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12-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作者:赵红顺

 

摘要:《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密切结合。采取项目化教学,将考证内容融入到相应的工作任务中,其中的部分项目直接对应到“中级维修电工”考核工种中的某一鉴定点,使学生在取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中级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考核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分项目考核方式,其中各项目的核心知识考核与职业资格“维修电工”理论考核内容紧密结合,各技能训练项目围绕职业资格“维修电工”的操作考核内容。
关键词: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技能训练
    “双证融通”是指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相互融合贯通。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双证融通”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重构“双证”课程是其核心内容。
一、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高职自动化技术类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密切结合。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实际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需要,以技术应用为关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进行内容体系的重构,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整合。采取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每一任务模块以培养学生对元器件检测与使用、电气原理图的读图与分析、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并将考证内容融入到相应的工作任务中,突出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项目化教学为双证融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将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分解为若干功能模块,再对各模块细分,得到所需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具体要求,综合具体要求后,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在项目的选择上,遵循行业内通用技术与新技术同步的原则,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相关工种(维修电工) 的高级工、中级工鉴定内容,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相关要求。
二、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方法等要素。教学方案的设计主要是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教学方案所包含的上述各个要素进行合理设计,通过相应工作任务的完成,达到相应职业资格标准中的部分要求,其中的部分项目是直接对应到“中级维修电工”考核工种中的某一鉴定点,使学生在取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中级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在课程教学目标下的“双证融通”。
    (一)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特点,明确《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各知识点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制订适应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知识点中细化能力层次考核要求,明确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提出四个能力层次的考核要求: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二)教学方案设计
    基于项目课程的《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方案设计,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几个完整的项目。以实际项目的分析、研究、设计、操作等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在每个任务中将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做、学、用”一体化。表1是其中一个项目的教学方案设计,通过该项目的强化训练,可以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工种中的机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的检查与维修这一鉴定内容。
三、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采用过程评价、分项目考核方式,具体方案如下:
过程评价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考核按照各项目分开考核。以笔试形式对各项目主要知识点进行考核,其中项目一的分值占10%,项目二、项目三、项目四、项目五的分值各占5%,理论部分的分值共计占30%。以专项技能实训考核形式对核心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与成绩考核,分5个技能项目,分值各占10%,主要考核根据典型控制线路原理按工艺要求进行安装接线、通电试验的能力,以及根据常用机械设备电气故障现象分析原因并能进行故障检查与排除的能力。根据项目任务书、各项目思考题完成情况和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小组合作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进行考核,分值占20%。其中各项目的核心知识考核与职业资格“维修电工”理论考核内容紧密结合,各技能训练项目围绕职业资格“维修电工”的操作考核内容,并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既是考证项目成绩,也是课程相关项目的技能考核成绩。
四、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教学实施的效果
    “双证融通”教学方案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特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于2008年开始在课改班试行,半年后在应用电子技术和供配电技术等专业推广。该教学方案实施后,该班级55名学生都顺利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证书”,并有50%的学生正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其余学生也积极报名参加单片机应用技术证书、PLC技术证书等的考核。
    实践表明,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双证融通项目化教学,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创建了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课程模式,学生学习的兴趣显著提高,职业技能考核成绩的优秀率高,体现出人才层次的高等性、知识的实用性、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就业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2]刘继芳.基于项目课程的《社会调查方法》教学设计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3]刘玉梅.自动化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方案的构建[J]. 辽宁高职学报,2007(1 1).
[4]单云,吴斌.高职模具专业“电加工双证融通”教学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5]庄丽娟“.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教改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