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18-05-29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湖南省信息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8〕10号)精神,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湖南区域经济特点及该院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创新性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该院学徒制始于1998年与云南今业、衡阳市苗圃等的合作,后与百林园林、一建园林、绿苑园林、岭南园林、丽芳园林、今业生态等紧密合作,开展了“师兄带师弟”模式;2005年开展“订单式”培养,2010年举办“订单班”培养,2012年开展对包括已毕业学生在内的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再提升。湖南日报分别以《踮起脚尖 点燃创业激情》《苦练内力 “拓”出新天地》《特色教学加服务地方经济》等为题对该院探索的师兄带师弟模式进行了报道。2016年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2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双主体”育人、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系列标准制定、师资互聘互用、运行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理清家底  创新“双主体”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不断深化融合,形成了“校友参与、以老带新、紧密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该院与绿苑园林联合创办了园林学院院刊《绿苑》,初步尝试企业育人与学校育人、园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与百林园林合作共建了生态绿化技术产业园,开启了“产学研推训”于一体的混合制办学试点。选定百林园林、一建园林、博通信息为试点合作单位,公司提供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岗位与园林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高度吻合。

    ——协同育人持续深入推进,创新了“学做交替、订单培养、双向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6月签订订单培养协议,2012年9月正式开办“岭南园林班”、“丽芳园艺班”,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订单班学生在第三学期末的12月至次年2月到企业完成约60天的学徒教学。

    ——实训资源内外共建共享,积极探索了混合制办学模式,实施了产教深度融合先行先试,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效果良好。已建成一园一厅六中心。一园。即生态绿化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以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特色专业群为试点,提取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特色专业群直接管理隶属部门——园林学院部分资产与上市企业广东百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原则,组建双方控股的生态绿化技术产业园,集教学、生产、科研、推广于一体,实行独立运营模式,完全实现公司化运作,实现教学化、生产化、景观化、生态化、社会化,达到共建、共享、共赢、共荣的目的。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首投资2800万元,已建成具有国赛标准的园林工程实训车间1300平方米、光伏智能观赏温室600平方米、花卉实训及生产智能温室2400平方米、花海约10000平方米、花卉苗木生产场地约10000平方米;二期在建项目投资1400万元,包括植物组织培养车间600平方米、炼苗车间800平方米、园林植物新品种引种驯化约12000平方米、林下经济及中草药种植场地约20000平方米,大学生“双创”中心600平方米。一厅。即园林展示厅。主要以展示学员学习、学徒实训过程中形成的作品为主。六中心。即基础技术、检验检测、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生产应用、森林体验等6个中心。中心契合现代学徒制工作要求,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全方位涵盖学生园林企业的所需要的能力要素,包含24个实训室及1个连接所有多媒体教室的视频会议系统,面积7100平方米,设备仪器2300多台套,总价值1400余万元,可训练专业单项技能200余项,专业技能10余项。

    另据统计,该院已建成实习实训基地达50家,其中与百林园林、一建园林和博通信息等建成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同时提供高度对接园林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带教岗位100人以上。

以点带面  实行招生招工一体化

    ——依托优质企业资源,构建学生学徒双重身份转换认同机制。学院近年与岭南园林、丽芳园林、百林园林、一建园林、博通信息等签订了园林技术及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协议,依托优质企业资源开办了“岭南园林班”、“丽芳园林班”、“博通测绘班”,进行校企联合招生。试点班的学员,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具有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确保三方协议职责分明,建立规范合理、三级监管、多元评价的管理制度。所有试点对象均有相关协议保障,一种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后,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再签订合同;另一种形式是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协议,两种形式的协议都在责权利方面进行了相关界定,基本做到了职责分明。

深度对接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创新了“学做交替、订单培养、双向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瞄准行业、融入产业、对接岗位”的专业调整机制,建立了企业人员占80%以上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共同制定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的“双主体”育人课程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岗位(群)及28个典型工作任务,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依据就业岗位对能力、知识、素质的需求,按照“4+4+3”的原则,构建了“岗位基本能力课程、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岗位拓展能力课程”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体系设定岗位分课程,制定分课程教学标准,标准既注重分课程之间、岗位之间的衔接,又充分考虑学校企业的主体作用,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考核要求。

    ——共同研制质量标准,将国家职业标准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中,引领省内园林行业的技术技能发展。在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建设中,与一建园林、先导园林共同开发《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基础上,与一建园林、楚韵园林、鑫茂园林等共同研制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包,《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包构建的研究》是我国首部高职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专著,专家认为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获2017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与今业生态、岭南园林等合作开发了省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题库》,与怡人园林、景鸿园林等合作开发了省级《园林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题库》。两项标准在湖南省专业技能考核中使用,促进了园林高职教育的规范化,引领了省内园林行业的技术技能发展。

    ——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初步构建了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角色转换的“双线并重、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机制。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主导培养基本素质和基本专业技能,企业主导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理论教学以学校为主,企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和企业的教学计划,定期指派专业技术人员给“试点班”学生授课,教学内容融入园林企业文化、园林行业规范、行业标准、职业素质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实训教学以企业为主,企业根据现代学徒制岗位和带徒计划安排学生到相应部门,由企业导师带教,以企业管理考核为主,学校导师不定期检查指导。

    ——共同管理培养过程,构建了校企双方过程巡视不断线的管理体系。校企双方共同组成教学管理小组,由各自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小组负责人,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工作。学院主要负责学生(学徒)在校期间的日常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企业主要负责学生(学徒)在企业带教期间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校企双方可不定期的巡视学生(学徒)在学校、企业的学习、工作情况,并给予考核。

    ——共同编撰特色教材,构建了“面向企业、对接产业”的教材建设与开发机制。与企业联手共同开发了多部企业特色明显的教材,并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如与一建园林、岭南园林等共同出版了《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与百林园林、一苇景观等共同出版了《园林工程材料》,与智多星软件、东方星园林、隽秀园林等共同出版了《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

先行先试  师资队伍互聘互用

    试行“双导师制”的制度管理,学院出台了《“双导师制”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保障师资质量。试行一对一的双导师制,出台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及管理办法(修订)》、《关于专业教师到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锻炼的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教师师傅双重职责。从企业聘用了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和企业导师,除定期不定期来校上课或开展讲座外,主要承担学徒期间的带教工作。企业也从学院聘请部分教师作为企业顾问或培训教师。对订单班学生落实了一对一的双导师及导师的双重职责。

服务社会  立足三农振兴农村

    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14个创新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带领学生(学徒)深入会同县等贫困山区开展针对性的创新服务项目。研推结合培鉴并举,探索了“立足三农、研推结合、培鉴并举”的社会服务体系。完成了国内首个《普通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规范》(DB43/T 1383—2018);主持国家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948”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重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认可;主持研制全省林业职业岗位标准3个;面向湖南省林业系统、园林建设行业等进行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年技术培训500人次以上;主持《衡阳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等社会服务项目50余项;与百林园林签约了《屋顶花园设计与植物选择研究》等8个横向创新研究项目。

理实结合  健全试点管理制度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实行以“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制。学院出台了《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修订)》,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建立监控评价制度,构建了学校企业双方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机制。校企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教学督查与质量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等原则,校企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工作。建立权益保障制度,出台了《学生入企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等文件,明确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权益。

    今后,该院将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拟实行“127”试点工程,即立足产业园这一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将产业园建设成为学生—学徒—员工的身份转换和企业员工技能提升的 “双螺旋”2 个中心;开展7个方面的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园林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以产业园为平台,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生-学徒-员工” 成功转化、“员工-培训学员(学生)-高级员工”的顺利转型,形成“双主体”、“双螺旋”育人长效机制。

    ——以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学生(学徒)全培养链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健全“学校-企业-二级院部-师傅”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以“七对接”为基本路径,成功实现招生与招工对接、学院学生(学徒)与企业员工对接、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接、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学徒)实习实训要求与岗位任职资格条件对接、教学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项目对接、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对接,形成现代园林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在此基础上,该院将紧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通过2-3年试点,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以“双主体”、“双螺旋”育人责任与培养成本分担为核心,以提升培养质量为重点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制机制,为现代学徒制提供成功范例,并示范推广,为湖南生态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联系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刘  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