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示范建设院校、各重点培育(扶持)院校:
按照“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简称“双百”论坛)筹备安排,现将会议筹备情况及会议服务项目遴选结果通知如下:
一、会议策划
1.会议目的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的周年会议形式阶段性地展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及特色(类型)形成的过程。通过示范建设不同时期成果的展示,突出示范建设院校通过示范建设,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的综合提升,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明显进展,总结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制度,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
2007年,第一年,首批示范建设院校举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旗,是一次集体起步的亮相展示;2008年,第二年,专业建设在核心环节突破展示,是专业改革成果点上的突破展示;2009年,第三年,优秀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整体展示,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突破展示;2010年,第四年,优秀院校建设特色展示,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的整体展示;2011年,第五年,一批优秀院校建设的系统整体展示,初现中国特色高职体系版图。
二周年会议是示范内涵建设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是示范建设的核心即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现场展示,也是对示范建设一周年北京倡议书提出的“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服务”的具体行动回应。
2.会议主题
举校企合作旗,百家知名企业同绘强国景;走工学结合路,百所示范高职共谱育人曲。通过行业企业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让高职院校倾听行业企业的声音,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做企业之所需,探寻校企合作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去年,示范院校建设一周年会是“立项建设院校亮相,向社会大众昭示高职想要做什么”;今年,示范院校建设二周年会则是“让行业企业登台,向高职院校坦言他们最需要什么”。
3.会议形式
“百所示范院校搭台,百家知名企业唱戏”。这既是高职院校表明的姿态,更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正如张尧学司长对高职如何定位所说的一段话:“高职是一个管理平台,为企业搭台,让企业来唱戏。学校的作用是在提供基础课程以后,把相关的、与专业合作最好的企业引进来,既要传授基础知识,还要进行专业性训练的开放性管理,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管理平台。”
4.会场选择及布置
选择北京“798”的一个空旷厂房作为会场。一方面是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产业、行业、企业大背景,另一方面也为广大院校如何满足“企业”(客户)需求留下了足够的创新、创作的空间。通过参会的高职院校承办一系列会议服务项目,使会场环境处处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会场设计环环渗透“以就业为导向”,使会场整体设计和会议运行鲜明体现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特点。
5.办会方式
遵循“大家事情大家办”的原则。会议筹备及运行的各种服务环节及费用由全体参会的高职院校共同承担,共同完成。各示范高职院校以学生生产性实训的形式,分别或联合承担会议服务项目,展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特点与成果;也将通过这种形式,展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大会、更是为参会的行业企业服务,让行业企业成为舞台的中心,突显学校围着企业“转”的核心理念。通过适当方式及时公布会议筹备、组织、实施、运行中的相关信息,如筹备机构、会议筹备、人员分工、会议材料、会议运行、财务管理等,以利大家监督。会议筹备委员会名单见附件2。
二、会议服务项目设计与遴选
1.设计理念
以学生生产性实训的形式,由参会的高职院校分别或联合承担会议服务项目。这是高职办学理念的一种“现场”体现;各参会高职院校根据会议需要承担服务项目,组织学生通过实训参与会议服务,其本身也是“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培养什么”的开放性高职办学理念的一种“现场”体现。承担会议服务项目的院校,考虑如何通过服务项目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将会议服务项目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一次生产性实训(实习)过程,其项目申报方案就是一份专业的实训(实习)设计方案,并在会议现场采取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进行,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
2.申报及遴选情况
2008年11月7日,我们向各示范建设院校、各重点培育(扶持)院校发出了《关于‘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筹备相关事宜的通知》,启动了会议服务项目申报工作。截止11月15日24时,共有93所院校提交了229项会议服务项目申报。11月15-17日,协作委员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依据项目实施要求和商定的遴选标准,本着满足需求、教学渗透、环保节约、物尽其用的原则,逐项对所有项目申报进行了集体讨论,共遴选并确定了由25所院校分别或共同承担的28个服务项目,承担院校名单详见附件1。
我们将及时把后续工作安排通知各会议服务项目承担院校,各会议服务项目具体工作将由协作委员会安排专人负责联系,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另行通知。
请各会议服务项目承担院校根据会议筹备进度做好相关工作,保证会议如期举行。
感谢各高职院校给予的大力支持!
会议筹备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李 颖 (0574)8689 4180
郑卫东 (0574)8689 1263,
庄禄虔 (021)2895 7381,
会议服务项目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另行通知。
附件1 会议服务项目承担院校名单.doc
附件2 示范建设二周年会议会议筹备组成员名单.doc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
2008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