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胡格模式”,重构高职课堂生态


发布时间:2017-06-1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13日 11版

当前,在高职教学中,“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教与学互动缺失,评价方式知行分离已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知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胡格教学模式”,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实施、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5个基本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职教课堂教学生态。

2013年,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部州立教师进修学院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引进并实施“胡格教学模式”,探索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行动导向本土化教学模式。几年下来,学院中德合作创新出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人格”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我国职业院校实际,重构课堂教学生态。

学生“全人格”是如何培养的?

从一开始,“胡格模式”试验班的师生就对改革的最终目标达成一致:构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在团队条件下独立、负责任地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个目标是一种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人格”培养,不但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将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课程和专业教学实践中。

“胡格模式”的课堂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试验班学生3年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3个循序渐进的项目。其过程中,无论是项目载体、课程设计还是课堂组织都把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实施,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才有利于学习者自我经验、知识体系的建构,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胡格模式”还打通了课程壁垒,一学期下来学生亲手完成实实在在的作品,成果可见,使学生从认识到喜欢,再到爱上所学专业,这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手动冲压机”项目为例,有零部件38个,涉及4类加工方式,需要读图、制作、检测、装配等7大步骤完成。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从组建团队分工协作,到看懂图纸明确流程、统筹时间分步实施,再到各个细节的精雕细琢,有计划且有效地把控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倾听、如何沟通、如何协作等。

传统课堂是如何颠覆的?

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在课堂,课堂的意义在于让学习有效发生,教育才会增值。在“胡格模式”试验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学”变“陪伴”。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学习氛围,可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胡格”班的课堂,师生关系得到了重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学生也可以随时举手,向教师请教问题或提出异议。

“教材”变“学材”。随着课堂角色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师用来“教”学生的“教材”也变成了因材施教的“学材”。教师在框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决定“学材”的形式,它们大多由一系列问题和任务组合而成,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做好教学加减法,构建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师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备课、反复演练,也清晰地知道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的任务是什么、我是第几个出场”。

“教知识”变“教方法”。“胡格”试验班的教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让学生们“有事做”,老师们常常搜罗和“改造”各种国内外新颖的教学游戏,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同时,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性、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习行动的合作性。可以说,“游戏多、活动多”是“胡格”班学生对上课的集体印象。

学习生态是如何打造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胡格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驱动力的问题。

一是学习环境。“胡格”试验班教室采用了理论学习教室与实训场所毗邻的设计。教室里放置了可以随意组合的桌椅、多个张贴板,墙上挂有时钟、贴上了醒目的标语。试验班配备了8名专业课教师、3名非专业课教师,相对于普通班,这里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更为密切。

二是学做一体。为了让学生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试验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中做、做中学”,还原知识的鲜活性。基于项目学习的小组讨论、成果分享、项目竞赛、游戏活动以及实验实训等,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三是评价反馈。作为学习生态中的“重要环节”,评价和反馈机制不可或缺。学校借鉴德国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建立服务于“全人格”培养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分别在入学前、一年后、二年后、三年后进行能力测试,将非专业能力评价纳入日常教学管理每个环节中。基于项目完成质量评价学生专业操作能力,辅以书面考试,注重学生查阅资料、手册的能力,评价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反馈机制分为课堂反馈和学期反馈。每一次课教师都留5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分小组的课堂评价,填写登记表当堂反馈或课后沟通。通过这种表格,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本次课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试验班组建后,教师团队成员每人负责3—5名学生,针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6—8个星期后,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通过一对一的师生交谈,反馈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提高哪里,帮助学生持续进步,过程评价和反馈每学期2—3次。

综上所述,有了量身定制的教学环境和课程体系,有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胡格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态——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更富有创造性,学生自主自信,教学评价体系日趋完善,教学各方相辅相成……充分证明回归教育本质,把人格塑造、职业能力养成和职业精神培养有机融合,才能极大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作者:陈如敏 张江华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