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 聚焦优质路

——学院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侧记


发布时间:2018-11-1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13日第12版

blob.png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一景

blob.png

校企共同体——戴卡学院

blob.png

学院牵头组建河北省财经职业教育集团

    近年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统领,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抓手,通过完善制度标准、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建立德技并修育人机制等,在提质升级、赶超崛起的道路上奏出了新时代的强音。

    “实”上下功夫 聚焦治理能力

    以夯实党建工作为引领,提高办学水平。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优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同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三大治理体系,即党委领导下的行政管理体系、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工会和团委等团体为代表的民主管理体系,实现了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同时,学院精准发力、多措并举,通过持续推进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夯实基层党建规范化工程、构筑党员先锋引领工程和推进宣传思想文化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高质量的发展引领护航。

    以落实学院章程为核心,提高办学质量。以学院章程为统领,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一章八制”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按照“废、改、立”的原则,制定、修订了包括“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等在内的,涉及党建、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后勤各方面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学院章程为核心的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另外,学院通过“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12个专项规划、年度工作要点、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等,形成了上下衔接、左右贯通、梯次递进的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立足秦皇岛,服务环渤海,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

    以充实优质资源为着力点,提高办学活力。学院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理事会在提升办学品位上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力度。学院先后加入了11个国家级别、省级职教集团,并于2018年牵头组建了紧扣现代服务业的河北省财经职业教育集团,构建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专业“五业联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集团化合作办学体系,推动河北省财经职业教育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有效地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骨干校验收、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这些荣誉的背后彰显着治理能力的提升。

    “新”上下功夫 聚焦产教融合

    学院通过对接产业构建专业集群、创新专业群与产业链整合模式、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推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紧扣新需求,对接产业构建专业集群。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学院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近年来,新增专业14个,撤销专业9个,停招专业1个。适应秦皇岛市“四大两特”(“四大”,即大旅游、大健康、大物流、“大智移云”;“两特”,即特色高端制造业、特色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学院不断完善优化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形成了以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等为引领优势专业,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等为重点骨干专业,审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为特色品牌专业的新格局,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达90%以上,从而构建了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的、具有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特色的“三大专业圈层”专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特色明显、专业实力一流的专业体系。

    适应新常态,创新专业群与产业链整合模式。学院对接区域产业战略布局,结合专业建设的发展及优势,与京东集团、联想集团、用友集团、中联集团、中信集团等知名企业紧密合作,携手共建了京东学院、联想IT学院、新道经管学院、中联智慧财经学院和中信戴卡学院,将职业标准、职业理念、职业精神及企业文化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了产业链、教学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形成了“校企命运共同体”。同时,学院以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这两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VBSE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为重点,与地方知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科研攻关、项目推进等合作,积极探索专业群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开拓新视野,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万豪酒店集团及北京华航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在订单班基础上,深化数字展示技术、保险(保险经纪方向)、酒店管理、空中乘务等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提质升级。尤其是学院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留学生班)合作协议,同本地“走出去”企业一道援助“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教育培训,引进摩洛哥留学生来校学习。培养“洋学徒”50人,未来每年将培养200人次。这种深具创新理念的合作方式,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化职业教育、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具创新性与突破性。

    “育”上下功夫 聚焦德技并修

    以德铸魂,培育有高度的人。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构建“一体四翼”的德育课程体系,即思政课为“体”,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业余党校课、公共选修课为“四翼”。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变为中心,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从授课方式上进行创新;汇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专题提纲,编印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手册等,从授课内容上进行创新;每年开展“雷锋精神活动月”“思政文化宣传月”“校园明星评选”等“中国梦”教育活动20多项,从教育实践上进行创新。

    以文修身,培育有温度的人。学院从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入手,完成各个系部特色标识、实训基地建设等,将校园景观轴线与文化脉络相互融合,有机共生,营造出绿色生态的文化氛围;社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现有实践公益类、文化艺术类、学术科技类、兴趣爱好类、体育运动类等五大类的学生社团40多个,学生们主动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人数占在校生的80%以上;精心打造出全国仅有的具地域文化特色和新时代风貌的“魅力家乡”和深具养成文化的“星级文明宿舍创建”、彰显企业文化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其育人成效引起国家级别媒体多次关注报道。

    以匠炼技,培育有精度的人。其一,有机制。学院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构建“目标、标准、组织、实施、监测、总结、创新、改进”“八步一环”质量改进螺旋式体系,并通过建立完整的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奖励激励机制,把职业标准及大赛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将“以赛促训”“以赛促创”作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其二,有平台。依托5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别2个、省级2个、校级1个)、大师工作室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等,进行实训、生产、技术服务,开展与就业、职业指导相结合的“工匠精神”主题教育等,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养成,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意识。其三,有实战。针对专业技能、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组织学生们每年参加与国家或行业大赛赛项接轨的技能竞赛20多次,激励学生学习技能热情,检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在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等发布的全国高职院校排行榜中,学院连续3年位列全国百强之中。

    (李国新 杨永海 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