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考试如此活泼


发布时间:2012-07-3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四川省信息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和同学们自己采集的一幅幅精美图片及一组组鲜活数据……,台上学生在侃侃而谈,台下前排评委们在认真记录,台下后排的同学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加油鼓劲,时而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等台上同学演讲结束,台下评委开始打分,然后主持人宣布:“去掉一个最高分9.8分,去掉一个最低分7.7分,最后得分9.0分。”记者日前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看到的这一生动场面,并不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精彩的比赛场景,而是学院里学生期末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现场。
  “主渠道”要畅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今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国内社会发展的新局势,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新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贴近”。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年轻学子们真正喜爱的一门课,真正有思想收获的一门课,这是国家级骨干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教师们多年来一直努力和积极探索的方向。
  近年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的教师们按照学院“以德为魂、以能为本、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追求“思政”课“教育人、感染人、吸引人”的教改目标。在“思政”课的改革中,他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在特色上做文章:
  一是改革教学过程,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块化,即教师固定专题、专题模块化、讲座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思政”课理论体系庞大而课时相对不足、理论教学难以深化、教师理论研究难以凝练和深入等问题和矛盾,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在一个学期结束时,学生们从原来一个教师教到底的方式变为学习四个模块,见到四位不同的老师。生化系2011级学生杨欢说:“这样的思政教学太新鲜了,一点都不感到枯燥,我们见到那么多老师,见识不同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再也没有原来的审美疲劳,上课有了更大的兴趣了。”
  二是在学习评价方面尝试创新,即考试方式采用过程式考试方式,成绩构成由平时学习加期末社会调查报告展示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5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纪律、课堂讨论发言情况、平时考勤等;期末成绩占50%:调查报告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成员5—10人,在确定调查报告选题之后,小组成员分别就报告所涉及的问卷起草、问卷发放、数据分析、报告起草、课件制作等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个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完成后,再将调查的基本情况和报告的基本内容做成幻灯片形式,推荐一名小组成员在班上演说展示。同时,每小组推荐一位评委和老师共同组成评委组,对学生的演示进行打分。评委们打分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后得到的平均分就是该小组所有成员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也就是记者刚才看到的生动场面。
  思政课入脑入心
  长期上“思政”课的苟冬梅老师说:“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成效非常明显,采取这一考核形式,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激活了他们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期末考试成了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2010级汽车班的李杰同学说:“原来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考试,以前考试是一张纸,一支笔,都是老师在打分,现在我们既是考生,又有机会当评委,自己给自己打分。把社会调查报告PPT展示作为期末考试,大家都很兴奋,我们小组的每个人都被调动起来了,既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又切实地了解了社会,拓展了我们的思维,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学了这门课最大的收获。”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也是考得最灵活、学习最有收获的课程之一。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刚对“思政”教研室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难题,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年轻学子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也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本报记者 危兆盖 通讯员 刘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