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十六字”总要求 锻造高水平警官职院

聚焦宁夏警官职业学院特色办学之路


发布时间:2018-10-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仅有的一所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建校38年来,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政法、公安工作”的办学宗旨,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路,培养输送了近3万名高素质专门人才,年均培训政法干警7000余人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出了卓越贡献,更彰显出宁夏现代警官职业教育的浩然风采。

    讲政治,树正气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四句话,十六字,是党和国家对公安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如黄钟大吕,激励着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以此遵循,更好地肩负起育人使命。

    长期以来,学院高举“忠诚、责任、奋斗”的精神旗帜,坚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把培育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和过硬纪律作风的高素质人才视为神圣使命。秉持警务化学生管理的优良传统,以“金牌区队”创建活动为抓手,坚持思想教育经常化、学习生活规范化、内务卫生标准化、举止行为礼仪化,不断改进和提升准军事化管理标准,培养学生“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的政治素养、严明的纪律作风、顽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警察意识和职业精神。现如今,警务化管理已成为学院的一张“金色名片”。

    学院高度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每年投资100万元丰富图书馆藏书,常态化举办经典诵读、阅警式、升国旗等特色鲜明的“警”字文化;特别设立了“学雷锋献爱心”专项基金和勤工助学岗位,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贫退学;有力地提升了师生的思想道德、家国情怀及责任担当。修建了“六园五路三广场”,构建了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在为师生创建和谐稳定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激扬起师生向善、向美、向上的兴校正能量。

    谋转型,强内涵

    2017年6月20日,是“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更名挂牌的重大日子,也是学院转型发展的新起点。

    学院以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入手,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动管理从粗放转向精细,从零散转向系统,从拓展外延转向深挖内涵,以精细化管理推动转型发展。

    专业建设上,学院积极优化结构,前瞻性布局,在建设好现有10个司法、公安国控专业的同时,新增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等3个公安类国控专业,形成了4大专业群13个专业的办学格局,并明确提出突出“应用”特色做精做优法律专业,突出“实战”特色做稳做强警察类专业的奋斗目标。

    紧紧抓住公安便捷机制首次招生100名的新机遇,构建了入学即入警的公安招生机制。

    人才培养上,学院创新推出“培养培训一体,实训实战一体,教学科研一体,厅院建设一体”的师资共享、项目共担、人才同育、科技同研,有着鲜明宁夏公安特色的“产教融合”新机制,警察管理系、应用法律系等4个系部分别与公安部门反恐总队、交管部门,司法部门监狱机构、戒毒机构等部门签订了“八个合作协议”;充分运用学院建在法院的“法律援助站”,构建教师、行业专家双向互学互动提升机制;选派专业骨干教师深入行业开展前沿理论研究;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开展警务实战教学;针对行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教师专家合作攻关研究;安排学生到行业一线实习锻炼,提高警务实战能力。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筹建了国际执法学院宁夏分院;借助国际刑警组织和公安部门国合机构的平台,一方面高质量承办约旦等中东国家的外警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通过“送教出境”和“X+1”人才培养模式,选派实战教官开展对口警务实战培训和深造学习。2018年5月,成功举办国际刑警组织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培训班,5名外籍警察和150多名国际合作组织的学员参加培训。

    重质量,钻教学

    2018年9月,学院再次传来喜讯,成功入选自治区首批优质校建设单位,教育教学改革结出了甜美果实。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建成与实践教学相匹配、与行业发展相融合的警务实战训练基地、视频侦查、电子物证、网络攻防等22个高端实验实训室和50个校外实训实战基地。并与上海、福建等5省市签订了专业对口支援和教师培训协议,积极将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全面锤炼人才质量。

    为了进一步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紧紧围绕“教学练战一体化”这个核心,全面深化课程体系,推动“实战化”教学改革,形成了“牢基础,强实战,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监狱人民警察“教、学、练、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等两项成果获得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持续加强教学诊断与改进,成立由院长亲自挂帅,集合校内外力量的监管机制,统筹推进精细化管理绩效评价考核,并通过对毕业生进行短期和中长期跟踪监测,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倒逼教学改革。

    高度重视“双创”教育,建设了三大实践基地,并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和创客空间。学生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一大批高水准奖项。

    3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毕业生“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知识扎实、警务技能娴熟、适应能力出色”,学院也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就业先进集体”。

    壮师资,强实力

    在学院党委书记刘睿看来,“人才是学院发展壮大的战略性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在此理念指引下,学院明确提出“适应转型、增量提质、强化培养、积极引进、改善结构、提升能力”的思路,立体构建引才聚才机制,打造出一支拥有90名硕士、5名博士和40多名正副教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并成立了3个名师工作室。

    学院每年投资100万元用于教师培养,先后选派334人次前往上海公安学院等高校学习;引导鼓励教师利用网络拓宽视野,学习职教新思想、科技新理念;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等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警苑讲坛”;并特别制定了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绩效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创新推出师资培养“现代学徒制”,选派5名骨干教师前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资深学者教授进行“教研学徒制”脱产学习;12名教师到公安行业与业务部门骨干进行“理实学徒制”跟岗学习;57名青年教师到基层一线进行“实战学徒制”学习,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双师”团队。

    3年来,有4人入选自治区法学智库;8人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6人担任行业教指委委员;10人受聘为自治区信息化大赛专家;20多人担任大型企业法律顾问。

    铸品牌,铿锵行

    为了更好地服务宁夏区域经济建设,学院进一步明确使命担当,打造出以法律、公安职业教育为主体,政法、公安培训及行业研究智库相结合的办学体系。

    在学院的积极推进下,全区政法系统教育培训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先后承担了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及河南等省市的各类培训任务万余人次,2017年以来,更是月均承办培训班3期;自考中心年均招生2000多人次,报考8000多科次;驾培中心连续4次被评为“五星级”,年培训1500多人次。

    学院还每年投资100万元用于科研创新,激励教师瞄准行业难点、热点开展应用型研究,打造政法研究智库。近年来,成功立项司法部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214个项目,与全国公安院校合作开展“一带一路”课题和产学研项目两项;应用法律系被自治区人大确立为“十大立法联系点”;成功主持自治区“六五”普法等重大任务;打磨出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3个试点院校之一,10年来,学院为西部8省区培养基层干警1100多名,绝大部分已成长为业务骨干。

    此外,学院组织学生通过设在法院的“法律援助站”,参与代写文书、代理案件等志愿服务,被团组织评为“2016全国先进志愿服务单位”;组织1000多名学生承担5·20国际马拉松大赛等重大安保活动和维稳处突任务。2017年,西夏区公安机构利用学院视频侦查室的先进设备,成功破获重大抢劫案,受到了自治区公安部门的高度赞扬。

    面对未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院长陈少宣坚定地表示:“今后,将持续地将‘十六字’总要求贯穿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力以赴打造政法、公安后备人才的培育基地,在职干警的训练基地,政法工作的研究智库,把学院建设成‘立足宁夏、辐射西北、放眼全国’的高水平现代化警官职业院校,为平安宁夏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邓彦东 卜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