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兼修 人才不以出身论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民谈百万扩招形式下的高职教育办学思路转变


发布时间:2019-06-1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山东省信息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各大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综合实力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有了显著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继续加码,提出2019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百万人,同时罕见地部署了多项有力举措为职业教育开辟蓝图。

到底要如何招?招来的学生怎么教?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解决瓶颈性问题,箭在弦上。

 

mmexport1560564366902.jpg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民

仲夏时节,中国网记者与刘民相遇在碧海蓝天下,畅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本次高职扩招政策的认知与规划。在港口摸爬滚打了30年之后,再来重新审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高职扩招可以说扩到了他心坎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质专业人才,就是刘民眼下为自己职业教育生涯设下的新标杆。

为什么招:为产业育人才 为民生谋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可见,从整个国家的宏观大局出发,职业教育正被纳入更广阔的政策视野。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报告中关于高职‘扩招100万人’的表述不是放在教育部分,而是出现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这部分。这个说法令人振奋,这不仅体现了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也让我们的职业教育有了大踏步前进的机会。”刘民说。

刘民表示,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随着产业持续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是单纯的学历对接式招生,学生从学校到学校,现在强调敞开大门,将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群体纳入到招生对象的范围中。将本次高职院校扩招与市场需求对接,与产业发展对接,不难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诸多口径,打破了以往在高职招生层面上的藩篱,进一步还原了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供给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职能。

同时,在刘民看来,按照目前的中国红利期维持情况来看,未来学生总数将出现下滑态势,通过聚焦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就可以发现,吸纳社会群体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扩招着力于培养大批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础上,高职教育提质增量是发展的长远之道。

如何招:分类选拔 扎实推进

坦率地讲,企业有用人的自由,在要素充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自然可以水涨船高,将招聘要求从学历进一步细化到毕业的高校。但换个角度,这种要求未免先入为主,关于毕业生能力的考究,并不是一个简单定性问题。理想的状况是,学生毕业后凭能力公平竞争,这反过来也是对不同学校学生培养水平的一个检验与反馈。

那么问题来了,扩招形势下,大量社会群体涌入高职院校,该如何界定学校招生对策的可行性范畴?是秉持市场意识,还是满足于“等、靠、要”?

 “扩招并不意味着降低准入门槛,而是要坚持分类选拔。”刘民说。

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报考高职院校,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受教育状况,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等措施,在严格规范、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完成扩招任务。

刘民介绍,青岛港湾职院从2011年开始单独招生,目前已累计录取1万多人,单招人数占录取总人数的30%。学校对不同群体做了细致的分类招生计划:面向山东省户籍的退役军人,不受退役年限限制,归类为退役军人单独招生;面向山东省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这部分考生群体,归类为技术技能类单招;面向高中阶段学校,含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成人学校、技工学校的这类应届毕业生,归类于普通类单招;针对山东省内的拔尖技术人才,符合山东省免试政策的,采取免试录取。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联动,加大对扩招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志愿填报、信息发布等工作,让符合条件的更多群众了解招生政策,满足其升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愿望。

在社会调研基础上,青岛港湾职院今年设置了210个扩招计划,分布在港口机械和自动控制、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四个重点专业。这部分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旺盛,就业质量相对较高,学校根据扩招群体在供给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发挥学校重点专业优势,保障该批毕业生能够优质、稳定就业,达到稳就业的目的。

怎么教:整合资源 因材施教

学生招进来之后,就要面对生源多元化,学生综合素质差异较大、接受能力千差万别的现实,高职院校如何才能让起点各异、目标有别、出路不同的各类学生完成学业?这也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高职教育这条产业链上,社会、学校、老师、学生都需要尽快转变观念,打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等固守传统的思维和模式。”谈及此,刘民语重心长。

在怎么教这个问题上,刘民表示,学校对工农兵群体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分类施教,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做法:一是单独建立班制,如果该群体数量少,就安排进行插班学习,老师将对课程内容做适量增减;如果学生数量多就要考虑单独组班,为其单独配备行政管理等人员。二是单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扩招学生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论证。在学校五月份进行的优势专业论证中,对课程安排做了重新调整,加大技能性专业课程比例,减少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强调对该部分群体学生的技能性培养。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将根据课程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避免“一锅烩”。

在教学资源上,青岛港湾职院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所由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充分发挥“校港一体”的体制机制优势,将企业的需求转换成学院的教学任务,依托青岛港,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青岛港投资1500万元建设实验实训设施,抽调高素质、高技能员工充实师资队伍,并且提出“在青岛港,所有的公司都是学院的实习基地,所有的作业现场都是学院的教学课堂,所有的生产机械都是学院的实习设备,所有的专业人才都是学院的指导教师”,实现了“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的职业教学愿景。

学院建有许振超大师工作室等七个产业大师工作室、全国首个码头远程实境实训室,全国唯一的校内港口大型机械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承担港口机械管理、模拟操作训练、港口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维修教学课程,可以完成港口机械设备、港口电气设备操作维修等高级工、技师资质的培训及技能鉴定的考评任务;学院可开展国家海事局基本安全Z01等24个项目的船员培训考试与评估工作。同时,还面向国际航运企业开设船员岗前培训和短期培训、邮轮海乘及游艇操作人员、船上膳食服务人员等其他相关业务的培训。学院现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高职示范院校,开设港口机械、港口电气、港口业务、现代物流、航海技术等八大专业群、33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超98%。

与此同时,刘民认为“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的根本,青岛港湾职院将德育放在首位,实施港航特色的养成教育模式。学校思政部做了大量教学改革:将思政课重点覆盖扩招学生,突出课堂生活化,避免简单说教;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依托港口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校外德育实践、社会实践基地,每周二下午全校200多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校内外思政和团党课活动;贯彻一日生活制度化,塑造个人成长空间;针对扩招群体,努力将学生事务性服务更加人性化,让他们切身感受校园文化。

“与高职扩招相对应的多元教学模式、学分互认、弹性学制等制度,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都已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在刘民看来,目前,山东省高职院校扩招工作已全面展开,随着高职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入学群体年龄、知识结构、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差异需要高职院校除了在思想观念上做好准备,还要尽快在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学生管理等工作中做出相应调整,以本次扩招改革为引领,共同见证中国高职教育的革命性改变,更好地满足国家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