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徐州经贸之路


发布时间:2018-05-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新华日报》2018年5月23日第四版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扎实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的徐州经贸之路,成为名闻遐迩的集高、中等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 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该校得到了真实验证和生动诠释。

据该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学勇研究员介绍,徐州经贸高职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自觉遵循职教人才培养规律,贯彻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能力为重、特色为宗”的办学理念,把握“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教师有特技、学生有特长”的发展要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每一次的前行脚步,皆铿锵有力,历历在目……

贴近产业转型,专业建设“问需产业”

“专业有特点”,贴近产业转型,这是徐州经贸高职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专业建设“问需产业”所作的探索。

学校科学制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按照“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原则,坚持“融入经济办职教、紧贴行业办专业”,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该校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一体”即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体,主要有会计、会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汽车营销与服务等专业;“两翼”即以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和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侧翼,其中电子信息技术类主要有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主要包括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展示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等专业。

该校“一体两翼”专业格局的构建,厘清了学校专业发展方向,适应了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切入和无缝对接。近年来,学校建成4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秀专业、4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和2个省级特色专业。2017年,该校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成为徐州市特需领办专业。学校还切合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专业群建设。2017年,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成为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2018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已成功申报为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建设,先后与江苏师范大学、三江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合作,举办了会计学、物流管理、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物流工程等5个专业“3+4”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确定中职与本科衔接的课程体系,在体系设计上贯彻了“分段教学,七年一贯”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2018年现代职教体系“3+4”试点项目转段通过率高达96.23%。近三年,学校先后获批开办展示艺术设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会计信息管理等五年制高职专业,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储备适合技术技能人才。

筑强实训平台,实践教学“沙场练兵”

“实训有平台”“沙场练兵”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该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探索。

该校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坚持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保证了教学设备与生产性设备同步更新。学校建立了商贸、管理、信息技术、机电工程和艺术设计五大实训基地、110个实训室,全面满足实践教学、职业资格考证、技能大赛、科研和社会培训等需要。

学校在前期两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2017年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成为徐州市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018年物流管理实训基地申报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目前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同时,学校在校外建立了100余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完善和企业生产元素的融入,真正把实践性教学转化为实践性生产,实现了实景训练、沙场练兵。

强化技能大赛,专业成长“华山论剑”

“教师有特技”,专业成长“华山论剑”的模式,是该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有效探索。

据了解,该校高度重视师生技能培养,注重以专业兴趣小组为抓手,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技术能手、技能强手。出台技能大赛奖励办法,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三级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创业创新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培养职教明星。每年5月为学校技能大赛月,多次承办省、市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和技能大赛。在校级技能大赛中,邀请徐工机械、景明设计公司、徐州奔驰汽车销售公司等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竞赛方案、全程参与竞赛评判,推动大赛内容与实践需求深度融合。“华山论剑”式的专业化成长培养路径,让师生专业技能在各类大赛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涌现出了一批技术能手和技能标兵。近年来,该校有3位教师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和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位教师分获江苏省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81篇论文在省级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2个人才培养典型案例在联院获奖。近年来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师生取得10金31银80铜优异成绩。连续多年组织师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277人次获得奖项。9位教师被授予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出彩职教人等荣誉称号,20余名学生获授创业明星称号。

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学生有特长”,该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是对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有效探索,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6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胆尝试。

开展“订单”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对人才需求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对学生共同培养、对口培养。学校先后与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道数据有限公司、太平洋集团、苏宁云商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订单”培养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实现学生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零距离”高质量就业。

设立“校中厂、厂中校”。“校中厂”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学生等,引入企业生产设备、项目、技术人员等资源,与学校设备、师资整合,构建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教学工厂”。厂校高度合一的模式,使其按学校要求组织教学和实训,按企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科研,实现“教学”和“生产”两个目标,真正达到“学中做,做中学”。比如,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学校建立了京东校园实训基地,徐州景明设计公司在学校设立了“工作室”,选派技术人员进行实践教学和指导项目设计。“厂中校”是由企业提供学习、工作、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学校提供学生、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如学校与中矿微星、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合作建立了“厂中校”。“校中厂、厂中校”合作模式,实现了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熏陶,专业技能得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推进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2015年,学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徐州景明设计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6年,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又分别与江苏潍重集团、华道信息处理有限公司、立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徐州格雷软件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同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徐州景明设计公司、江苏潍重集团、华道信息处理有限公司被授予“徐州市校企合作示范企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被2018年第二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作为典型案例刊登,并应邀在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总结会上作经验介绍,同时荣获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案例一等奖。

开展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途径。学校于2015年牵头成立了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徐州商贸职教集团,深化政校行企密切合作,推动地方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

优化教改路径,内涵发展“居高声远”

“教改有路径”——在培养路径、课改和教学诊改等方面,该校对“居高声远”的内涵发展作了有效探索。

创新培养路径。该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构建以“工学交替”为支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一体,能财会商”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专业构建“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工作室+工地”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构建“无缝对接、多证融通、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课程改革。该校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组织教师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教学设计课改措施,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建有《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财务会计实务》《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省级精品课程3门,《物流设施设备》《基础会计》《动画短片制作》等校级精品课程16门。骨干专业建成了27个仿真教学平台,搭建了215门课程教学空间。

实施名师工程。一所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决定着其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小。该校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技能培养,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9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0%,拥有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省“333工程”科技带头人8人,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2人,省教科研中心组成员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8人,建成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3个优秀教学团队。

实施教学诊改。该校成立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和五个工作组,按照“理顺关系、制定标准、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促进发展”的诊改工作要求,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方面开展常态化自主诊断、自我改进;按照顶层设计、转变观念、自我诊改、质量报告、形成常态五大步骤纵深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实现办学质量循环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在徐州经贸高职校的创新发展上,同样得到充分体现。该校新理念引领新实践,新产业催生新专业,新举措促进新发展的典型做法,有效探索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有效解决了徐州本地乃至江苏省内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学校连续多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