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方协同,精准对接,构建高职模具技术类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时间:2019-03-0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江苏省信息

作为工业之母,模具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针对传统制造类专业面临培养规格跟进不紧、资源投入大、模具技术人才供给不适应产业转型需求等难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育人主体、培养路径、平台建设、评价方法等开展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构建了“四方协同,精准对接”高职模具技术类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传统模具技术专业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构建“四方协同、两界互融”生态系统。

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政、行、校、企四方共建江苏省模具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联盟。专业服务行业发展,主持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人才需求报告等8份,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行业指导专业建设,行业每年发布信息,指导专业动态调整。院所引领技术发展,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72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152个。企业发挥育人作用,校内投入近1.2亿元,校内外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41个,实现教育、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完善人才共育、服务协作等六大机制,形成了教育与产业互融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针对人才培养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创设“精准对接、合作培养”人才培养路径。

以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精准定位培养目标;引入AHK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以模具岗位能力递升为主线,精准改革“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精准设计“四阶递进、能力递升”项目化课程体系,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以成果为导向,精准实施“学生主体、项目驱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专门综合实践项目为载体,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

针对教学资源滞后模具技术发展的问题,共建“产教一体、研学互融 ”育人平台。

依托江苏省模具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联盟,促进产教设备、人员、技术、项目融合,实现生产要素转化教学要素。联姻淮海工学院成立“省模具技术培训中心”“省模具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量身定制教师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增强技术技能积累,助力双创教育;共组省模具技术课程中心,开发模具3D打印等8门优质课程;以大师工作室为窗口,共研项目21项,实现技术和教学要素转化生产要素。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利益共享为纽带,形成发展共同体。

针对模具技术人才培养评价单一的问题,优化“横向联动、纵向贯穿”评价方法。

横向四方联动,纵向贯穿学习全过程,延伸评价目标,拓展评价内容,融合评价主体,评教转向评学,优化人才质量评价模型,实现职教人本价值与工具价值相融合。以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开展职业倾向评价,提升学生自我认知;以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结合开展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自评与他评结合,形成“评价—反馈—修正—提升”发展性评价方法,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以专业培养规格为依据,开展目标达成度评价,提高培养质量。

通过四方协同,精准对接,学校形成了“一(专业)群一行业、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实践育人模式。

一群一行业,就是发挥行业协会和机械教指委的资源优势,搭建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实时交互平台,提高专业(群)定位,引行融教;一专一名企,就是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践资源,实现真设备操作、真项目实践、真环境育人,引企入教;一师一方案,就是科学规划团队教师培养,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促进教师师德素养、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协调发展,德技双馨;一生一专项,就是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突出个性化培养,以企业真实专门项目为载体,将企业文化融入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知行并进。通过创新“四个一”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实现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深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学校出台《推进学校‘精准教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等12项制度。18个专业与省市级以上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共建创胜特尔等“校中厂”“厂中校”21家,共建省数控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科技服务平台8个,提升了全校专业群内涵建设水平。

据麦可思数据报告显示,近五年学校模具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1%、就业率达98%、月收入高达4350元;学校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2%,薪资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涌现了以省技术能手侯晶晶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才典型,学生专业技能在“上大学网”全国排名第2;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5项;省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2项;省职业规划大赛十佳之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挑战杯一等奖1项、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项、形成知识产权4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