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学生手稳多了”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国际挑战赛观察


发布时间:2016-05-13 浏览量:

    老远看到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国际挑战赛的总裁判长杜东,天津日报的一位记者笑呵呵地过来握手寒暄,“我看今年中国学生手稳多了”,已经连续两年担任裁判长的杜东去年就接受过这位记者采访。

    这句话勾起了杜东一年前的记忆,在同样的场地上,中国队曾战胜了来自职业教育强国的德国队。当中国选手在欢呼庆祝时,他再次检查了两个国家的比赛作品,一条流水线,并没有组装完成,但组装完成的部分,精密犹如艺术品,出自德国队之手;另一条由中国学生搭建的生产线,虽然勉强完成,但接线却扔了一地,工作台相对比较凌乱。

究竟谁赢了比赛?

    “赢了吗?”比赛后,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杜东:表面上,中国代表队赢了比赛,但实际上是“连滚带爬”赢的。

    尽管输了比赛,杜东在德国队员脸上看到的却是坦然,“他们在比赛中的操作就是以后他们在工作中的操作,相比于比赛的成绩,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每一项操作是否符合要求。企业不会在意你得了多少分,而是在意这条流水线能否运转良好”。

    在杜东看来,中国队输在了4个字:“工匠精神”。

    “我们的队员过于浮躁,为了完成比赛要求,牺牲了职业操作的规范。”杜东举了个例子,“就算关上灯,德国选手伸手一摸就能摸到想要的工具。但中国选手开着灯,很多工具还要翻找半天才能找到。”

    去年的一次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之旅,让杜东对这种工匠精神的认识更加深入。“他们将更多真实的工作情景带入课堂和实训之中,技能大赛不仅是‘争先恐后’的比赛,更是查缺补漏的自检。”

比赛重要,兴趣也重要

    11点刚过,与中国队一墙之隔,泰国一队的选手韩世超用镊子将导线精准地压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的接口处。警戒线外,一位中国老师焦急地注视着赛场上选手的一举一动。这位中国老师叫白雪,来自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泰国一队和泰国二队的4名学生都来自白雪的泰国留学生班。

    据白雪介绍,这4名学生分别来自泰国耶梭通和曼谷的两所中职。初来中国时,他们不仅要克服两国职业教育的巨大差距,还要克服语言障碍。

    “当时决定让他们参赛时,费了不少周折,第一个就是语言关。”白雪一开始用前几届大赛的题目进行训练,读不懂中文,他们就把题目一点点翻译成英文进行理解;实训时间跟不上,他们就加班加点,白班夜班轮换着去实训实验室进行训练,训练量是中国学生的两倍。

    尽管条件不好,泰国学生依然热情满满,将这7台设备全面拆装调试,重新服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了,白雪发现了泰国学生身上的宝贵优点,“细致,探求欲强”。

    她告诉记者一个细节,实训室里,直流电机是消耗品,中国学生全部心思都放在比赛中,电机经常用坏了自然而然去换新的。泰国学生将几个坏的拆开,重新组装出了一个新电机。“他们是真心喜欢这个专业,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就进入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一起做实验,对于他们来说,比赛重要,兴趣也重要。”

    今天下午,比赛成绩公布,这两支以兴趣为导向的参赛队伍分别斩获了大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

用大赛来指导教学

    “看到那一闪一闪的指示灯了吗?”白雪指着感应器向记者解释,“这些能够识别电讯号的感应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

    这套设备安装编程完成后,要自动完成20多个动作,而这项比赛最难的地方就在于20多个动作要协调有序地完成。杜东说:“就像10个手指头弹钢琴一样,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则,灵活协调地按下去,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去年比赛的时候,杜东就发现有的队伍虽然动作完成了,但是协调性很差,在实际的企业环境中,这是非常致命的。

    去年比赛后,身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教师的他,就将比赛中发现的问题嵌入到课堂教学中。他认为,大赛的意义不是掐尖,而是用大赛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杜东说:“大赛是个标杆,但并不是用来测量精英,而是要按照国赛的标准去培养学生,随便抽出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国赛的水准,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我看今年中国学生手稳多了。”这是杜东开赛以来听到的最让他开心的一句话。(中国教育报 本报天津5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