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呼唤有效培养机制


发布时间:2017-03-2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7年3月21日09版

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②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呼唤有效培养机制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过渡时期。农业的转型升级、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的推进、对农业环保与食品安全的关注、家庭农场的迅速崛起,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业从业人员。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教育,面向高端科研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为此,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日前成立课题组,在江苏、山东、浙江、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广西、重庆、青海、内蒙古等11个省份进行调查,把脉我国农业行业人才层次结构、数量质量和布局分类,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专业建议。

    农业人才匮乏,后备培养不足

    从调查来看,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现状如下:

    农业人才数量匮乏呈缩减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到城镇发展而脱离了原本的农业生产一线。

    高素质人才不愿走进农业。即便是农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因为待遇前景等问题而选择远离农业,造成了农业高端人才的缺失。

    农业人才素质较低,与农业实践脱节严重。当前农业从业者多数未接受过培训,科学素养与农业发展脱节。

    农业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盲区,农业专业教学未能形成体系。

    农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从事直接农业生产的人员正逐渐减少,从事高端研究的人员后备不足,从事农业管理的人员却在上升,农业人力资源可能出现“两头轻中间重”的情况。

    年龄层次不合理。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在农业方面出现人力资源青黄不接、老龄工作人员比例渐超中青年的情况。

    地域分配不合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高端人才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高端人才数量较少、质量相对较次,人才分布两极化会对我国农业的普遍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农企用人留人难,培养成本高

    农业教育决定了农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进而决定了农业发展的进程。当前,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生产不一致的状况比较突出。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要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尤为关注。

    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显示,对职校毕业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约20%的企业给予优秀评价,给予良好和一般评价的约占65%。

    企业除关注涉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职业技能)之外,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多集中在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抗压能力等软实力指标,即职业素养上。企业反映涉农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眼高手低”“不愿从事一线工作”“流动性太大”三个方面,造成了企业用人难、留人难,人才培养成本升高。这主要是由于农业行业相对艰苦,加上一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存在被动就业心理,或因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跳槽现象频繁发生。

    对此企业建议,学校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教育,提升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正确面对就业岗位,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理念。

    就业形势大好,招生逐年递减

    我国农业职业院校覆盖面大,但地域分布并不均衡。农业高职和涉农高职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山东、河南两省拥有的院校数最多。

    农业职业院校近年来因生源劣势、农业专业结构弱化,招生整体上逐年递减,各农业职业院校、涉农职业院校的在校生总量出现分化:高职招生好于中职;国家、省级示范(骨干)农职院校明显强于普通农职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2014年在校生人数均过万。调研中也发现,农职院校面临招生计划基数较大与生源普遍萎缩的矛盾,涉农类专业学生报考人数逐年下降,第一志愿录取率不高,大多通过志愿调剂而来。

    自2009年秋季起,国家对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补生活费之后,涉农专业学生培养有所“回暖”,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也不断提高,11个省份农业高职、涉农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4.6%;农业中职、涉农中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7.7%。涉农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主要去向是到企业,其次是升学,再其次是自主创业。部分涉农专业的就业对口率越来越高,尤其是畜牧兽医类专业高职生的月收入增长最快。从就业单位性质看,多集中于民营企业。

    以产业链为主线,延伸农业类专业

    课题组对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开出“药方”,主要建议如下。

    专业设置要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相适应。瞄准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智慧农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专业。如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区域,应开设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相关专业;经济发达区域应重点发展都市园艺、休闲观光农业、宠物养护与训导等专业,增强农业职业教育吸引力。

    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延伸设置专业。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农业职业教育将专业设置涵盖到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农业服务业。农职院校要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打造专业,设置为产业链服务的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合作社管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资营销与服务、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专业,将专业范围向产后延伸,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

    整合专业建设农业专业群。农职院校按照产业链对应的岗位群创设相应的专业群,采取长线与短线专业结合、主干与延伸专业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补的策略构建农业专业群。如以畜牧兽医专业为核心专业,可将猪生产与疾病防治、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马驯养与疾病防治、兔生产与疾病防治等5个专业方向组成专业群;如以农产品生产为核心专业,可以构建覆盖农资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农村、农产品)物流、农业信息、农业旅游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的建设为核心,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建立“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专业群内共享师资、课程、实训及实验设备,提高办学效益。

    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充分注意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问世,对未来农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当超前开设新专业和相应课程。要建立涉农新专业设置的评估制度,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专业设置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步精准性。

    从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以学历衔接为核心的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优选试点衔接专业,系统设计衔接课程体系,探索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