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破解高职文秘“两差”困局


发布时间:2017-01-0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近几年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弱化和边缘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就是“两差”——招生差、就业差。但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政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许多单位对文秘岗位的需求还是有增无减的。一项针对2016年文秘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民企100%均表示需要文秘人才,在回答今后三年平均每年需要文秘专业毕业生人数时,90%以上的单位选1—2个,另有近10%的单位选了3—5个或更多。

    由此可见,在高职文秘专业“两差”的背后,并不是社会不需要这类人才了,而是学校没找准专业定位。由于文秘岗位的职责描述通常比较模糊和广泛,因此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都是“万金油”式的,不能满足各种单位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为此,笔者所在的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当地的企业布局和需求,把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对象主要限定为中小微企业,职业定位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灰领”,并独创了“四个三”培养方法,以鲜明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地方性,使文秘专业成为被人称道的品牌。

    一是“会写、会说、会做”。学生首先要“会写”,会制作一般公文和其他实用文体。文秘专业要求学生一入学就帮学校各部门及校外企业撰写文稿,学生“接单”,老师帮助“完活”,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让学生进步飞速,三年下来已经是“匠”味十足的办公文员。“会说”要求学生不管性格内向还是外向,都必须大声讲话,勇于表达。“沟通交流与即兴演讲”是学生必修课,有专门老师对学生进行胆量训练和发声训练,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进校一学期后就有很大变化,自信阳光,侃侃而谈。“会做”不仅要求学生把工作完成,还特别强调“认真”和“有眼力”两点。做事“认真”才能让单位产生信赖感,而“有眼力”重在培养学生“情商”,能及时把握工作要点及领导、同事的潜台词,让自己在单位不仅被需要,而且被“喜欢”。

    二是“能讲普通话、粤语、英语”。珠海毕竟是粤方言区,学生基本是广东人,因此文秘专业硬性要求学生入学伊始,就要在课上课下学说标准普通话,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并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讲粤语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外省同学,敦促他们入乡随俗,以便使自己毕业后在方言区如鱼得水。由于珠海地处粤港澳交汇处,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文秘专业也要求学生一定要敢讲、会讲英语,学校不要求学生笔试成绩多高,只要求其口语能够达到和“老外”交流、讲清楚事情的程度。“三语”训练成功,使学生掌握了谋生立命的又一武器,为其创业就业开启了又一道门。

    三是“熟商务、熟电脑、熟采编”。“熟商务”是熟悉企业实务,考虑到中小微企业往往需要一个文员“包打天下”,文秘专业把工会活动、节目主持、端茶递水、送往迎来甚至财会知识,都纳入学生要掌握的内容。“熟电脑”主要是熟悉办公自动化、速录、快速打字、电子文档处理等,学校还请电脑维修师傅手把手教学生简单的电脑维护和故障处理,习得了这些小技能,学生就业后很快就能得心应手。“熟采编”是文秘专业引进的新媒体采编课程,教学生拍摄照片、微电影,制作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这对其就业后帮助中小微企业进行宣传和形象塑造作用颇大。

    四是“会办文、办事、办会”。“办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撰写文稿的方法和要求,还要了解其实际运行、整理、保管、利用等流程;“办事”重点培养学生做事的良好习惯,“今日事,今日毕”“及时、准确、干净,不拖延”;“办会”则是文秘专业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的基本能力,如会前筹备、会务安排、车船酒店、会议流程、会后整理文档等,为此文秘专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办一次会,不论生日会、同学会、研讨会,必须一个人全程设计、组织、指挥、操办。

    通过以上精准的专业定位和“四个三”原则教学方法的实施,学校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其贯穿在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校内实训、企业实践等各方面,并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凭借应用型、复合型等自身的“硬功夫”,赢得了就业市场的信任和欢迎。

    (作者:赵国宏  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