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一颗“匠心”:“变与不变”的时代考题


发布时间:2018-05-1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

  被视为职业教育“高考”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迄今已走进第11个年头,很多细节正在传递出一个信息:这个技能高手比武过招的擂台,早已超越一场赛事本身,已经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今年大赛期间,一场以“匠心与创新”为主题的论坛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更像是抛出了一个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变与不变”的时代考题。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亟须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这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讲求专注与坚持的工匠精神,也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场论坛吸引了近100名企业家、教育专家、大国工匠以及师生共聚一堂、对话碰撞,也折射出当下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思考:新时代,职业教育到底需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专注和坚持:打造出最强大的东西

  天津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装配工崔蕴来了。他说,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自己只做了一件事——火箭装配。

  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磨练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崔蕴本人就是“大国工匠”最具象的体现。他眼中的匠心,是对事业的热爱、有精湛的技术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要真正爱它,才能把它干好!”崔蕴谈起自己的初心,正是对火箭导弹的痴迷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二十世纪80年代刚参加工作时,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干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说法,崔蕴回忆,“当时一同入职的人里一半左右都跳槽走了”。而他,则在这里扎下了根。几十年来,他在车间的所有岗位都工作过,从操作、到技术,再到管理,无不精通。

  崔蕴把火箭总装测试比做“千人万人一杆枪”,任何一个岗位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火箭组装或发射失败,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的要求是,万无一失”。为了整个团队努力的成果,崔蕴不止一次不惜拼上性命。

  霍尼韦尔集团北方总经理陈杰把崔蕴的坚持,看作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品质”,他讲了一个霍尼韦尔的例子,“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有150~160人专注做技术,20多年来,就做了一个东西——物联网框架平台。现在全球顶尖企业都在用这个平台。”他认为,专注和坚持,才能打造出最强大的东西。

  螺丝钉精神:产品有灵魂,器物会说话

  天津滨海新区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坤说,中国已经走过了经济短缺的时期,如今正处在从高速向高质量的转型升级期,面临劳动力成本增加、环保升级的各方面压力,实体经济到底该如何破冰和突围?

  他认为,在这个时期,人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就是螺丝钉精神。”

  他经营的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传统加工制造企业,产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有意思的是,这家企业里却没有一个销售人员。

  “我的每一个用户,就是我最好的销售员。”李坤信奉一句话,“产品有灵魂、器物会说话。”他认为,冲动和浮躁是做产品的大忌,生产企业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提升工艺水平,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靠的就是员工的螺丝钉精神。”

  他认为,眼下社会上有一种浮躁的心态,“为了创新而创新,其实创新应该首先源于‘匠心’。”

  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少华认为,工匠精神首先要有为社会作贡献的价值观;二是创新精神;三是有持续的学习精神,“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不服输的劲头。”他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实战能力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我理解工匠精神,就是熟能生巧。”爱码信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进认为,正如当下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方向,培养与之匹配的人才,不仅要能用好,也要创新,“比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装机器人,还要能改造它的功能”。

  陈杰认为,工匠精神,除了能耐得住寂寞,还要能与时俱进。“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技术的巨大变革,如果不保持时刻学习、只固守原有的本领,无论你掌握得再好,也会被时代淘汰。”他同时提醒,在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光想着“巧”办法,“必须是厚积才能薄发,光想着投机取巧,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校企协同育人: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习惯

  如何把工匠精神培养成人才发展的内驱动力,如何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让技能人才更有获得感,这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秦少华认为,每一个人的理想、意愿和奋斗,都来自两点——需求和尊重,“如果社会尊重这个价值观,这个人肯定会受其影响。”他举例说,西门子与产品相关的工程师必须每天在生产线上,“员工有没有博士或是硕士学历,对公司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是以企业需求对组织和人员进行培养。”

  “匠心的培养需要环境,一方面社会要提倡,一方面要给人才相应待遇。”秦少华说,正如西门子有内部培训系统,很多没有上过大学的工人,边工作边实践,也能获得很高的社会评价和薪酬待遇。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晓刚见过一位58岁的德国专家,他18岁就进入公司当学徒,一干就是40年,“他对自己部门的所有设备了如指掌,可以光靠听就能发现问题,快速排除故障。”据他所说,企业的工艺改进、效率提升,都是像他这样的一线工作人员做出来的。

  如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周晓刚的答案是从细节和环境入手。他说,在德国企业,任何物品都划定区域摆放、所有岗位都有流程和规范,“要做成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

  本土企业家李坤认为,让员工变被动为主动,需要制度的合理安排,“制度与人性的适配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他认为,要通过改革薪酬分配、人才评价等机制,让员工有被认同感,主动和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陈宽做了30年的教师,他谈到一个尴尬的现状:中国有着全世界一流的职业学校,可却没能培养出一流的产业工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职业教育往往是教育部门一头热,企业参与不多,“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问题。”

  “工匠精神需要校企共同培养。”陈宽认为,企业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同时肩负起社会责任,在育人上,学校和企业应各司其职,协同育人,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大国工匠。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14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