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专业实践实训课程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发布时间:2014-12-2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浙江省信息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专业岗位,成为一个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人才,是每个高职教学专业改革的重点,也是每个专业教师的孜孜追求。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根据学院职业技能教学与建筑人文教育相融合,顶岗就业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相融合;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相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境教学相对接;培养学生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顶岗能力的校企融合、育人为本的“233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建设类专业存在建筑产品体积大、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以及不可重复性等实际情况,对专业实践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难以有效进行,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改革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实战技能

1、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根据233”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突出“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结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教学特点,整合课程体系。如建筑工程系,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职业标准、企业用人标准和浙江省建筑业地域特色,按照建筑工程技术岗位群能力要求,对建筑构造、建筑制图、施工图识读、图纸会审模拟等多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构。打造了“施工图识读、高层建筑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项目管理和工程资料管理”等4门综合实务训练课程,突出施工员岗位群核心技能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根据培养学生造价员岗位与可迁徙发展的经济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将课程整合为工程定额、工程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工程经济评价与控制四大模块课程,按照知识接受的螺旋递进思维规律,加强学生在编制概(预)算书、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和编制工程结算书等工作岗位过程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2、按照工程项目要求,开发实务训练教材

学院各专业按照“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境教学相对接”的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实际程整合情况,与知名企业合作合作开发了系列模拟实务训练的教材。如建筑工程系和浙江建工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浙江江南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一个完整的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凝炼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组织开发了《施工图识读实务模拟》、《施工管理实务模拟》等教材。经济管理系按照造价员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浙江省工程造价管理站、浙江同方会计事务所、浙江五洲项目管理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了《定额测编实务》、《工程计价》、《招投标模拟》等实务训练教材。

学院教师还参与《事故对策技术手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使用手册》、《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台账》、《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标准化图例》等行业和企业的标准、规范、实(使)用手册以及规程、指南等的编写。

这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实务教材已由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被全国多家高职院校使用,在建设类高职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也被省多家建筑企业作为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教材。批综合实务训练系列教材以及行业和企业的标准、规范、实(使)用手册以及规程、指南等的编写,变了以往教材理论性强,操作指导性差的弊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仿真教学软件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和学生学习思维与方法,联合行业企业,开发了多套仿真教学软件。如建筑工程系以识图能力培养为核心,精心撷取三百多个涵盖各类建筑功能及各种结构形式的真实工程典型案例,首创识图仿真软件。该软件提供知识链接,搭建起自主学习平台,实践了“做中教、做中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将“教授知识”真正转变为“学习技术”,实现了学生从基本识读能力→综合自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建筑装饰与艺术系根据室内装饰工作岗位特点,模拟真实的室内装饰实训环境,完成基础设计实训、装饰材料选择与替换实训、不同部位的施工工艺实训以及计量计价实训等,通过课内题目测试、基于视频点播平台的视频考核及在线考试,可完成综合考核,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装饰仿真软件。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与深圳松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在电脑上做真实训练一样仿真操作实训内容,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包括教学视频、资料、图集、动画等资源的3D仿真实训系统。该系统采用3D技术、动漫技术、Flash、影视技术等手段,将枯燥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兴趣盎然的动画、视频等来展现;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实训室或工程现场,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带来最真实的体验,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摄像机接线项目中,摄像机的插头与硬盘录像机的接口连接正确,它们之间就会有连接线出现,让学生在游戏的体验中学到知识。

采用动画显示,图、文、声并茂的仿真教学软件,给传统的职业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仿真教学软件真正实现了能力评价标准化、教学设计系统化、工程案例真实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员学习自主化,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建筑工程系陆续推出高职版、中职版、企业版识图仿真软件,用户已经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份,70多所职业院校购买使用

、完善实训基地,创设真实岗位环境

高职专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要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书本知识与动手能力脱节的局面,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改革以外,必须对实践实训基地从管理到布局设施等内容彻底进行改造和完善,按照真实工程项目的仿真模拟综合实务训练要求,建立一个使学生进行岗位模拟体验、真正符合高等职业教学需要的、同真实工作岗位环境相匹配的专业技能训练操作场所。

1、开放实验实训教学基地,适应实训课程改革需求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适应专业课程实践实训教学,对实践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改造。增添了新的实训大楼,目前学院实训实验室总建筑面积四万四千多平米。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训要求,结合专业课程实践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对原有实验实训室按功能和教学需求进行统一整合。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技能训练培养要求,与加拿大木业协会等发达国家的3个建筑业行业协会14家国际知名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共建有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建筑电气与环境技术实训中心、建筑设计与艺术实训中心、建筑经济管理实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等五个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实训中心。各类实验实训室70余个,开设有130多个实验实训项目。同时,淘汰一些落后的实训实验设备,引入像德国墙体抹灰自动喷浆机 BMSR智能楼宇设备管理系统等多种国际领先技术的先进设备,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实验实训技术含量。

学院根据专业课程实践实训教学需求,一切围绕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出发,将实践实训场地建成智能化实训场地。设置智能导览、团队讲解、增设自主语音讲解二维码标识、智能考勤、视频监控等综合智能系统,学生凭校园一卡通进入,实现自主自助学习。首创了全国唯一一个高职建筑类多功能、全开放、自助式的智能实训基地,实现智能化的全方位开放的教学实践实训基地。

同时学院加强对实验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开设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动态教学管理。如楼宇智能专业,开设了全国唯一的网络化、数字化视频监控教学平台,利用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学生通过无线网络访问服务器上的教学资源库,在工位上自主学习;教师利用监控平台,全面及时掌握整个实训过程;利用自动巡回指导功能,实现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实训过程全记录、实训项目自动考核等;利用无线对讲装置,使师生及时沟通信息以及报备、更换损坏的设备缺失的材料等。

2整合校企合作实训资源,推进紧密型基地的共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改革完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的同时,充分依靠“建设行业促进学院发展理事会”和建设行业职教集团完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学院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天安装公司、商达环保公司杭州植物园、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伟星地热实训室”、“给排水实训室”、“中天电焊车间”和“污水治理云管理平台实训室”等“厂中校”和“校中厂”,实现校企之间的物质资源共享、智力资源互补,实现“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一体化

学院还充分利用跨国校企合作资源优势,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理念,与德国吉博力房屋卫生设备有限公司、瑞士喜利得公司、德国堡密特公司、德国伊通公司、德国BMSR等国际企业合作建设了“节能样板楼”、“吉博力同层排水实训中心”、“外墙外保温基地”、“喜利得紧固技术培训中心”等实训基地,形成了以伊通节能楼、国际新技术合作展厅和二星级绿色建筑培训大楼三大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展示区为引导,以中外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为龙头,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为核心的共享型综合实训基地。

学院目前与省内外知名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352个,其中集产研合作、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为一体的紧密型实训基地50个这些实践实训基地,模拟实训实验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现实场景,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与工程实境脱节的弊病,实现课堂知识传授与工地现场教学有机融合对接,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提升提供了保证。

3、依托现代的数字化技术,丰富实践实训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单靠校内或校外的实验实训场地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丰富实践实训教学资源,满足专业课程的的实践实训教学需需求,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学院建筑工程系采用虚拟信息技术,研发仿真施工管理平台,实现真实岗位体验。他们依据专业的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岗位职责,模拟工地现场真实场景和操作流程,系统研发了仿真施工管理平台。通过操作虚拟人物,以岗位角色接受“项目经理”下达的任务,模拟工程进度和工作面操作,实时切换角色完成全过程施工管理,让各类岗位的真实体验贯穿实训。通过数据库技术监控实训轨迹,实现自动考核、自动分析的智能化教学管理。

建筑园林专业以校园园林实训基地、杭州植物园的植物为标本,开发虚拟植物园他们将校园内的230多种植物标本通过二维码技术挂牌定位,采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实现虚拟植物园和真实场景的无缝对接。丰富的数据库包含了植物的科属、识别特征、生态习性、适应地区、种植技术等,学生可以自主进入虚拟植物园进行植物认知训练。

楼宇智能化专业建的“楼宇智能化专业现代化教学资源库”软件中设置了工程项目库、工程设备库、工程工具库、工程附材库、系统原图库、规范图集库等教学资源有图片、3D仿真模型、工程案例、图集、课件、教案等大量素材,内容涵盖了消防、安全技术防范、建筑设备监控等系统的最新技术、规范和主流产品,以3D互动的仿真文件展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教学内容要被学生接受,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抓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建设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大力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管理,提升教师执教服务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关键是教师。一个只能纸上谈兵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操作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的,要加强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学院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始终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三年来,学院充分利用建设类行业协会合作办学的优势,安排了数百名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方式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兼挂职。同时在省内知名行业企业分别建立了融工作研修、科技开发、技术培训和实践教学等一体的访问工程师流动站,通过接受行业最新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行业企业来增强教师的执教能力。目前校内专任教师双师数占专任教师比例94.42 %,其中有77名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国家级注册师执业资格。

三年来,学院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14个,其中省级研发中心2个、市级研发中心3个;与行业协会、企业单位联合编写工法30部,其中省级以上工法6;与企合作完成省部级研发项目19项,应用技术专项课题22项,其中推广应用和有利于产业化提升的项目10项,累计到款金额超过500万;完成了其他各类应用技术服务项目200余项,合作项目到款经费超过1500万。学院建筑工程系和广州中望龙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系统”,是一套具有独创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建筑工程识图仿真软件,推出不到半年就被全国20多个省70余所职业院校采用,产品销售额已达370万,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近5000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教师通过行业挂职、企业实践和访问工程师流动站等培训实践活动,了解了行业企业一线的最新政策和需求,掌握了行业企业一线的最新技术与工艺,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改变了原来课堂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弊端,明显提升了实践实训的执教水平和社会服务服务能力。

2、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引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浙江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与浙江省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立建设有限公司等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引入遍布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在建的土建和市政等项目的视频资源,实现了施工现场远程教学。专任教师实时切换工程现场、典型部位,兼职教师在线讲解工作面上的具体操作,专兼教师、学生实现双向语音互动式教学,打破了以前教师单一的课堂书本教授模式,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现场施工技术知识。

如工程造价专业的招标实训课程,就采用招投标现场直播,实现一体化教学。指导教师通过互联网与省市招投标中心对接,引入现场视频系统,进行招投标现场直播,实时观看真实工程开标、交易流程等,感知现场实况,熟悉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实现一体化教学。

学院在与国内著名企业合作的同时还和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3个建筑业行业协会、14家国际知名行业企业在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绿色节能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现代化、新概念建筑等方面进行合作,建立储备视频资源库,按照教学需求随时调用,形成长效机制,打造魅力空中课堂。 

3、依托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实施教师辅导式的教学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将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与技能竞赛相结合,采用教师辅导,学生自学、自练和合作互助为主的任务驱动式的实训课程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结合《结构模型制作》、《识图能力训练》等课程的实训内容和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规则,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能承受一定的水平风荷载的“单立柱户外广告牌模型”。学生们自由组合成3人小组,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原因——教师点拨——提出改进方向的过程,明确下一阶段的任务——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优化结构,共同来完成这项任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分析、设计、协作和创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实训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增强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在参加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获得了特等奖,成为第一所获得省级结构竞赛特等奖的高职院校。同年,作为全国唯一有资格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高职队,在与清华、浙大、同济等95所本科学校同场竞技中,获得全国二等奖、总成绩排名17的好成绩,得到组委会的极高评价。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以学院每年开展的“鲁班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与“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2个赛项作平台,以培养大赛参赛学生为依托,组织多个由学生自主管理,老师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的职业技能训练团队。不同的团队针对每项大赛竞赛要求,每学期开展一期技能培训,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专业专项技术培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为技能大赛培养梯队。2014年举行的“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学生结合所学到相关专业知识和平时培训积累的技术能力,创作体现建筑节能先进技术的参赛作品《光纤太阳灯的研制》,获大赛总决赛特等奖。

学院通过实践实训课程改革,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在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上半年,共获省级以上奖项278项。其中国家特等奖、一等奖共33项;省级特等奖、一等奖74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得到行业企业的一致好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4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学院2010届毕业生三年后收入为6313元,其中“有14.9%的人收入集中在9000元以上区间段”。2014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有260多家企业来学院招聘3000个岗位,学生就业率达到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