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新使命”


发布时间:2017-04-1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7年4月11日10版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日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答记者问时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个公共产品是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一个公共产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

    “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都是这两年的流行词,关于工匠精神、大国工匠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专家学者已多有论述。“两个公共产品”的阐述,应可视为官方一个正式的政策导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两个公共产品”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深刻阐明了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使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大变革时代,加上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尤其是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紧迫和更高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宏伟目标,一方面需要大规模的技术技能人才做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一种坚定踏实的时代精神做保障。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仅只是担负传统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还要肩负起弘扬工匠精神的新使命。

    新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能人才?那就是大国工匠。所谓工匠,习惯上是指有工艺专长的人,也就是手艺人。而大国工匠则是指适应大国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工匠,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内涵升级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的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勇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国家提出以高层次、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时代精神?那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精神;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是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是引导广大技术技能劳动者切实提升技术技能素质的有力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一个没有工匠精神的工匠,是打造不出精品、成就不了经典的;一个没有工匠精神的民族,是书写不了大国传奇、实现不了强国梦想的。

    “两个公共产品”是对职业教育历史任务的重新定位,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也需要做出相应改变。

    职教地位要重树。职业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大,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有必要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强化,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做出明确安排,并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拿出操作性强的措施予以保障。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职业教育等同于“差生教育”的困局怎么破,一个是技术技能劳动者的待遇怎么提。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必须抓住这两个“牛鼻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质量标准要重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德育的概念和范畴、从属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题中之意,而要作为一种独立的公共产品来提供。不同的时代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大国工匠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人才规格,已经超越了普通工匠的概念和范围。因此,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既要拓展内涵,把弘扬工匠精神纳入其中,还要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教学体系要重构。教育内容要重构,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两大任务既是一体的,又是独立的,工匠精神不能仅仅依附于培养大国工匠的过程,也不能顾此失彼或者相互替代;教材体系要重构,工匠精神的内容不能仅仅依靠专业和学科渗透,必须开发独立的课程和教材;校园文化要重构,工匠精神不能仅仅作为德育文化的一部分,而应作为国家文化、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纳入校园文化的建设框架;服务对象要重构,工匠精神的传播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局限于服务学校师生,还要向全社会辐射和输送。

    师资队伍要重塑。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任务无疑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新要求。一方面,政府和学校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方面必须注入新理念;另一方面,广大职业学校教师也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主动转变观念。转变人才观,切实树立培养大国工匠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和育人观,把工匠精神注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转变自身发展观,让工匠精神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核心。(作者孙光友,系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