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需明确自身职教属性


发布时间:2016-06-0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全国许多地方的普通高校不再安常守故,而是认真自省,从办学实际出发,逐步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应用技术大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校,而是典型的高职院校。突出体现为:办学模式强化校企合作、甚至“前校后厂”;课程设置注重实训,实践教学纵贯始终;“双师型”教师至少要达到一半以上,并将逐步提高;招生要为优秀中职生预留一定名额,至少要达到总招生数量的15%,以后将逐年增加。

    在“普高职低”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让新转型的应用技术大学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勇于承认自身的职业教育属性和办学定位,心无旁骛地培养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笔者以为,应着眼于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普通高校转型为具有职业教育属性的应用技术大学,欣逢各项优惠政策出台。然而,迄今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尚无教育部直属大学,更无985、211工程大学的名分,绝大部分归属各省(市、区)教育厅(局)主管,少部分则属于地级市的教育局主管。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的善政如何落实到具体的高职院校,需要高层进行检查监督。同时,各地教育厅(局)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政策的基础上,应该积极主动加大投入。毕竟,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更为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持,整个培养过程所需的师资、经费、设备等各项投入远高于普通高校。尤其是实力雄厚的省市,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应该更大,这既是对高职院校多年来资金短缺的弥补,也是认真落实中央政策的应然举措。

    诚如此,高职院校不但将有充足的经费强化实训,而且“栽好梧桐树,能引凤凰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一定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专家加盟,从而大大缓解师资队伍“积弱”的被动局面。新近转型的应用技术大学更是借此东风,全力加快发展步伐。

    其二,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普通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并非“换汤不换药”地改换名称,而是自外而内全面转型。这种脱胎换骨式转型的基础和关键则是专业结构的系统调整。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专业设置便是此类培养范式的集中体现。故此,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首先要从调整专业结构入手,从既往的学科导向型转变为专业导向型,从课程设置的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重实训、减少理论传授,从传统的学术人才培养转变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也就是说,以专业结构调整为纽带,实现全方位的彻底转型。

    当然,普通高校的办学惯性决定了转动专业设置的“阀门”确非易事。惟其如此,才更要先啃这块硬骨头。只有专业结构调整到职业教育的轨道,转型才算初步告捷。当然,支撑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师资队伍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其三,提高“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如果说专业结构调整是“普转职”的关键步骤,那么,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则是保障。实现这种转变,一是要靠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政策引领,即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全体教师至少掌握一门专业实践技能。可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教师“脱产”到企业蹲点学习一段时期,或者针对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自觉自愿到相关企业“求取真经”;二是要通过利益分配倾斜,引导教师主动深入企业开展研习。凡是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且成效显著的教师,可在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职称晋升、提干、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和优先考虑,尤其是对于中青年教师的职称晋升,该项措施更应起到“一票否决”的决定性作用;三是改变既有人才引进模式,不再“唯高学历是举”,不仅要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也要从企业引进或聘用一批学历稍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充实教师队伍。

    其四,提升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普转职”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办学水平是否真正提高的测量器。职业技术人才与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人才区别较大,前者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精通该专业的操作技术,较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开发需要,具有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随着从业经验日益丰富,他们的技术创造和革新能力显著增强。培养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应用技术大学得以屹立于高职教育领域的“投名状”。

    反之,如果应用技术大学只是力避当下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而暂时厕身高职领域,实则“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别的不论,所培养的人才便让其“原形毕露”。

    普通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既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充分说明这类高校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些办学实力较强的普通高校或许在转型的初始阶段有一个较长的蝶变痛苦期,然而,只要脚踏实地迈好每一步,它们必将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新兴力量,是未来“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职业技术人才“孵化器”。

    (作者:胡解旺系广东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