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思】扫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首次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12-07-2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麦可思研究2012年7月下旬刊

  7月12日,“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责任年会暨质量报告发布会”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倡议组织召开,会上发布了《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及《2012•发现高职》形象宣传画册。参会者有校联会主席李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教育部、天津市教委、上海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厅等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20余所高等职业院校校长,及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余家媒体。

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尤显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满意程度,也关系到中国未来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过半数的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在人生的乐观态度(59%)、积极(58%)、关注社会(55%)、包容精神(50%)方面得到了提升。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有近六成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建设生产服务一线的骨干。

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8%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这两项比例连续三届均明显高于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为所在地贡献了较多的实用型人才,为本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幕后·花絮

2012·发现高职》诞生花絮

本文作者: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 

 

“这本画册,是由一群刚刚迈出大学校门、踏入社会的80后、90后们,从全国高职院校推荐的近万个图片故事中抽选编辑而成的。每一张图片都在讲述着一个个学习与工作融合、校园与职场交替的大学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在记录着一段励志与拼搏辉映、光荣与梦想交织的成长历程,每一段历程都在篆刻着一块相似而又不同、传统而又现代的大学印章。孩子们希望通过他们的视角,带您进入高职,了解校园内外的丰富生活,观察他们人生成长的蜕变,见证他们事业发展的风采,分享他们及家人的满意和喜悦……这就是高职,不一样风格的大学。”

——摘自《2012·发现高职》卷尾

麦可思办公室里的惊呼(Wow Factor

    对80后、90后们来说,“wow factor”并不陌生。按字面翻译,它是“哇元素”,是人在看到超出自己预期的、新鲜的、美好的事物时,由衷地发出一声惊叹。也可译成“惊艳感”、“叫好率”等。

    尽管是麦可思团队自己设计的“故事线”,在《2012·发现高职》画册制作过程中,麦可思办公室里仍常常传出这样的惊呼:

“‘老师就像扶我骑单车的父亲。’我太爱这句话啦!”

                    “这么年轻就拿了博士。乍一看还以为她是学生,其实是老师呀!”

 

 

“他看上去像个做蛋糕的,原来是参与神六、神七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专家!”

“海归硕士也回来读高职?!”

……

正是众多高职院校带来的这一个个惊喜,带着麦可思的80后、90后们完成了对近万张图片故事的“海选”。

挑选的标准在于:哪些故事让人读过就不会忘记?哪些照片让人看过就想去这校园转转,去选择相同的专业,去跟着这样的老师上课,去参加类似的实习实训、技能大赛或者社团活动?哪些学生的故事会激励其他年轻人做出正确的个人选择?哪些家长的感言能打动跟他们处于相同社会阶层的其他家庭?哪些用人单位的评价可以表现高职毕业生在不同职业与行业里的竞争力?最后入选的图片故事,每张都用令人难忘的画面或者文字回答了其中一个问题。

 

上海工美派来最给力的设计师

    在画册制作过程中,麦可思迎来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后文简称“上海工美”)的“外援”——参与前期图片“海选”工作的石慧老师与负责后期艺术设计的金一歌老师。年龄相近,技能互补,在从早到晚的高强度工作里,她们与麦可思员工成了“革命战友”,上班时并肩作战,下班后就一起去喝啤酒。

  为什么双方短时间内就能这样投缘?

 

  首先是互相敬佩。上海工美的两位老师接下任务后,人还没到麦可思办公室,就已经表态说“拼了”,后来真的用一种拼命的态度,连续通宵工作。麦可思团队这边也是带着黑眼圈,啃着盒饭,睡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其次是都相信最后拿出来的东西够专业水准。以画册的封面为例,上海工美在艺术设计上,配色体现中国风,用学位帽、书本、电脑等元素体现大学,用中间的黑色圆形图案与框线代表摄像机的镜头(贯穿全书带着读者去发现高职的精彩),用“2012•发现高职”图案作为一枚“印章”(以后读者看到就会联想到高职);麦可思则把握选片、故事线设计。内容上的细节非常重要,比如“发现”对应到英文中,“explore”就比“discover”更贴切,前者更强调用心去发现,去探索。
 
  “702期《周末画报•城市》的专题是‘2012发现澳大利亚’,我们高职画册也可以用这个主题,带大家踏上一段发现之旅。”
  “我跟解放老师刚才吃饭时就一直讨论,要展现出高职是一种新类型的大学。高职的校园既要有国际化和工业化的元素,也要体现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比如书院式的图书馆,让人感觉校园是心灵的故乡。高职的课堂也不一样,不用整天坐在教室里,我们有小组讨论、工作坊、校内外的实训课,攀岩训练与素质拓展的体育课。我们强调动手,强调‘学中做’与‘做中学’,突出生师比优势与师生互动。
  “从头到尾,画册要突出‘学生说’、‘家长说’、‘用人单位说’。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这些人、事、话都是真实的。但这还不是高职全部的精彩。我们要加入一些整体的数据,比如过去三年最欢迎高职毕业生的十大职业与行业。这样的数据是经得起拷问的。”
 

结语

  制作画册的过程是“名副其实”的发现之旅,就好像一场没有前人走过,也没有地图可以参考的徒步旅行。在这段旅途的尽头,真正让我难忘的就是一路同行的这些人(The journey is not measured by the distance, but by the people)——这些和我在加班时互相打气,在讨论中不断挑战,在我埋头前行时提醒欣赏鸟语花香,在遇到巨石险滩时与我协同攀岩或者造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