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促进内涵建设之三:加强专业建设


发布时间:2017-08-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自2012年,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后示范建设”以来,学校实施了“五个加强”内涵建设工程,即加强党的建设、内部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坚持“两个服务”的整体发展思路,实现“三个全面提升”:始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牢牢把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实施“8138”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构建‘政校企研’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坚持“专业支持区域产业发展”的建设思路,全面提升专业综合竞争力。

始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

学校依据中国(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确定的支柱产业和全国建材行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新专业,如今,高职专业总数已达50个,涵盖13个产业大类,对接30个行业。其中,国家示范建设专业项目5个,材料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个专业被列入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软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2个专业完成“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国家项目建设,“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被列入省“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15年,学校入选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确定了建筑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物流管理和服装设计等4个专业为首批试点专业。学校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融合的“双主体”育人机制,实现学生“双身份”认同;强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实施,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不断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根据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以工科专业为主体,重视发展文化创意类、现代服务类等拓展领域,积极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嫁接为主要途径,增设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专业,形成多类别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实现学校专业建设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开拓专业建设百舸争流的新局面。新申报并开设了服务建材行业、应用化工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物联网技术专业,以及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的软件应用类、艺术设计类、电商物流类专业群,并强化了近年申报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工科专业和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印刷设计等工业设计类专业的条件建设。在2016年,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对接产业的能力,使开办专业匹配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学校建立了基于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评价工作实施办法》。

实施“8138”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2012年,学校结合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针对学校实际,全面实施了“8138”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计划用时5年,以国家示范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要求为标准,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相当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建设8个特色专业;建成100门院级及以上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开放课程20门,精品资源开放课程80门,其中国家级1门,省级10门);培育30个院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培养30名院级以上教学名师(国家级1名,省级3名),建立有300名稳定兼职教师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建成8个以上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室(基地)。今年6月,2017年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会议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学校作为该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主持单位,正积极准备申报工作,争取年内成功申报该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近年来,通过实施“8138”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校已立项建设8个特色专业、88门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8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0门)。已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校企共同开发立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50门,公开出版教材104部。先后完成了材料制备与控制、制造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环境艺术设计校企合作工作室等10余个校内开放性实训中心(基地)建设(其中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专业教室增加到170个;与中物院五所、长虹集团等企业共建了“厂中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到182个。 

构建‘政校企研’四位一体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012年,学校牵头组建了绵阳职教集团和绵阳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协会、学校与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形成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多元化办学体系,实现职教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学校利用绵阳科技城丰富的科技产业资源以及建材行业特色资源,主动加强与长虹电子、九洲电器、中联水泥等行业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形成“政校企研”四位一体,合作互动,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的开放式人才培育新体系。

绵阳职教集团成立3年来,通过建立工作交流、对话、协作、资源共享交换等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常态平台,逐步建立完善了集团运行机制。在集团框架下,学校及相关专业牵头组建了以行业专家为主体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材料、建筑、旅游等5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职业院校专委会,围绕专业共建,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或“定向式”人才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企业员工培训、合作开发新专业等领域积极开展了办学合作;同时,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学校各专业积极引入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合作编写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及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使专业建设更加契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学校还积极探索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专业建设,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峨胜水泥集团三方合作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专业试点班;探索“3+2”五年一贯制中高职教育衔接,与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绵阳财经学校等6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五年一贯制高职专科专业建设;探索中外合作专业建设,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CNA)合作举办了建筑工程技术“双注册、双学籍、双学历”专业。 

坚持“专业支持区域产业发展”思路,全面提升专业综合竞争力

学校坚持“传承建材行业优势,融入科技城建设”的专业建设思路。目前,专业结构已从原来为少数行业服务的专业群为主,发展成服务全国建材行业与服务科技城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多个优势、特色专业群并重。其中,材料类专业群已涵盖水泥工艺、玻璃工艺、陶瓷工艺、混凝土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复合材料加工与检验等多个专业(方向),优势特色进一步增强,继续保持全国高职院校领先水平;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旅游类等专业群对绵阳科技城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华晨宝马整车项目、旭虹光电材料项目、上海国大水泥项目、分享通信集团来绵投资项目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型企业投资的大项目在落地绵阳前,投资商均先后来到学校考察职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情况,并把学校定为企业所需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以中小微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为重点,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经常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不断为专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刘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