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职教顶层设计打造四大集团


发布时间:2017-06-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网易新闻

现在很多一线员工来到企业只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少,企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培养他们,但培养四五年后,他们就走了。”——— 孙志恒

课程体系建构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设置,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必须及时更新。此外,中高职的课程要做到无缝对接,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企业所需的”。 ——— 姜蕙

一直以来,顺德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全国职教的一杆旗,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顺德的职业教育遇到瓶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上周六,“论道顺德”政协系列论坛———“顺德职教:统筹一盘棋,打造新高地”在顺德图书馆举行。顺德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启动职业教育集团化,是职教改革的第一步,未来将探索引入高职以及企业,组成一个大集团,让各种资源在平台上进行有效对接。此外,顺德也将探索建立中高职贯通的职教体系,培养更具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瓶颈:职业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

背景顺德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顺德职业教育是全国职教的一杆旗。顺德区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3所,全部属于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其中,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职校9所,师生共申报国家专利1000多项。另有1所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顺德逐步形成以高职教育为龙头,中职教育为主体,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及岗位培训为延伸,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创立“顺德模式”。但随着经济产业形态的调整转型,现有的职业教育遇到瓶颈。

目前13所中职院校中,每所学校开设八九个专业,总共107个专业,其中69个专业是重复的,重复率高达64.5%.专业重复设置导致了教学资源的分散。”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罗劲柏指出,目前存在中职办学规模偏小、办学层次偏低及办学机制日益僵化等短板。

目前职校专业设置跟产业融合度比较低,造成了职业教育对产业的支撑力度不足的问题。”顺德区政协常委、恒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恒指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在招聘员工时,他的企业陷入了这样的窘况:一线员工技术不达标,应届毕业生用不上。“现在很多一线员工来到企业只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少,企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培养他们,但培养四五年后,他们就走了。”孙志恒表示,企业技术型人才短缺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非常渴求有经验的技术型人才。

伴随着顺德产业转型升级,技能型人才培育结构也进入调整期。顺德区政协委员、顺德区欧雅仕照明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梁燕云认为,伴随着产业转型,机器代人、智能化自动化装备推广,精益生产、柔性生产及个性化订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化加工,企业更需要具备制造装备、自动化、软件工程知识背景的高度复合型中高级职校人才。

对此,罗劲柏认为,产教融合对接机制与校企合作制度尚未完善,是导致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供需失配的最大原因。

改革:集团化办学,激发职教活力

背景为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顺德今年走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第一步———集团化办学。4月27日发布的《顺德区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提出,要以探索顺德特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为抓手,把全区13所中职学校组建成为四大职教集团,实施中高职系统化人才培养方式,全面增强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

罗劲柏表示,集团化办学不是把几个学校简单地集合起来,而是把各个学校的资源统筹调动起来,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满足该集团所属片区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用原有不同学校的同类资源扩大它的服务层面,用集团打造公共实训空间,肯定比原来的效果好。此外,集团内的老师也可以进行内部交流,提升他们的能力”,他说。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镇一级的学校在开设专业时,目光更多集聚在所在镇街,为此各个学校的专业重复率很高,导致内耗过大。“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单个集团内部将对专业进行合理调整,把更符合企业需求、更有潜力的专业整合起来”,罗劲柏说,“教育局也会按顺德产业布局情况平衡各集团的发展方向,适当错位发展,以满足不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顺德区第二职教集团负责人黄瑞兴认为,顺德推行集团化办学是一个有智慧的创举,“集团化办学是一种化学反应,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凑合起来。之所以说是化学反应,是因为集团化办学的理念强调主动性,主动进行资源整合,主动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提升人才培训质量的目的”。

启动职业教育集团化,是改革的第一步,当然也是探索性的一步。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这个集团化教育应该会突破原有的职校发展的瓶颈”,罗劲柏说,“未来,我们还会因应顺德教育的发展情况,考虑把顺职院和企业都拉进来成立一个大集团,把顺德的资源都能较有效地对接到这个平台上去”。

探索:中高职衔接,提高人才技术含量

背景“现在企业普遍反映,中职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他们希望在顶层设计下,能实现中职、高职、本科的贯通,真正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罗劲柏说。事实上,探索中高职衔接,梁銶琚职业学校已开始尝试。2014年5月,梁銶琚职业学校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顺德本地6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成为“三元融合五年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所谓“三元”,即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办学主体,“五年贯通”是指中职三年、高职两年,形成五年贯通学制。

顺德区教育局原副局长,广东省职业教育著名专家姜蕙在论坛上提出,顺德有顺职院这么好的一个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做好中高职衔接的示范。她说:“课程体系建构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设置,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必须及时更新。此外,中高职的课程要做到无缝对接,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企业所需的。”

罗劲柏与她持有相似的见解,他表示,要打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希望高职院校能给予中职更多支持,让中职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贴近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

对此,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刚表示:“作为顺德职业教育的龙头,在顺德职教统筹一盘棋,打造新高地的过程当中,顺职院会积极参与支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未来,我们将探索有没有可能继续引入高校或新建高校。因为顺职院是公办学校,我们也不排除民办资源、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希望通过多元的高职教育结构调整,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要”,罗劲柏说,“此外,我们也继续探索在某个专业领域里面跟高校直接合作,通过办二级学院的模式,初中毕业生在报读某个中职学校时就等于已经报读了某个高校的二级学院,这样对学生来说也多了个选择,中高职学校一体化办学的打通也必须要这些硬件平台去承托”。

(南都记者 胡嘉仪 岑龙基 陈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