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学校需主动作为


发布时间:2017-09-1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12日10版

高职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主体多元性等特点,建立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实现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面对当前政校企协同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操作层面缺乏刚性政策与制度、协同培养人才缺乏平台支持、企业责任与利益缺乏关联等,一些高职院校驻足不前,埋怨与观望情绪严重影响了政校企深度合作的推进步伐。

如何推进政校企协同合作?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联系,有效开展项目合作,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能力,赢得了政府和合作企业的信任与支持。

解政府之忧,为政校企协同合作奠定基础

物流业是江苏商贸职院所在地南通市的主导产业,学校明确“建好一个专业群,服务区域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主动对接地方物流产业需求,聚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物流专业人才,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16年上半年,南通市港闸区政府着手引进世界著名物流企业——新加坡叶水福物流集团,区域内物流专业人才资源是该企业入驻和项目落地的先决条件。叶水福物流集团要求,在南通与有关院校合作建立辐射华东地区的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并要求在企业入驻之前,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首批人员培训。学校抓住契机,主动配合政府,按照叶水福物流人才培养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与叶水福物流专家共同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经企业遴选,首期由20名学生组成的叶水福班如期开办。

叶水福班由企业从亚洲各地选配优秀培训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师资团队,分别在学校和叶水福国内企业有序开展理论与专业实践教学,港闸区政府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形成“三方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政校企合作机制。20名学生通过一年不同岗位的理实一体教学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大大增强,除3名学生赴新加坡叶水福物流集团总部继续学习外,其余学生被叶水福物流集团录用或由其推荐到其他企业工作。目前,第二期叶水福班也已按计划如期举办。

由于项目人才供给与培训问题的解决,有力推进了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进程。今年上半年,叶水福物流集团与港闸区政府成功签约,区域城市物流配送项目各项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创机制之新,为政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保障

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是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和途径。当前,公办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国家和省级层面没有明确可供操作的政策依据和法规,实践层面与混合所有制相配套的内部体制机制还未建立,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是缺少。

面对一系列困难,江苏商贸职院认准方向大胆尝试。今年上半年,为解决区域动漫与传媒专业人才短缺矛盾,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港闸区政府和赛格南通总公司的帮助指导下,学校与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二级学院——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

按照共建方案,校企双方共同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学校将原有艺术类专业整体剥离,连同原有艺术专业教师,整体划入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校企双方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学院治理结构;院长由合作企业董事长担任,学校派出人员担任常务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共同负责学院党建、教学、学生管理、招生、就业、项目研发、品牌运营等工作。

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试行单列的经费预算制度,校企双方根据专业建设要求,投入相应专业设备和建设资金;采用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并对校企双方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独立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经理事会考核合格后,合作企业可获得相应合作费用。

展服务之优,为政校企全面合作树立形象

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江苏商贸职院通过有效利用人才培训平台、技术服务平台,拓宽政校企多维度合作空间,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贡献度和美誉度。

人才培训平台。学校与南通市商务局、旅游局、中小企业局合作成立了服务地方发展人才培训中心,与南通市商务局联合成功申报江苏省商务人才培训服务平台,与南通市政府共建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南通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南通市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相继落户学校。仅2016年一年,学校就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提供了有力的教育支持和服务。

技术服务平台。学校试行以设备、人才和产权为校企深度合作纽带,先后设立江苏商贸通邦物流研究院、南通金贸财务代理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围绕区域农村金融扶贫和物联网新技术开发应用,成立农村合作金融研究所、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与江苏苏中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共建工程造价工作室,与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共建“校中厂”;为配合南通产业发展战略,与市政府部门共建电子信息政产学研协作基地等。

当前,在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协同合作过程中,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政校企缺乏协同合作的利益共振点和同频对话的条件与平台,缘由是多方面的,其中高职院校自身有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转变观念,增强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正确把握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摒弃本位主义和功利思想,实现从“单一学历教育”向“以学历教育与多形式人才培训为核心,兼顾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格局的实质性转变。

创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按照“专业紧贴市场变化、课程紧贴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紧贴用人单位需要”的思路,加强校企教师互聘、教材共编、情境互换、资源共享等双向互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强化特色,增强服务社会的实效性。突出地方特色和职业特点,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与企业一同开展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和项目课题研究合作,让企业得到更多实惠和利益。

(作者:堵有进,系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