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四十年 产教融合育工匠【关键词:产教融合】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8日10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课证共生共长 共育通信人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培养ICT(信息通信技术)人才过程中进行了10年成功合作,“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是校企合作卓有成效的路径。

“课证共生共长”花开惊艳

10年时间,4600名ICT专业毕业生和800多名在校生通过了华为的各等级认证,其中56名在校生通过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ICT技术认证——HCIE(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占全球HCIE总数的1.2%,居各高校之首。

据麦可思数据,2016届深职院ICT专业毕业生一年后月薪达5622元,高于本校平均月薪11%,远高于全国示范高职同期月薪和广东省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月薪。

深职院ICT专业采用了与华为共育人才的“课证共生共长”模式。一流企业做标准,一流学校做示范,一流城市有沃土,“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是标准、示范、沃土聚合效应的成功,也是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的成功,更是“抓痛点”和“建机制”的成功。

“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剖析

2006年,深职院与华为达成共建专业和共育人才的协议。深职院教师与华为工程师一起,将企业原本面向在岗工程师的认证课程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适合零基础在校生学习的方案。

“课证共生共长”使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互嵌共生、互动共长,使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能够精准地服务于ICT产业链。

在产教融合的“起点”上,该模式强调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共生”,课程开发与证书标准“共生”,深职院教师与华为工程师共商共议;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该模式强调课程升级和证书升级“共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共长”;在产教融合的“结果”上,该模式形成了人才“供给—需求—供给”的闭环反馈系统。

“抓痛点”“建机制”的成功

“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当中的“证”,是企业考核在职工程师的“实证”,抓住了这个“证”等同于抓住了企业需求的“痛点”,因此学校培养毕业生也等于给企业培养了即招即用的工程师,为企业节省了人才培训成本,因此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而当“课证共生共长”成为一种机制时,校企双方就成为“命运共同体”。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华为认证标准不断升级,课程体系亦同步更新并反哺认证体系。在该模式中,高职教育的内容体系和企业工程师的认证体系相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ICT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精准培养和精准就业。

“抓痛点”和“建机制”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使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以“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这两个关键点为纽带,实现了互联互通,进而能够使供需两端相向发力。“课证共生共长”把在职工程师必须通过的认证和学校课程教学捆绑在一起,实际上是把企业工程师培养纳入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企业成为参与教学的主体。(马晓明)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

携手踏入通航类专业“无人区”


由京东集团牵头实施的我国首个无人机配送运营试点不久前在陕西落地。作为京东智慧物流常态化运营起降测试点,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众多嘉宾。

谋划专业群发展新方向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概念开始推动多个行业尤其是物流行业的升级。2017年,京东集团无人机产业发展计划落地陕西。

为了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空中乘务、航空物流专业优势,推进通航类专业建设,确立了包括无人机应用专业、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专业在内的通航类专业群建设发展方向。

一方产业升级发展,另一方专业建设发展,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就共建无人机实训基地、共育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等方面密切交流,谋求在通航类专业这一新的领域开展合作。

推进“技能培训+生产制造”

校企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京东无人机人才培养基地、无人机组装和测试中心、通航机场校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专业及教育教学、标准化无人机物流示范点、“通航学院”等7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双方以系统化思维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生产制造”,形成了“引产入教、以产促教、以教引产、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

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一部分,京东无人机(西安)飞服中心日前落户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来自陕西、新疆、山西等地的有志青年成为飞服中心首期“飞服师”学员。

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培养人才

双方推进优势资源共享,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校内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无人机认知学习→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专业知识学习→京东、学校、学生共同确定具体实习企业定岗实习”4个阶段,实现了课堂基础理论教育与企业生产专业知识学习的有序对接。

双方在建立“京东无人机(西安)飞服中心”的同时,还按照京东无人机生产与检测技术要求,共建了“无人机组装和测试中心”。学生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定向承接京东集团部分无人机组装、生产、维护、保养及测试等工作,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提高专业技能,理解、内化企业文化精神。

按照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将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将达到5000架以上。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携手京东集团,以“通航学院”为载体,以京东在西安航天基地的通航机场为平台,面向国内外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通航机场管理、航空物流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与培训。(王庆)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施耐德电气

“双向互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无锡职院与施耐德电气(中国)公司近几年通过双向服务、双向引进、双向培训等“双向互动”方式,使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在培养一流电气和自动化专业人才,助力江苏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双向服务,共同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制造业能力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企业对控制技术类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双方依托分布于江苏区域的施耐德电气客户资源,共同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变迁规律,共同分析施耐德电气资格证书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对接、开发核心课程,形成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团队教师跟踪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以自动化集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生产过程数字化管控技术为突破口,主动为施耐德电气产品用户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学校师生协同施耐德电气承担了20多家企业制造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并将工程实践反哺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双向引进,共同完善实践条件和科教队伍结构

施耐德电气近年来先后向无锡职院捐赠价值100多万元最新自动化设备,共建实训室,用于“交流调速系统及应用”“PLC技术及应用”等课程教学和学生创新活动,企业还安排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为订单班和顶岗实习学生授课。

学校除了安排相关专业学生进入施耐德电气及代理商企业顶岗实习及就业外,每年还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度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实施,并为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服务及科技项目申报牵线搭桥。学校2015年成为施耐德定点生产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双向培训,共同提高师资队伍和员工队伍水平

双方通过共建平台促进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开展自动化技术人员认证和技能提升等培训。

施耐德电气配合无锡职院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能力提高”项目,8名骨干教师、青年博士先后到施耐德电气进行顶岗培训,在深度参与工程项目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定期进行施耐德电气变频器、伺服控制器等产品展示及用户培训,年均培训施耐德代理服务商及售后工程师250人次。

“双向互动”的集成优势,起到了“1+1>2”的作用,取得了互利多赢的成效。校企双方近几年合作编写教材3部,将企业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32个,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控制技术专业群成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群;双方共建实训室、开设订单班、实施顶岗实习、每年举办技能比赛,显著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双方共同承担自动化领域企业的工程认证和技术支持,不但为施耐德电气用户设计实施20多个工程项目,还为区域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项目开发;双方除了培训师生、员工,还将优质资源对外开放,近两年培训江苏省内外同行院校师资250人次、地方中小企业相关员工600多人次。(刘文平)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二重

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现代工匠

四川省德阳市是“国家重装基地”,形成了以中国二重、东方电机和东方汽轮机等为龙头,1470余家配套企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企业急需一大批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德技兼修的现代工匠。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国二重万航模锻和北京航材院,“搭建一个平台、实施三个对接、推行三个进入、培育大国工匠精神”,开展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瞄准高端制造,搭建产学研平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德阳重机备件厂、材料中心等校内教学科研生产机构,同时引入科研院所、中国二重等企业研试中心,共建产学研平台。平台承担了产品试制与生产、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创业、师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等职能。

校企共同建立了航空材料检验检测中心,由北京航材院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中国二重万航模锻组织新产品试制与生产,学院提供3700万元设备设施并组建42人的产学研团队,面向社会开展航空材料检验检测服务、检测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

校企先后建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智能控制研究所等产学研机构16个,汇集工程技术人员217人,为企业培训员工1.3万余人次。

抓住关键环节,实施“三个对接”

校企以产学研平台建设为载体,建立“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融合机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对接。

在四川省经信委组织下,校企搭建了“四川省产教融合信息平台”,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供求状况,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

在全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航空学会等行业组织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产教融合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岗位职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

校企组建专兼结合的产学研团队,将生产、科研与技术服务中形成的工程案例纳入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

培养实战能力,推行“三个进入”

学校通过教师进入平台、学生进入项目、教学进入现场,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学校建立专任教师轮岗制度,保证专业课教师每五年至少一年进入产学研平台,形成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学校将新产品试制、技术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等项目作为工程素质提升课程,纳入选修课。学生参与项目实施,提升实战能力。

学校推行主干专业课“双教师授课”,理论性强的内容由专任教师讲授,实践性强的内容由平台的工程技术人员讲授;技能课程、工程素质提升课程按照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规范现场教学。

立德树人,培育“大国工匠”精神

学校创新“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导师”制度,建立学生党员校企“双汇报、双考察”制度。

在辅导员和班主任配备的基础上,学校为每班配备一名班级导师,由学校干部、教授或企业专家担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政治思想工作的“真空”,学校与企业基层党组织联合对学生党建实行“双汇报、双考察”,建立“顶岗实习党员管理卡”。

学校组建大师工作室,汇集行业企业专家,开展绝技绝活示范,技能大师团队参与教书育人,塑造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向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