之一。对此,原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院士此前已警示过:三年示范建设就是要健身强骨,强化自我造血功能,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的“产学研”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会议嘉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教授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据职场需求,不能越位,应建立明确、具体、完整的职业教育大纲。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于德弘教授在11月26日晚与学院20多位与会者座谈时说,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十分明晰,高职与中职差别尚未明确界定,高职生与中职生工作岗位借位现象较突出。要强化职业素养教育。青职院实训技术馆要建成对外是工程教育博物馆,对内是工程教育实训基地。高职学生不是学校能给他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能继续发展。要重视学生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三年前院长史忠健博士在京领受的世纪重任、历史嘱托,也许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

在返青的行程中,我们在反思,我们肩上的任务更重。新的征程开始了。

(信息来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网 2009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