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创”引领,迈向“高职高原上的高峰”


发布时间:2017-02-0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05日 版

关注高职优质校建设10: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描绘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蓝图。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与“十三五”规划相结合,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双创型”技术技能人才,力争到2020年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

“双创”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学院将“双创”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以传承创新“敬业乐群”校训文化为主导,以建设优良校风为抓手,逐步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

  通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积极打造体现学院特色的师生精神文化。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形成具有高职特点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文化。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形成具有统一主题的校园文化景观,提升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加强以“敬业乐群”校训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科创社团活动,不断培育师生行为文化。深入企业调研专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因素转变为专业文化元素,在教学互动中融入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

“双创”人才培养彰显特色

  学院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动力、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在强化内涵、做优品牌、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力争将学校打造成为“高职高原上的高峰”。

  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围绕“一流学生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创优”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完善精英人才常态化选拔和培育机制,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的常规建制,设立“创新精英班”“创业先锋班”等,开展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每年不少于200人。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搭建多种“众创空间”,开展普惠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创氛围。加强创新创业类社团的指导,优化指导教师的考评体系,完善学生创新发明和专利转化奖励办法。

  打造教练型师资队伍。积极打造“明师德、乐教学、懂行业、能科研、精技能、通市场”的教练型师资队伍。依托高素质提升、高水平发展、高技能培训、高质量监控和高层次交流等五大平台,实施“师德工程”“高智工程”“双高工程”“质量工程”“国际化人才工程”等五大工程,优化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目前,学院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5%,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90%,专任教师中具有3个月及以上国(境)外留学和研修经历的达20%。

  优化一流品牌专业布局。形成“一流专业引领、特色专业带动、试点专业促进、其他专业联动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完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100%的专业对应江苏省两大支柱产业,40%左右的专业对应江苏“十三五”十大新兴战略产业。深入实施“2468”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即建成2个国际水准、4个特色新兴、6个全国一流和8个全省一流专业。发挥一流专业的示范效应,促进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为主干,航空、轨道交通、汽车等专业为特色,计算机、艺术设计、人文社科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

  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化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初步实现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师生主角、专业载体、平台支撑、项目牵引”的国际化工作机制。引入国际通用资格证书,引入优秀课程资源和教学标准。推进专业团队海外研修,发展基于学分互认、文凭互授的校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拓展留学生招生,打造“留学南工院”品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行指委开展境外办学。

“双创”平台助推质量升级

学院以打造“双创”实践平台为重点,以提升科技服务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平台为支撑,以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平台为保障,通过平台协同发力,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牵头建好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积极发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优势资源,引领带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塑造一批创新创业典型,推动一批科创成果转化,为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保障。依托创业模拟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探索建立学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合作的“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深化科技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优势,打造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依托“风力发电”等三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推进“政校企行所”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打造技术创新载体。围绕南京市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战略,建设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加强全国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江苏机电职教集团建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升级数字化校园平台。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建立完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从“应用管理信息化”向“应用服务信息化”的转变。升级现有应用系统,打通各个平台间的信息孤岛,形成信息门户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形成全校的“数据中心”,实现即时抽取目标数据,自动进行数据有效性检验和分析,及时掌握学校人才培养的状态。

  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平台。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拓展质量监控平台的功能,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开放性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合理运用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结果,推进办学质量整体提升。健全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进一步提高年度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对比性和可读性,接受社会的监督。

(作者孙爱武,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