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苛刻要求,只为打磨“高标准产品”


发布时间:2017-06-0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6日12版

“如果你用过好的产品,再用稍差一些的产品你就会不习惯。同样,如果你做出过一次高标准的产品,后面做的产品标准都不会低。”曹利,广东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国家一级工业设计师,他用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投入产品设计工作,只为打磨“高标准产品”。2013年曹利参与设计的一款吸尘器产品就获得了“德国IF产品组设计大奖”。他设计的产品有多受欢迎?市场和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05年,曹利设计的小家电产品五合一系列,仅一张订单就卖出300多万台,销售额近亿元人民币。

    要做精,就必须反复推敲打磨,做到极致

    在中山职院曹利工作室的陈列柜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产品:电饭锅、熨斗、吸尘器……一旁的工作台上,曹利正在设计他的新型水果搅拌机。这里还有他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制作环节上忙碌着。

    “你认为自己具有匠心吗?”拿着马克笔为设计稿上色的曹利听到记者的问话愣了一下,实诚地问:“你指的是哪个jiàng?”恍然大悟后,曹利哈哈大笑,但仍对自己作出如此评价:“我是有点‘犟’。”

    2003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曹利先后在东菱集团、美的集团等企业担任设计项目负责人,还曾与贸易公司合作创业。直到2015年,曹利突然固执地离开企业,从设计界知名的年轻设计师转而“退隐”为高校普通教师,如此“返璞归真”令人不解。可任由大家如何劝说,曹利都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

    “做设计不能一味往里钻,应该停下来看看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在企业里面是停不下来的,但在学校能有我独立思考的一个平台。”当中山职院向他伸出“橄榄枝”时,曹利爽快地接下了,他觉得中山职院扎根地方产业需求办学的顶层设计十分接地气,也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如今,时不时还会有企业高薪诱他“跳槽”,曹利说:“都被我婉言拒绝了。”

    有人说他太固执,有人说他太傻,连曹利也觉得自己是有那么点“犟”。然而,此“犟”与彼“匠”,不仅读音同,本质也相通。因为这点“犟”,不设计出满意的作品,他就不会停歇。几十、上百个设计方案最后只取其一,对曹利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要做精,就必须反复推敲打磨,做到极致”。

    一个执着设计、专注创造、渴求思考的人,世上的名利喧嚣于他而言都不太重要,曹利的内心只愿安静地守护一名匠人的梦想,“专注地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真正的好产品,是需要为客户量身定制的

    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到底什么才是“好产品”?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艺创新,其中的关键是以客户为中心,曹利对此有着深刻认识。

    “在产品设计中,功能、形态、工艺都是最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它能带给使用者美好的体验。”曹利以微波炉为例进一步解释说,当前一味追求新科技而采用触控式面板,用户的体验并不一定就比旋钮式面板直接、可靠。相比之下,旋钮式面板使用方便、指示性强,让用户感觉稳定踏实,更有安全感。曹利说:“真正的好产品,是需要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真正的好医生不会乱收费,真正能办好事情的人不会绕弯子,真正好的设计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不增加用户额外的经济负担和不必要的误导。”

    曹利设计的那款获得IF大奖的吸尘器,市场价也仅是千元左右。尽管价格并不贵,但要制作一款好产品还是要耗费4至6个月的时间,从想法产生、构思草图、建模、实施方案、打样、验证、优化、上生产线,曹利全程跟进,“当是自己儿子一样”。像曹利手上的这张新型水果搅拌机设计稿,在经过几十遍调整后,现在终于进入了上色阶段,针管笔、马克笔、彩铅、水溶性色粉等轮番上阵,他都用得“行云流水”。手绘稿要待上色完毕,方可导入电脑进行三维绘制,而在电脑上还要经历几十、上百遍的打磨,待调整到最完美的状态才能输出。

    当匠人把事情做到极致,会有一种虔诚感,可以为他们所做的产品赋予情感和温度,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曹利是这样的匠人,他的作品总会替他说话。

    虽不能站在领奖台上,但要知道领奖台在哪里

    培养人才就如同在制造产品,如何在“一张白纸”上反复刻画,并使之成为千雕万琢后的“好产品”,对师者来说就是挑战。曹利工作室以项目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他的学生们则主动参与到设计的全过程,因此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在实践中得以迅速提升。

    2014级灯具(2)班学生江丽秋虽然还没毕业,但曾获得全国大学生优秀设计作品铜奖的她收到了6家单位的实习邀请,综合考虑之后,她选择了深圳设计产业园区内的一家产品策划公司。“实习以后才发现,老师以前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太有必要了。”江丽秋说,得益于曹老师的“严苛”教导,单位里同期实习的5人中,唯有她与企业的工作模式和要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曹利对学生的培养,和他一定要做“高标准产品”的理念如出一辙。曹利说:“我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近乎苛刻,但我必须让他们看到前方的目标,要追着目标奔跑,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不会差。”所以他带着学生设计产品时,造型的优化阶段可能会进行上百遍调整,设计方案一个月改20多次十分正常。“每天零点之前,学生几乎与我没有断过沟通。”

    高密度、高频率的指导和高标准严要求,让学生快速成长。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中,曹利带领学生夺得一等奖。本有机会携省赛一等奖的成绩领取国赛入场券,却碰上当年该赛项国赛停赛。无缘国赛十分可惜,但曹利淡然处之,并对学生们说“不是每个时候都能站在领奖台上,但你要知道领奖台在哪里”,话语中充满自信,如此做人做事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人无技巧高低之分,但有境界优劣之辨。作为“教书匠”,学生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最能看出匠人的门道。“好的产品是需要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所以,曹利希望培养学生具有服务时代和社会的能力,无论是技艺还是品性。

    他本身是一名“工匠”,而他还要将学生培养为新一代“工匠”。匠人源源不绝,匠心生生不息。(通讯员 李思玲 记者 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