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个开放 有效服务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2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湖南省信息

    近年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中国电力机车摇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紧紧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发展需要,积极响应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重大战略,深化开放办学,努力提升内涵,有效服务轨道交通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向产业开放,适应轨道交通产业新发展

    当前,轨道交通产业正从“铁路交通”向“城市轨道交通”延拓,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正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湖南正在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地。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牵头成立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建立了定期沟通对话机制,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应对产业新变化。
    一是构建四大专业群,适应产业布局变化。近年来,为适应轨道交通产业布局变化,我们从服务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出发,构建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重点,轨道交通装备运用、轨道交通自动控制、轨道交通管理与服务协调发展的四大专业群,全方位满足产业发展需要,3年内,先后撤销专业8个,新开专业9个。90%以上的毕业生在轨道交通行业内就业。2016年全校毕业生3511人,在轨道交通行业就业3366人,对口就业率95.8%。

    二是创新三大培养模式,适应产业人才需求。为满足轨道交通产业定制化人才培养需求,学校主动与轨道交通产业的龙头企业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深入合作,聘请中国电力机车之父刘友梅院士作为我们的客座教授,柔性引进了索建国总工程师等10多位知名专家担任专业的企业带头人,创新了“校企双向嵌入式”、“双主体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三明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3年来,累计为企业定制培养毕业生7920名。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

    三是实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应产业技术变化。针对轨道交通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建立了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革新联动更新机制,定期将新技术纳入教学内容。到目前,虚拟轨道列车技术等均已新增至核心课程,全寿命周期制造、绿色制造、企业PPP筹融资运行模式等亦纳入专业教学内容。实时开设新技术专题讲座等,并纳入教学考核。

面向企业开放,助力轨道交通企业竞争力

    引领世界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企业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具备创新引领的能力。我们主动面向企业开放学校优质资源,一方面帮助企业腾挪精力攻主业,助力企业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培养有竞争力的企业员工。

    一是打造产品生产平台,帮助企业专攻主业。我校校办企业天一公司是专门从事轨道牵引机车部件研制、开发、生产的专业化厂家,是中国中车产品链中重要一环,年产值1.5亿以上。天一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实用新型机车产品,包括新型入口门锁、机车齿轮罩等10余项配套新产品。部分产品随主机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其产品节省了企业自主研发生产配件产品的成本和精力,能使企业集中优质资源发展主业。

    二是成立科研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革新。近年来,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研究所等6个,共建技术大师工作站12个、教师流动工作站10个。3年内,校企联合申报、承接省、市及企业项目85项;为企业开展技术革新45项;联合开发新产品16项,其中,9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国内领先、1项填补电力机车配件空白。

    三是搭建“两个培训平台”,服务企业员工培训。学校依托“湖南省示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教集团”、中国中车大学两个平台,面向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开展各工种的技能鉴定和员工培训,培训业务涵盖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业务链和价值链。两年来,学校依托两个培训平台,共为省内外轨道交通企业开办“机车电工”、“高铁接触网作业车司机”等培训班71个,培训员工近7000人次。

面向国际开放,助推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

    目前,国家“一带一路”技术输出排在第一位的是高铁技术,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为有效服务企业走出去,学校审时度势,提前布局,成立了国际学院,加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

    一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与全球著名交通类高校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合作,成立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圣彼得堡学院,开办铁道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017年招生120人,这批学生毕业时正好服务届时开通的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同时,学校正与中国中车合作谋划建立海外分校,准备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基地。

    二是扩大对外合作交流。近3年,与中国中车马来西亚海外基地及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选派100余名教师到海外企业学习新技术;利用寒暑假选派113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等8个国家交流学习;选派27位学生赴美国、德国等国家带薪实习、短期交流或培训;邀请3批新加坡学生来校进行两周交流实习。拓宽师生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往能力。

    三是开发国际培养标准。受省教育厅委托,开发了动车组技术等两个专业国际化培养标准,为走出国门的轨道交通行业国际化专业人才提供培养依据。借鉴《悉尼协议》范式,重点开展轨道类专业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以此为试点逐步在全校推广。依托中国高铁的国际领先地位,逐步掌握国际化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话语权。

    经几年实践,学校综合实力、社会声誉、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为全国“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发起单位之一,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等3个专业成功入选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反馈信息显示,轨道交通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达99%以上。2016年,学校有3位毕业生获得全路技能大赛全能第一名;2017年,在中国中车表彰的58位“高铁工匠”中,有8位是学校毕业生;在出口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轨道交通产品售后服务人员中,学校的毕业生占到了50%,其中,在出口乌兹别克斯坦首台电力机车的组装中,有3名毕业生受到外方嘉奖。学校已被业内人士称为轨道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