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质师资画像 设置培养参照系

聚焦职教师资培养③


发布时间:2018-05-1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15日09版

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源泉,“十二五”以来,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各省市层面实施的各类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整体提升了职教师资队伍素质,但随着科技进步和新型工业化的推进,需要更为强大的、可持续的人才供给和技术竞争力。职教师资队伍能否适应这样的发展需求,应具备哪些能力?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改进的着力点在哪儿?

“用户画像”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借用这一研究方法,笔者在中高职院校教师中开展调研,通过样本数据分析,为“优质师资队伍画像”,以期为教师素养提升提供新的参照系。

找到优质师资的共性特征

调研发现,优质师资队伍画像具有以下属性和行为特征:

一是资格方面,具有留学经历的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整体优于其他教师,说明国际交流对于教师教学有促进作用;专业技术职称越高、具有市骨干教师或校骨干教师荣誉、学历水平越高,优秀教师占比越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的教师评价和选优制度与质量提升正相关。

二是教科研方面,优秀教师较其他教师主持参与的教科研课题和项目的数量多、级别高;优秀教师较其他教师更多地参与全国示范校或骨干校建设、参与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和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学校教师参与教学以外的各类项目势必带来较多的工作量,但数据表明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质量提升,这就需要院校在教师工作安排及考评机制设计上更加多元。

三是教学活动中,优秀教师较其他教师更多地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优秀教师所授课程企业人员参与程度远远高于一般教师;优秀教师较其他教师更多地采用项目实践或合作学习方法。由此可见,产教融合不仅仅是制度的设计,真正作用于学生提升教育质量,更需要在教学层面推进产教融合。

四是培训方面,优秀教师较其他教师更多地参与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专业领域的培训。这体现出“十二五”时期教师培训计划的成效,同时看到还有大量的教师没有享受到培训机会,在“扶强”的同时,如何“带弱”,这也为“十三五”时期的教师培训提出了挑战。

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到底

调研发现,优秀教师所授课程,企业人员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层面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教师,企业人员参与备课的程度更是远远高于其他教师。

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人员能够提供与岗位工作紧密联系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评价方法,提供专业技术知识和真实的工作任务,提供真实校内外实习实训环境和条件需求。

但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企业人员参与的深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教师企业实践不足,应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政府提供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实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学校提供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与行业企业紧密接触,深层次进行产教融合,教师在人才需求调查、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实践方面深度参与,及时动态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体验式学习增强学生获得感

调研发现,在教学方法上,半数以上的教师综合采用了讲授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依然是主要教学方法,占比达80%,侧面反映出当前职业院校知识传授明显高于能力培养的问题,但优秀教师运用体验式学习(44.12%)等新的教学方法明显高于一般教师。

在教学媒体应用方面,93%的教师都应用了多媒体,其次是仪器设备、微课和仿真环境,表明随着近年来启动的各级各类改革项目,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仪器设备装备升级、仿真环境的搭建和微课的开发,教学媒体日益丰富,教师多媒体应用技术已经普及,应用范围广,但应用校级以上立项的资源库建设比例仅为14%,应用泛在学习平台比例仅为9%,而优秀教师在资源库(19.85%)和学习平台(12.13%)的应用明显高于一般教师。

数据表明,在专业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对质量的提升极为明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接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体验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文化基础课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泛在学习平台有促进作用,泛在平台支持离线学习、记录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动画资源有促进作用,这两种资源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顺应时代,积极尝试对学生学习获得感有显著增强作用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也应关注由于中高职学生处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具有不同的教育基础,中高职教师对于增加学生学习获得的途径也应有所差异,高职层次应更加强调对竞争的促进作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的能动性,中职学生未成年,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引导。

45岁以上教师也需质量提升

数据表明,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

对于大部分年轻教师而言,刚进入教学岗位不久,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水平参差不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经验逐渐积累,有上升趋势,35岁至45岁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黄金时期”,在此年龄段的教师年富力强,具有足够的精力,40岁左右正是教学水平的“巅峰期”,最高水平群体分布在这个年龄区间,在经验上强于低龄段教师,在精力上强于高龄段教师。

45岁以后,大部分教师则逐渐进入“衰退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工作重心的转换以外,还有体力精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等方面因素,但恰恰此阶段是经验积累丰富的时期,因此,不仅要对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实施质量提升计划,还应关注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考虑该年龄段人群的不同情况,有效扬长避短,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提升质量。

实施“行动导向”师资培训改革

调研发现,相较其他教师,优秀教师关注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程度更高,把教学组织与实施放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显著优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特色创新等其他因素。

教学组织与实施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讲授、操作演示,还包括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节奏的掌握、学生行为的把控以及课堂互动等行为,具有高度的技巧性、策略性,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控制能力等各方面素养提出了要求,因此这个环节也成为不少教师的“短板”。

由此可见,目前师资培训起到了更新理念、拓展视野、增强教学设计能力等作用,但由于教师参与度低,还没有从理念思想转换为课堂教学行为,亟待推动行动导向的师资培训改革。

(作者:王春燕,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