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学院:抢5G先机 育能工巧匠


发布时间:2019-06-2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深圳市信息

6月,随着第一批5G商用牌照发放,我国正式进入了“5G时代”。“5G时代”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通讯方式的转变,基于5G通信网络技术的泛在高效信息网络关联的芯片设计与制造、移动设备及移动终端生产、智能制造、系统软件设计与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关联5G产业全链条上下游企业的生存发展,甚至高校学科和专业布局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等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作为一所IT类高职院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也面临着全新的时代命题——如何借5G时代的东风扬帆出海,让高职教育的航船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不断强化学校信息技术特色,发挥专业布局及其人才培养实力优势;服务国家、地区创新发展,面向产业,服务产业;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技术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新技术‘能工巧匠’;以积极的作为,拥抱5G技术变革,我们别无选择。”深信院校长孙湧表示。

 blob.png

Δ美丽的深信息校园

以信息技术为桅: 抢先布局强化专业特色

桅,是航船的制高点,在扬帆启航的同时,也承担着舰船“耳目”的作用。正因为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高度,深信院才早早布局谋篇,赢得先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沐春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大湾区释放新的活力,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深信院校党委刘锦书记提出,立足深圳创新渥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信息技术办学特色,与特区创新发展同频共振,是新时代深信院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去年底,深信院软件学院获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立项,成为全国1400多所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立项的高职院系。软件学院通过党建引领,真正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一个二级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学生参加国家技能竞赛摘金夺银,毕业生被众多高新软件技术开发企业录用,学生创业成为新的高新企业,获得“双软”认证……软件学院声名远播,“信息时代,上深圳信息学院”正成为时尚。

目前,全世界的目光在聚焦在集成电路技术、芯片设计制作能力,也让人们不得不关注高校在支撑国家发展战略上的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深信院能有作为吗?最近,深信院重拳频出——与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三方协同共建国家“芯火”平台人才实训基地;与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联合共建“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封装与应用创新中心”;学校引入电子科技大学高水平研发人员和技术资源,成立“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深信院以面向未来的视野和格局,强化专业信息技术特色,植根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面向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科学开展专业布局,以技术和实力,拥抱5G时代的来临。

 blob.png

Δ学校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实训。

以人才培养为锚:不断为企业输送能工巧匠

锚,决定了航船的定位。锚定在那里,航船就扎根在哪里,它也是再出发的起点。

对于深信院来说,这个“锚”就是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深信院校长孙湧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以ICT(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具备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质。为此,学校需要发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优势,围绕国家战略、区域重大规划、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blob.png

Δ学校学生首次参加“华为大学生ICT大赛2018全球总决赛”荣获企业赛道唯一的一等奖。

2018年11月,深信院2019届毕业生冬季校园招聘会,500多企业报名,包括电信、联通、比亚迪、聚飞光电、大族激光、渣打银行、华润等知名企业在内的152家用人企业在各使解数招纳深信院毕业生。今年1月,学校又携手华为公司举办2019华为ICT人才双选会。面向华为及30多家华为核心生态伙伴提供的320多个就业岗位,输出具有华为认证工程师、数通工程师等ICT优秀技术人才。据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对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信息统计,截至目前,深信院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42%。

深信院实施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很好发挥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信息特色。学校以就业为抓手,专业积极对接产业技术变迁,面向产业技术需求,以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强化服务产业契合度,增加工作岗位适应度,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深信院学子“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越来越受企业的喜爱。

学校电子与通信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进行了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拥有华为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考点的高职院校,该学院也是全国仅有的22所、省内2所开设微电子技术专业的院部之一。该学院副院长、珠江学者管明祥教授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2014年,国家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正迎来拐点,国内强大的市场需求,国产芯片设计与制作替代进口,国家从“追赶战略”转向“创新战略”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微电子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源头,我们一直坚信专业有着美好的前景。因此,自2004年设立微电子技术专业后,哪怕有的本科院校停办,许多高职停办或不开设该专业,我们还一直坚持,一直进行教改。”管明祥说。

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评估权威机构麦可思公司对深信院微电子技术专业2018届毕业生追踪调查,专业对口率达88%,用人单位满意率达100%。对比该专业的2007、2012、2018三个年级的专业教学设计方案发现,高对口率、高满意率的背后展示的是学校和老师在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的成果。2007年,该专业的教学设计更多是沿用学科的概念进行方案设计,课程与本科教学有着许多的相仿。2012方案,已经转向就业岗位群导向,课程教学融入更多的课程实训以及项目实训的内容安排。2018方案已经建立起基于专业技术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方向核心能力为重心,岗位群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和训练为内涵的“行企校共生,课证岗融通”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方案,学校联合行业、企业三方共建产业学院,合作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编写课程教材、建设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专业实训室,引入企业案例开发实训项目,实现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设计,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求。由此,微电子设计专业派生出“芯片设计方向”、“智能芯片应用方向”以及 “智能产品开发方向”。据该专业教研室李春霞老师介绍,为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完成了17门核心课程以及426项微课程资源开发。同时,该专业按班级建制安排毕业生前往聚飞光电股份公司等企业顶岗实习,与摩尔网络科技共建“摩尔工作室”遴选毕业生入室进行芯片设计应用开发强化训练,形成了从课程教学到项目训练,从技能实践到岗位实习,从就业辅导到精英培养的多层次、成体系的人才培养链条,有效满足集成电路产业链不同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

blob.png

Δ学校学生获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一等奖。

作为一所紧盯产业前沿,以信息特色立校的高职院校,深信院契合区域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信息技术特色,提升专业内涵,深入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培育高技术高技能“能工巧匠”的故事可谓随手拈来。上市公司金溢科技副董事长杨成形容深信院的学生,有很强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我们不仅自己专门拿出岗位,还会推荐关联企业来这里招聘。因为深信院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非常出色。”

以科技研发为舵: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

舵,决定了航船的方向。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把稳舵,不偏航,才会抵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学校创办成长于信息时代,根植于深圳强大的ICT产业集群和优渥的创新生态体系,与生俱来地具有信息行业的特质和潜力。”深信院党委书记刘锦在学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

第二十届高交会举办期间,深信院携带45项师生原创科研成果亮相,第三代半导体、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展示了该校强劲的科研实力。当天,多个重量级行业大咖与该校签订了4项校企合作协议,还共同见证了5个校企共建平台、19个校内研究机构的正式揭牌。这标志着该校深入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准对接深圳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发展最新需要。学校的合作对象中,既有“国字号”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又有“大明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还有“国际牌”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旗下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在诸多知名行企的支持下,学校的校企合作起点更高,合作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学校已形成一个矩阵式研发体系。有滨海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院三个校级研发平台,还有各二级学院成立的18个研究机构,可以“上下呼应”,更好的进行科研创新。此外,该校还加强大平台和团队建设。这些创新举措都是为了实现让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技术研发优势更加强劲

近两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99项,年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018年,科研经费总量达7137.5万元,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与前两年相比,科研项目数增长了59%;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项,立项数名列全国高职第一;2018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9项,立项数名列全省高职第一。

以跨境合作为帆:为“一带一路”贡献“深信力量”

帆,决定了航船的速度。现在,深信院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提出,要成为大湾区有国际影响的人才供给高地和技术创新引擎。要成为全球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领跑者。

学校的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同频共振,相辅相成,这正是时代赋予深信院的“东风”。乘风才能破浪,深信院抓住契机,反应迅速地升起自己的“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学校搭建了一系列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紧密合作,支持教师赴港开展学术交流、合作洽谈、项目合作,累计赴港超过420人次。学校开设了《粤港澳大湾区历史与文化概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大湾区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学校大力支持深港青年创新创业,与深圳前海深港产学研基地共同举办了2次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有7个学生项目闯关进入决赛。2018年,深信院还挂牌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校内科研平台。近3年来,共立项了20项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项目,其中省部级项目4项。

blob.png

Δ2017年12月19日,学校牵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

blob.png 

Δ2019年6月19日,学校与宝安区人民政府、德国乌尔姆TFU科技园、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在德国慕尼黑正式签署四方联合共建的“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

最近,深信院为中国职业教育翻开国际合作新的一页。6月19日,在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等中外知名人士见证下,孙湧校长代表学校在德国慕尼黑与宝安区人民政府、德国乌尔姆TFU科技园、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四方联合签订“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从中外点对点合作走向政府、学校、产业、资本以及企业的全链条合作的新模式。

6月18日,学校又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面向老挝学生的“2+1”国际学生联合培养项目,计划于今年9月在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开设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四个专业的国际学生班,前两年在老挝实施教学,第三年到深信院学习,毕业后将颁发两校毕业证。4个专业的教学设计、教学标准以及毕业资质全部由深信院订立与认定,在巴巴萨技术学院学习阶段,教学质量将接受深信院评测。

在中国职业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重大机遇期,深圳职业教育正以敢闯敢试的气派,全力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高地。深信院提出,到2022年,学校成为大湾区有国际影响的人才供给高地和技术创新引擎;到2035年,学校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贡献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与模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职业教育领跑者,以技术与实力,用使命与担当,迎接中国5G时代的来临。

(深圳商报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徐家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