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伟,国赛冠军立志当学生欢迎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4-01-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本报记者 王晨 通讯员 乌晓雷 《 中国青年报 》

    明亮的教室、嗡嗡作响的机床、高精度的零件、成堆的钢材……这是赵宏伟每天工作的地方,也是他最热爱的地方。

    获得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车工组的冠军之后,赵宏伟破格留校任教,成了辽宁省辽阳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

    赵宏伟来自内蒙古一个偏僻的农村,小时候随父母和妹妹来辽阳打工,生活条件不好,在上学的时候还要多拿好几百元的借读费,初三的时候,赵宏伟就辍学了。

    “为了分担父母的压力和供妹妹读书,我就四处打工赚钱,在一些企业为从事数控机床的专业技工做零工,每个月的工资仅仅有300元。”赵宏伟说。

    工作中赵宏伟渐渐地意识到掌握一门技术、有着一个可以吃饭的好手艺的重要性。恰巧这时妹妹上了大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赵宏伟也有了读书的想法,就这样,2008年那年,19岁的赵宏伟来到了辽阳技师学院学习车工技术。 

    刚开始,赵宏伟只知道什么叫车工技术,却不懂车工是做什么的,在一次下课的时候,他来到了实习车间,看到了用机床就可以加工成想要的金属零件,而且非常精确。这让赵宏伟产生了极强的兴趣,他也觉得这次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暗下决心,好好学习。 

    他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每天晚上都会学到很晚,有时甚至会到后半夜,星期天也就只有半天的时间休息。他在2009年代表辽阳市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荣获第一名,同年代表辽宁省参加国赛荣获二等奖。这样的成绩赵宏伟并不满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宏伟从多方面认真总结了比赛经验,分析了失败的原因。

    首先进行工艺分析,赵宏伟注意从网上和书上多看些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充分计算,想出加工的方法,增强加工技能。

    “我对刀具也认真地准备,使其加工的零件能够达到标准精度。还有就是熟悉机床、增强操作技能。”赵宏伟说,由于学校教学用的是沈阳机床,而比赛中使用的是大连机床,为了更好地熟悉比赛的环境,他就去当地使用大连机床的企业进行训练。

    高强度、高压力的国赛对体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有充足的体能应对长时间的比赛,赵宏伟每天的训练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训练中,指导教师先后设计了35道试题,难度定位都在技师水平以上。

    “我对高难度的加工环节加强练习,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直到完全掌握。加工难度大的车削凸凹圆弧技术,我专门苦练了20多天。”

    4个月里,出自赵宏伟之手的合格试件达120多件次,累计耗材1100多公斤。他更特意选择在最热的天去训练,更好的适应比赛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0年国赛中,赵宏伟获中职组车工技能第一名。

    国赛冠军的头衔给赵宏伟的人生带来了变化,辽阳教育局和学校一共奖励赵宏伟6万元钱,赵宏伟也以优异的成绩留在了辽阳技师学院成为了一名教师。

    成为冠军后,赵宏伟也得到了很多职业院校的关注,还有许多企业也给赵宏伟很好的职位和薪金,广州一个职业学校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让他去当老师,直到现在他们也依然表示非常欢迎他随时到来,而且年薪可达10万元,与现在的收入相比,确实有着很大的诱惑。

    “学校培养了我,给了我很多的机会,让我可以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而且现在的工作还是正式的事业编,我不会离开母校的。”赵宏伟说,初做老师的时候,他面临很多挑战,最大的困难就是不会讲课,有一些知识的讲解不够详细、没有系统性。

    “所以我就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认真的查阅国家技术标准,准确地给学生讲解。”赵宏伟在向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努力。

    学生成绩让他欣慰和满足,2013年,他带领两名学生参加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他们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优秀奖。

    现在,赵宏伟车工、钳工、数控机床等什么都能教,可谓“全能老师”。

    “大学生遍地都是,但是懂专业技术的工人很少,经验丰富的好技工更是非常的少,所以大学并不是就业的唯一出路,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有一技之长,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另一片天地。”赵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