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税服务业的“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供稿人:王恺悦 张勇 任伟峰 胡成群 降艳琴

王恺悦 张勇 任伟峰 胡成群 降艳琴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1

一、实施背景

随着“大智移云区物”的快速发展,就会计工作的核算职能而言,其一方面正在逐步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另一方面,也正趋向于通过集团化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手段的代理记账外包实现。上述情况均会造成企业对从事日常核算的会计人员需求减少,并同步形成了财税服务公司高速发展的局面。财税服务公司既可以开展普适型的代理记账业务,又可以针对优质企业客户提供会计鉴证咨询业务服务,这就使得财税服务公司成为更多财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岗位。而财税服务行业历来重视职业素养和从业经验,诸多用人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因此,具有扎实的知识技术素养和过硬的财税服务技能,秉持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的内涵

在近年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中,均对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提出了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推进“产教融合”,努力培养造就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正契合了当前形势,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企业导师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从技术技能和素质能力方面进行综合培养。特别是针对作为职业教育灵魂的工匠精神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重点锻造培养。

“工匠”既指被培养学生,又指企业导师和院校教师,也指出人才培养的重心;“工坊”则将企业生产场所与院校教学场所相融合,以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所为载体,将真实的工作场景、真实的工作案例、真实的工作过程和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选拔优秀学生,开展小班化授课。在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下,“工匠工坊”遴选优秀校企技术能手组成教学团队,依托企业承接的真实项目开展“训练+实战+创新”的一体化培养,确保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教学过程、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培养出具备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团队协作的优良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的行业领域内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基于财税服务业的“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措施

(一)建立“工匠工坊”会计工厂

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和多次研讨,系部寻找到合作企业并与之确立了基本合作方式。院方依据合作财税服务公司针对营业场所提出的要求,投资建成“会计工厂”财税实操基地。“会计工厂”内部设有电脑、打印机和多媒体一体机等各类办公设备,方便财税服务公司将真实账务资料与工作人员迁来进行实地办公。依托于“会计工厂”作为“工匠工坊”的实体,系部选拔出部分优秀学生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学习账务处理、涉税处理、财税咨询、税务筹划等业务知识和技能。第一期班两家合作企业引入代理记账企业200户,驻校主管会计4名,每名主管会计均会对应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既是师傅带徒弟的过程,又是上课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在“会计工厂”中的实践,既是完成学业任务的过程,又是在财税服务公司顶岗工作的过程。

(二)创立“财税智持”工作室

在进行“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时,鉴于工坊的生产性和教育性要求,需要成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团队。为此,我们聘请财税服务行业企业专家、企业业务骨干和学院优秀教师,成立组建“财税智持”工作室,进行“育训战”一体化的财税人才培养和企业实际项目承接。“财税智持”工作室团队成员共分为三个教学组,分别是教学相融项目教学组,负责校内常规课程教学、实训指导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企业一线业务项目组,负责代理记账相关项目的课程设计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资源开发,以及企业高端项目教学组,即会计鉴证咨询相关项目的课程设计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资源开发。

图片1.png

图1 财税智持工作室“工匠工坊”教学团队

    (三)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在于,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岗位技能需求,将专业群的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与岗位方向技能专项培养相结合,实施分段化教学培养。而面向财税服务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涵盖代理记账、会计鉴证与咨询两个职业方向,需要确立不同的目标技能。代理记账方向的目标技能主要包括工商注册、业务单据处理、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等方面,会计鉴证与咨询则包括税收筹划服务、资产管理咨询、审计服务、资产评估等方面。

图片2.png 

图2 基于财税服务业的“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细化

(四)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基于财税服务业的“工匠工坊”式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一是职业基础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大数据基础等;二是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包括企业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三是职业岗位方向课程,包括代理记账实务、中小企业会计服务能力提升;四是1+X证书课程,包括智能财税应用等。对于职业基础能力课程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主要按照常规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院教师授课为主,企业讲师为辅。通过一年半左右的学习,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阶段,即进入岗位方向技能专项培养的职业岗位方向课程、1+X证书课程学习后,着力解决学生未来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的问题。

图片3.png

图3 基于财税服务业的“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五)运行“双维度三阶段”课程化实战项目

1.基于财税服务工作场景的“双维度”课程打造

基于财税服务业的“工匠工坊”培养的核心目标,是为财税服务企业培育专业强、技能精、经验足、可创新的能工巧匠,所以校企合作打造企业实战项目服务教学至关重要。实战项目的设计,需要让学生在接受实战项目训练时,既不同于日常上课,也不同于岗位实习。为此,系部与合作企业进行充分研讨,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财税服务工作场景和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划分代理记账和会计鉴证与咨询两个方向,并结合日常工作内容细化形成多个具体工作场景,设计循序渐进的实战内容,打造成《代理记账实务》和《中小企业会计服务能力提升》两门课程。

具体来说,代账服务的工作场景包括:日常账务处理,网上纳税申报,税务局大厅现场办税,发票代开、打印等涉票处理,银行、社保、工商外勤,各类会计单证的审核与整理等;会计咨询与鉴证的工作场景包括:企业筹资、投资等专项咨询和风险提示,企业经营业务财税筹划,撰写咨询报告,获取、审核审计资料,企业沟通交流,出具审计报告等。以《代理记账实务》模块课程为例,课程共计96学时,具体包括财税实操知识传授、财务软件应用培训、工商税务银行外勤、真实企业财务实操以及每周一次的工作经验交流例会。课程时间安排还兼顾企业工作时间和学生上课时间,不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正常进行。

整体来看,通过财税服务工作场景的实战项目课程化,既保留了企业财税实务工作的原汁原味,又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图片4.png 

图片4.png

图4 基于财税服务工作场景的课程打造

2.“学战悟”的“三阶段”实战项目运行组织

经过持续探索优化,校企合作构建了“学战悟”的“企业课程-毕业实践项目-岗位实习”三阶段实战项目运行组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现课程设置体系化的基础上,又保障了“工匠工坊”的持续稳定运行。

第一,学习阶段。依照课程所体现财税服务能力的前后关系,第四、五学期分别设置《代理记账实务》课程和《中小企业财税服务能力提升》、《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就业训练模块课程,内容涵盖财税服务的全部工作场景,由企业导师授课,系部教师跟踪学习,进行教学管理。

第二,实战阶段。第五学期后半段设置毕业实践项目课程。就业训练课程结束后,结合学生意愿,择优选取部分学生以会计工厂财税服务实操作为毕业设计项目,一人一席位,独立带户,在企业导师的全程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轮岗实习,完成代理记账岗位实战。

第三,领悟阶段。第六学期设置岗位实习课程。结合学生意愿,择优选取部分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在“会计工厂”完成岗位实习。通过全天候、全方位的沉浸式岗位实战,使学生的财税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得到全方位锻炼提高。

图片5.png

图5 “学战悟”的“三阶段”实战项目

3.“3立方”模式的工匠精神培养

在“双维度三阶段”实战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将“工匠精神”培养置于重要位置,围绕工匠精神的四个层面内容,即“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团队协作”的优良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开展工匠精神的“3立方”模式培养。“3立方”具体是指“3阶段”、“3环节”和“3主题”。“3阶段”即学习阶段、实战阶段和领悟阶段,对应“双维度三阶段”实战项目体系内容;“3环节”即每个阶段通过三个环节进行“工匠精神”培养,具体来说,学习阶段包括思政教学、理实一体、课堂管理三个环节,实战阶段包括项目实战、专业指导和过程激励三个环节,领悟阶段包括上岗履职、导师带徒和日常管理三个环节;“3主题”即每个环节分成三个主题进行“工匠精神”养成,通过细化分解的主题元素塑造学生的“工匠”品格。

图片6.png 图6 工匠精神培养的“3立方”模式

(六)构建双元三维的评价体系

根据“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特点,构建了双元三维的评价体系,面向行业和专业,分别对学生在“学战悟”三阶段的职业表现,进行各有侧重的综合评价学习阶段由企业导师和系部教师分别针对学生学习表现评定成绩。实战阶段由企业导师针对业务实践能力表现进行评价,由系部教师针对专业核心能力表现进行评价。领悟阶段由企业导师侧重工作胜任能力层面给予评价,系部教师侧重专业综合素养层面给予评价。

图片7.png

图7 基于财税服务业“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四、基于财税服务业的“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效果

一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实际服务过程全面对接,学生掌握了财税实战技能,体验了企业文化氛围,履岗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锻炼提升,并积累了初步职场经验。

二是学生就业质量提高。企业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选拔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的准员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接受学生到本企业就业或向其合作企业推荐,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而且学生在全真岗位环境中历练后,能够实现就业即业务上手。目前,已有三十余名学生通过“工匠工坊”合作企业实现了就业,其中三名学生成为本企业的技术骨干,一名学生成为企业中层。

三是赛证领域成果增加。通过“工匠工坊”式培养,校企深度融合,教学活动与企业实际对接,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对接,学生在X证书考试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成果丰硕。智能财税X证书通过率始终保持在97%之上,多次达到100%。技能竞赛获国家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18项等。

四是社会服务深入开展。“工匠工坊”财税智持工作室吸纳了学校和企业优秀技术能手,在做好“育训战”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深入开展专业财务知识解答、公司组织架构筹划、财税知识指导以及专项审计等社会服务。同时将社会服务成果反哺到实战项目中,进一步优化和促进“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