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蓉泉:“文化梯度育人”将虚功实做


发布时间:2017-01-0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当前高职院校总体来看“文化育人”的效果不够理想,以至于负面新闻多、社会批评多。除了社会风气及家庭背景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外,高职院校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也有几个“错位”现象值得分析。

  现象:高职思想文化建设“错位”

  一是方法错位,“思想文化”教育过于宏大叙事使育人实效性受损。和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学做合一、师傅帮带、市场体验等“虚实结合”的优势,但不少学校人文社科类教师的生活“圈子”偏小,满足“三点一线”的安稳生活,远离火热的生产生活实际,“高大上”的思想教育内容,不能和生动的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没有与面临就业竞争压力、希望掌握本领的学生心理有效互动,讲课宏大叙事不贴人气、远离社会不接地气,使得学生难以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心骨”认知。

  二是主体错位,“素质文化”习惯依赖二、三课堂使育人凸显“两张皮”问题。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形成了“党政分工”、一个抓思想一个管业务的工作习惯,加上部分行政领导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双师队伍等“发展难题”上压力在身、十分忙碌,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文化育人后,这项工作自然演变成由党委主管的宣传、学工、群团等部门主要负责,虽然他们通过学校媒体、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二、三课堂,可以把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但与此同时,行政系统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分析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考核工作时,基本上还是就专业谈专业、就技能谈技能,没有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教学设计和考核指标列入议程。

  三是认知错位,“政治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育人接受度不高。现行体制要求党委书记抓好“发展大局”,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政治文化主要设计者的党委书记,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和政府及企业搞联络、跑项目、要资金等业务工作中,无暇静下心来研究推进政治文化在高校的“三贴近”的工作。一些高职院校的党建和文化工作被看作是“上级的要求”和“硬任务”,和学校的现实需求相比似乎不那么紧迫,因此做是做了,汇报材料也洋洋大观,但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学校实际不够,持续地抓好落小落细落实不够,导致党建工作的贡献度虚化,管理队伍、教师队伍普遍更愿意做业务工作,中层党政管理人员轮岗出现心理和能力调适上的困难。

  对策:分清层次,讲究育人“梯度”

  以上这些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是违背了文化的基本事实和一般规律,不注意文化教育要分清层次、讲究“梯度”、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导致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效果损耗”。

  为此,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文化梯度育人”的理念:一是分析教育对象的多重社会角色,把思想文化教育的内容分为“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三个梯度,分层施教,分段推进。二是把与技能教育联系直接的职业素养教育分为“职业价值观、公共职业素养、专业职业素养”三个梯度,分类研究,分步提升。三是把思想文化教育的行为载体分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梯度,分地布局,分序提高。四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将实施主体分为“学校设计为先、二级学院为主、专业教师为重、学生行为为本”四个梯度,分担职责,合力推进。

  通过近两年的创新实践,学校的“文化梯度育人”工作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机制和举措,成效显著。

  实施: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

  首先,深入开展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专业课教学中增加职业素养教育模块,在教学考核与评价中突出职业素质养成的考核,明确职业素养考核分值,强化素养教育工作的“虚功实做”。二是全面开展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教学实践研究,组织全体专业负责人制订专业课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课改方案,供全体教师学习参考。

  其次,全体教工参与撰写职业素养、师德师风案例。一是挖掘职业素养教育实践案例,实现“以例促教”,增强教师参与职业素养教育意识。二是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征集师德师风的生动故事,提高教师身正为范、德高为师的自信自觉。三是全员示范,提炼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师十引导”并编印成册,作为全体教师引导学生、以身示范的基本规范。

  再其次,全体党员带头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专题调研。校党委组织党员骨干带头推动全员参与学生职业素养问题调研,共组成79个课题组,由党代会代表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各党总支在充分研讨、科学选题的基础上,精心安排,明确分工,由党代表带领党员到合作企业、开发区、毕业生中深入调研职业素养教育的需求、问题和建议。校党委通过调研工作答疑会和阶段性实地考察对调研过程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监督,并筛选出了一批优秀的调研报告予以奖励。

  最后,逐步构建和完善素养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结合工作实际,以教学为中心,提出素养教育的具体举措,将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过程。由专业建设指导处、学工部、人文社科部三个部门牵头落实素养教育流程化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其他配合部门的工作,推动素养教育工作的流程化。专业建设指导处重点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个节点的教学质量检查。学工部重点抓好第二、三课堂的素养引导工作,积极整合文化艺术节、技能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人文社科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通过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素养与科学人文、身体心理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确保学生技能和素养“双提升”。

  (作者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