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贴近职业之路径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1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山东省信息

威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吴永刚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及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促进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尤其是,[1]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为职业教育发展进入高水平、新阶段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保障。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职业,职业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脱离、远离职业的教育不是职业教育。最近几年,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始研究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路径和方法,其核心还是职业教育贴近职业的问题。

1.职业教育贴近职业的路径基础是提升理论水平、转变理念意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11年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中规定的5级短期高等教育(2-3年)是一致的,[2]是基于职业为学生进入劳务市场做好准备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3]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第一标志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在职业教育类型中,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围绕职业岗位的就业导向教育,基于职业岗位的就业导向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是显性存在的。第二标志是课程体系及课程内涵不同。职业教育的规律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课程结构和内涵特征之中。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课程结构。

为了提升教职工和学生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快速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威海职业学院党委采取会议学习、研讨会、微信群、网站、校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引导,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不能将职业教育等同为普通教育,也不能将其作为普通教育中的一个低层次教育看待。特别是教育、引导学生,不能认为自己到职业院校学习是低人一等而迷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失去持续学习动力。同时,学院领导、教师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与模式,切实做到职业教育贴近职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改革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工作。

2.职业教育贴近职业的有效路径是实现校企全面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

职业教育要很好地贴近职业,其有效路径是实现校企全面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4]正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条中规定的一样“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此,[5]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在第九条中强调提升校企合作水平,职业院校应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另外,[6]2019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 ,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积极与高职院校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共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校企全面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来自企业方面的,也有来自院校方面的,从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至今都没有得到完全解决。2019年1月国务院文件和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的最新文件及其颁布的新政策,为扫除校企全面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提供了有效保障。

威海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赢合作;实训理论一体、就业实习联动;教学科研并重、教师多岗多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把“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全面合作,服务威海区域发展”作为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供给渠道。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坚持各专业对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努力使教育链、人才链对接到区域的产业链、创新链上。深化区域的沟通与交流,与全市所有区市、开发区和重点市直部门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高区、环翠区共建了二级学院,全面承接相关区市的人才培养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工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先后合作建立了“山东海大航海技术专修学院、万斯达学院、新北洋学院”等14个产业学院。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通互派、学生实习直接上岗,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良好互动、共赢发展的局面。

3. 职业教育贴近职业的基础保障是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实训实践基地。

[7]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一条中,对校企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社会技术服务、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往的教室式、课堂式实训基地其实训情境、职业性和规范性等均达不到贴近职业的要求,缺乏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产品、生产线,以及缺乏质量标准、生产效率、工作标准、职业素养等方面育人功能和高水平产学研功能。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如果不及时对原有实训基地进行转型升级,就难以保证职业教育贴近职业,培养的学生也难以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威海职业学院审时度势,针对原有的实训室、实训基地进行升级改造,重建产学研平台,集聚产学研优势资源。把学生实训、产品生产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纳入专业建设发展总盘子中,与合作企业合作转型、升级和改建高水平产学研中心平台。新增投资5002万元,分别与山东家家悦集团、山东料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先临三维技术公司、万斯达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共同建设了海洋食品全程供应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材制造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市级、10个校级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心。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和教师职业能力、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职业教育贴近职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条件。

4. 职业教育贴近职业的有效方法是开展以实训为导向的专业建设。

[8]职业教育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从事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用于教学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考核评价)的标准。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对学科体系专业分类的简单复制或修正,而是对真实的社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共同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科学编码而形成不同的专业。这表明,职业教育从本源上就是与学科专业无关、而与社会职业紧密相关。

因此,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学习的知识通过系统性的强化训练而内化为相应职业需求的技能、能力的教育,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过程和必备过程。弱化实训教学或不重视实训教学的教育不是职业教育。

威海职业学院从2016年开始对专业建设进行系统改进,全面开展以实训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将专业建设作为优质校建设、内部质量诊改的关键工作组织实施。各专业基于相关行业企业的职业特征,以职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和能力为原点,按照“职业需求 →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毕业要求 → 课程体系 → 课程标准 → 教学标准 → 教学条件 → 学习成果测评 → 培养目标达成测评 → 诊断与持续改进”的技术路线进行系统策划与设计、改进,每个过程都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工作标准和质量目标,以JYX/005-2017《职业院校质量管理体系 高职专业建设与认证要求》标准为核心构建、运行专业质量保证体系。

在深化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认识和理念转变基础上,学院坚持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办学,不搞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大力倡导“实训导向”教学改革,投资1亿元全面实施实训室改造提升工程,开展“砸墙运动”,按照企业生产模式全部改造原有的实训室,建立了理实、生产、科研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室,教师在实训室办公、学生在车间上课已成为常态化。

实践证明,以实训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贴近职业最有效的方法。

职业教育如何高效、无缝隙贴近职业,完成由贴近到融合的新跨度,是一个艰苦、弯曲上升的历程,需要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彻底转变思想理念,三心合一拧成一股绳才能逐步完成。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国务院、教育部及各部委、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我们携手共进,职业教育新的春天就会如期来临!


引用文献:

[1][4][7]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

[2]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ISCED 2011[S].2011.

[3]姜大源.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3-34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Z].2019.

[7]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590号)

[8]姜大源.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职业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