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校长论坛|职业教育,须强化产教融合


发布时间:2022-07-2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教育家杂志

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虽然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教学质量不被广泛认可、社会吸引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甚至引起了广大家长对“普职分流”的恐慌。新《职业教育法》确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5月6号,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撰文中特别提到“职业教育强化产教融合”。

虽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但行业企业参与不足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提出对在职业教育中做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优惠,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第X期邀请职业学校校长参与主题讨论,关注《职业教育法》修订带来的变化。


主持人:

海南师范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有禄

议题一:学校与企业如何开展合作?

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校长 舒明祥:

我来自南孔圣地——衢州,非常感谢《教育家》杂志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让我们拓展视野、博采众长。

先简单介绍下我们学校,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创办于1984年,位于衢州市智造新城,“校门”对着“厂门”,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首批现代化学校。2021年11月,成立了衢州市衢江区技工学校,实行“双挂牌”。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鲜明主线、永恒话题,是撬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为此,我校按照“政、企、校、行”一体,“产、学、研、用”贯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深化‘五个’对接、实施‘四进’工程”的产教融合新路径。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深化“五个”对接。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课堂对接车间、师资对接师傅、校长对接厂长”的“五个对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一是根据衢州市职业教育“五统筹”(专业、师资、招生、实训、就业),结合本地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现实需求,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主旋律,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先后淘汰“不合时宜”专业2个,新增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2个,形成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康养休闲旅游服务3大专业群共10个专业,其中省高水平建设专业2个(计算机应用、竹炭工艺),省特色专业1个,基本覆盖了地方优势、特色和主导产业,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目前,物流服务与管理、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两个专业的同学已被衢江区许多企业“提前预定”。达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贯通”,实现了互惠互赢、多方协同发展。二是依托学校是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先后与本地100余家企业紧密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课程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第一学期,就会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工作模式;第二、三、四学期让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实训,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对学生进行培训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学习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和生产工艺要求等内容;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相关的岗位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同时立足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我校产教融合“衢江样板”案例在世界职业技术大会上被评为优秀典型案例。

实施“四进”工程一是企业进校园,建立“校中厂”。学校免费提供场地,企业负责设备、装修及运营,实行“准入门槛”和“考核淘汰”机制,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已引进浙江天募控股、浙江金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如金鸾影视传媒的负责人周月艳还是我校毕业生,当得知学校为培养影视制作等方面人才缺师资和无实训场地时,她主动联系学校,投资200多万元在母校建衢江分公司,也是首家入驻企业,既起到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也为我校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学生提供了实训实习实战场地。二是课堂进车间,设立“厂中校”。已在浙江中财管有限公司等设立企业校区,一方面,学生实现了“干中学”;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工余时间,老师赴企业给生产性顶岗实习学生上课,实现了学校服务企业、学生完成学业两不误。如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办中德合作“双元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班,将夏王纸业等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与带教师傅,学生学成后可优先在公司就业,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重利好”的共赢结果。三是师傅进课堂,当起讲师。岗位能力需求有哪些?行业技术“痛点”在哪里?对于这些关乎学生练就过硬本领、顺利求职就业的关键问题,置身一线的企业师傅们最有发言权。邀请师傅来校授课,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更能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掌握高技能新技能,毕业后顺利就业。另外,不少企业的首席技师、高级技师还担任专业实训课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及创新创业比赛等。2018年,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网络应用与搭建项目获三等奖;2021年,两支团队分别获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等,学生徐贝易的创新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已被深圳一家企业以20万元购买;近5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5个,省发明金奖和一等奖3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0项,10多个创新成果被企业采用。四是教师进企业,化身学徒。到企业跟岗锻炼,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暑假均安排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建立新分配专业课教师上岗前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实习制度等。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同吃、同工作、同研究,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校企双方达到新的合作高度。如电子商务老师与灵萃电子商务公司“师傅”共同策划了“疫情环境下营销活动方案”,销售额不减反增;机械教研组老师帮助浙江建沃机械有限公司一起成功申报了3项国家专利。

开展“311”行动计划。为更贴近企业、产业、园区,学校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年走访、服务本地企业数超100家,年招收“订单班”学生超100名;每年举行1次企业文化宣传周活动,举办1次学生与本地企业供需见面招聘会;建好1张学校与本地重点企业用工联络图,绘好1幅企业用工应急预案作战图。2020年疫情期间,志高、好梦来等我区规上企业面临用工短缺难题,我校输送了200余学生到企业顶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出台了《服务小微企业20条》;同样,当获悉蜜之源企业为种植的红美人、葡萄柚等多种精品水果销售犯愁时,学校第一时间组建师生直播助农团队,先后5次走进蜜之源果业直播带货,平均每场销售3000单,总销售额达185万余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今年,衢州理工学校师生团队还送教到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帮助该校建立校园直播间,校校合作开展橙色公益直播活动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厚植“就业在本地、创业在家乡”理念,2021年校园招聘会,105家本地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大力缓解了本地企业用工难问题等。

壮大职教集团。我校牵头成立的衢江区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名单,这支“产教融合”的“集团军”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单位由最初的28家增加到现在的83家。学校以“集团”为平台,建立校企合作人才交流机制。

下一步,学校将深度结合我区“五城”建设(枢纽之城、康养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智治之城),紧盯“产教融合”发力点,持续强化“五个”对接,优化实施“四进”工程,进一步释放职业教育活力,提升质量、提升形象,努力让职业教育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中南工业学校) 教授 副校长 符兴承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既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锚定了明确的目标蓝图,让我们职教人倍感振奋。在领悟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此次修订着力强调了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才能面向市场、促进就业,面向实践、强化能力,才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们学校建校48年来,从建校初衷——解决四化建公司技术力量青黄不接的问题,到如今办学理念——“紧贴市场 优质发展”,一直赓续传承着对接石油化工建设、辐射湖南装备制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初心使命。现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首批重点技工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二十一世纪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

我校发展一直都与企业密切相关,因此,我就结合我校的办学实践,对如何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的耦合体,打通校企合作双向流动渠道,谈几点体会。

培育产教融合沃土

对接产业链设专业、开课程、建资源。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从学校的角色分析,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创新,就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立足本省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只有相关企业有兴趣承担起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才能够吸引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我校在专业设立上,立足产业链、创新链,开设的焊接、安装、数控、物流等专业均结合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和岳阳市城陵矶物流港口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以焊接专业为主的化工建设群、以数控专业为主的机械制造群和以物流专业为主的商贸物流群。与中国化学工程建设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长江精工钢构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生产任务课程化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共编教材,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开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对接企业文化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基于根本问题的角度分析,职业院校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人才和传承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紧跟社会、市场、技术发展的脚步,才能够使学校更加明确办学方向,做到可持续发展。

我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文化四融”的模式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即将企业文化中所要求的最核心的职业素养融入到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将企业的文化融入到校园活动、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从而实现了“环境工厂化、管理企业化、过程职业化”,真正培养出社会合格的人才。

突出就业导向严标准、重过程、提质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给出了明确的标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当突出就业导向,把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作为重要指标,引导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我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坚持引入企业技能人才等级评定标准,做好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坚持“三全育人”贯穿德育工作,保证学生就业质量,确保培养的人才拿得出手、用得顺手。

丰富产教融合内涵

产教学研一体化融合,探索多元育人模式。我校从过去的企业办学到现在政府办学,在继承和发扬企业办学优势中形成了“政校企共建、产学研协同、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发展优势。一是建立政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依托“湖南三高四新”及“岳阳三区一中心”的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与临港新区石化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搭建石化专业“教学与技能培训平台”、“设备生产配套服务平台”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平台”,有力提升产教融合深度;二是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依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中厂+大师工作室”三位一体递进式工匠型育人平台,打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性化教研+企业员工培训+社会终身学习”的为一体育人体系,达到德技、专创及课证三融合的育人效果;三是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采用“五引六融”的思路,将企业内训体系引入学校、将企业项目化教学资源引入学校、将企业导师引入课堂、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课堂、将企业考评体系引入教学评价,实现校企文化相融、教师导师相融、基地车间相融、教育培训相融、教研科研相融、实习生产相融,实现人才培养知行合一的目标。

生产任务课程化改造,构建菜单式课程体系。生产任务课程化改造,是为了解决假想项目、虚构任务导致教学脱节,真实任务具体要求又不适合于教学的问题。“引企入教”“引生产任务入课堂”能够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确保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

我校通过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以及企业、行业专家智库,“岗课赛证”多维度融通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和网络教学课程,菜单式结构进行排课,以达到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导向。如我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对“四化建”班调整气体保护焊模块,开发《搅拌摩擦焊技术》、《焊条电弧焊》教材;对“精工钢构”班,调整焊切割模块,开发编写《钢结构产品的制作》校本教材,并与武汉超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在线教学资源,已建成《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生产》等网络课程。

技术专家双向化流动,实现人员与技术良性循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系中,不平衡状态长期存在,职业院校疲于奔走,企业洞若观火。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引导企业“走进来”,鼓励教师“走出去”,探索并建立“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进学校”的双向流动机制。

我校一直以来深入企业、主动跟进,加强校企深度融合,2021年,我校积极响应岳阳市“百位科技特派专家进企业 百名农业科技人才下基层”重要举措,22名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互选成功,在产教融合的角色上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

技能培训个性化定制,解决工学与师资矛盾。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要求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因此,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教育”与“培训”的融合道路,积极承担起职业培训的使命。

我校培训鉴定中心通过送培上门、订单培训、专项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培训服务,如聚焦区域石化及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石化装备、电磁及磁力装备等产业链,依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三一重工、长炼机电、岳阳建华等多家企业共建共育,在解决工学矛盾的同时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业务素养。

深入领会新《职教法》精神,不断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新职业教育法聚焦职业教育发展的痛点问题,以“一融三通两提升”为修改的思路和主线,为当前职业教育困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了适应新形势,我校在现有的产教融合沃土上,不断优化产教融合路径,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之一,就在前天,与湖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其中一条就是共建我校,这在湖南省属创新首例,也开创了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征程中,我们将坚定信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定决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卞勇平

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职业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新《职业教育法》以立法形式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以下是我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进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将产教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实践改革全过程。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脱胎于县域职教中心,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工教育、开放教育和各类社会培训于一体。办学60余年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随着地方产业集聚快速发展,学校围绕市场需求办学,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坚持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一主线贯穿于学校办学与人才培养实践改革全过程。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被遴选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建设单位。

建立与地方产业发展高度吻合的专业群发展体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聚焦地方“五新”产业,精准优化专业设置,现已形成与地方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一核心四特色”专业群发展体系,建成融合“物联网+、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核心专业群和覆盖多产业链、多服务链的“服装、汽车、新商科、现代服务”四个特色专业群。

校企共建共享专业发展平台。学校主动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共建共享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目前建有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1个外籍专家工作室,4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8个校内实训基地,118个校外师生顶岗实习实践基地。

学校牵头组建常州市“光伏”职教集团、金坛区“服装”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建设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共享型产业学院,先后成立了力克(法国)服装智能制造金坛研究中心、江苏城东建设 BIM 产业学院、江苏金旺智能制造企业学院,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校企共同搭建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创新平台”,向社会提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6项,获得28项授权专利。

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学校主干专业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使行业、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奥托立夫”“中创新航”“蜂巢新能源”等行业领先企业开设16个“现代学徒制班”,实施“岗位能力+课程标准”的“双能课堂”和“企业导师+专业教师”的“双师课堂”。学校联合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年培训450人以上。

实施“1+X”证书项目。学校组建“X”证书开发项目团队,与北京华航唯实、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设立教学工厂,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式教学,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教材和教学资源,深化“三教改革”,精细化推进课证融合。校企共同培养培训讲师和考评员37人,申报 “1+X”证书试点项目11个,年培训考核500人以上。

直面问题,全力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正确面对。

首先是学校和企业“两张皮”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企业生命周期与校企合作周期不匹配,产品的技术更新周期与人才培养的周期不匹配,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不匹配,企业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

其次是政府部门间缺乏相互主动协调。产教融合应该多部门协同联动、主动作为,而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孤军奋战。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驱力不够。企业的组织性质和目标愿景与学校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足,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

行业指导专业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行业协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未能充分凸显。

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学校生源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教师校企合作能力不强;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定位和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导致校企合作的规模急剧萎缩,出现校企合作“无生”的现象。

突破困局,全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努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行业指导作用是基础,增强企业主体动力是重点,努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核心要素,也是产教融合的最高境界。构建共生共长、共赢共享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促使校企共同实现自身发展诉求和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共享合作发展成果。

努力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行业指导作用是基础,增强企业主体动力是重点,努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核心要素,也是产教融合的最高境界。构建共生共长、共赢共享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帮助学校和企业均实现自己的主要诉求和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共享合作发展成果。

完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机制。为完善机制,释放校企合作最大动能,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行动:

理体系:延伸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链,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厘清学生发展路径,与高校合作开展高等学历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开展高技能培养,大力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构建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校企合作“无生”的窘态。

建关系:瞄准地方主导产业,与行业领先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合作,充分激发优质企业对教育的情怀和责任感,共同培养适用性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校企合作的生命力。

练内功:提升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校企合作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助力企业的发展,保障校企合作的对称性。

强服务:以企业为优先,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创新服务理念,用服务感染企业,让企业对校企合作形成依赖性,保障校企合作的稳定性。

深融合:融行业、企业岗位要求与标准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企业先进文化进班级、进实训、进校园,保障校企合作的成效性。

创品牌: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大力宣传,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品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话语权,保障校企合作的公平性。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陈良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而职业教育却面临着以下不容乐观的情况:一是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缺乏深度融合,合作关系较为单一、松散,没有形成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理念;二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功能不全及共享性不足;三是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企业需求,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强等。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国家级建筑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单位,目前在校生48206人,其中中职生27322人,高职生20884人。自2008年以来,我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行长期探索。首先在建筑专业群率先提出“工地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进一步增加,学校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专多能”的实践教学团队,优化“工地学校”进一步发展为产教融合新模式——“共享工地”。

校企共建“共享工地”实践教学平台,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牵头组建了广西中职建筑艺术专业职教集团,与广西昌桂源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签订共享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共享型实践教学平台,并联合投资3000万元共建校内“共享工地”,形成了校内外共同打造集教学、培训、鉴定、大赛为一体的“共享工地”实践平台。将共享理念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共建共享工地、共享项目化课程、校企文化、校企人才资源、共创共研成果,建立起具有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特色的“做、学、教”一体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实现校内生产性模拟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教学相互共享贯通,有效解决学校产教融合不深入、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和设备脱节等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基地)共享,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典范。

构建实施“共享工地、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依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等21家大型企业公司共建的“共享工地”,构建基于培养目标、内容体系、手段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的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内容,融入职业标准和世赛、国赛标准,对标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构建了基于岗位技能标准的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把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引入实践教学中,采取分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的年级、课程内容、职业能力进行分层分模块培养。以工程项目为教学切入口,把建筑标准、规范、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教学情景中开展多工种交织、多岗位配合训练,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建筑产业工匠人才保障。近年来,先后派出建筑类专业学生358人次参加建筑技能大赛并获国家和省级奖160项,4人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和广西技术能手,为建筑企业输送15508名高技能人才。

建立以国家教学名师与企业大师共同引领的“一专多能”实践教学团队。一是与广西住建厅培训中心、广西美饰美家装饰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培养建筑专业师资,构建政校行企师资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培训和服务机制。二是由学校国家教学名师陈良和企业技能大师肖玉明为引领,践行现代学徒制,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

此外,我校作为广西中职建筑专业唯一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自治区级八桂建工劳务品牌培训示范基地的学校,主动践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先后到崇左大新等贫困县为城镇乡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筑产业工人共136830人次,为广西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校企联合研发新型建筑产品25项获国家专利,有效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和服务社会能力,切实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上,企业深度参与合作的“共享工地”兼具教学与生产功能,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学校将持续与大型企业优化合作,力争将“共享工地”建设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型实习实训基地,为同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实习实训和企业开展培训提供条件和支持。


议题二:产教融合将走向何方?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安兴

2022年5月1日,新《职业教育法》正式生效。这是集26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目的价值、目标方向、思路原则、任务体系、责任主体、体制机制、途径方式、考核评价、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科学认知,最终形成的一部高质量国家法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也将由此发生根本性、系统性变革。其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是从一种长期以来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正式以“法”的形式确立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时间关系,重点谈谈“产教融合”。

对“产教融合”概念的理解——

“产”是行业、产业、企业等所属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概称,“教”是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所从事的职业教育活动;“融合”,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彼此交融。在表现形式上说,就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供需匹配,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专业与社会经济行业的供需匹配,职业院校布局与区域社会产业的供需匹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工种的供需匹配,等等。

产教融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国家法制。可以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的原则也是特征,既是制度也是目标,既是内容也是途径。

在新《职业教育法》中,“产教融合”相关字眼出现了11次,对如何落实“产教融合”的要求,贯穿渗透在新《职业教育法》的多个章节和条款中的。

在新《职业教育法》的8章69条要求中,与“产教融合”相关的要求占了5章、27条以上的篇幅,充分彰显其重要性。虽然“产教融合”不是职业教育所独有的特征,但是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其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上,具有比普通教育更加鲜明、突出、深刻的特征与作用。

“产教融合”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需要系统谋划与因地制宜,既要做好国家层面的整体系统顶层设计,又要制定符合各地方实情的相应政策。如新《职业教育法》的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在国家层面上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特点,组织制定、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完善职业教育教学等标准,宏观管理指导职业学校教材建设”“国家根据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国家采取措施,加快培养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等,这体现了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盘棋。

而各地各行各业落实产教融合,要因地制宜,以满足需要、服务发展为要义。如第二十二条“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实施实用技术培训”,第二十三条“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第二十四条的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招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并可以设置专职或者兼职实施职业教育的岗位”等等。

事实上,各地方的产业发展形态有阶段性、地域性的差异,必然影响着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的样态。与产业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产业基础薄弱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往往受到外部条件限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较低,这从“双高计划”院校在东、中、西部省份的分布情况可窥一斑。产业发展薄弱地区的职业教育需要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方式谋求融合,不仅要强调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更要发挥社会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互为因果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

案例一:在服务海南“三农”方面,几大国有银行不如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大。因为,只有省农信社的网点覆盖到了全省各乡镇,只有农信社的信贷员能够做到骑着摩托车跑遍乡村走家访户。省农信社之前招收的普通院校本科毕业生中有许多人下不去、留不住的,因此,海南省农信社与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校社联合办学协议”,共同举办农村金融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本地“三农”需要的金融职业人才。省农信社从招生宣传、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宿舍文化、班级活动、学业评价、实习录用等方面深度参与专业办学。该专业连续多年招生质量高,不少学生达到了本科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都领先全校各专业,远高于本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开设的金融类专业。说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满足当地行业产业发展需要,是一举三得。

案例二:腾讯公司曾经筹划在海南组建其动漫设计、游戏开发团队,但却一直面临与本土院校缺少合作、人才供给跟不上的问题。公司从岛外引进技术人员因项目处于当地产业培育期、缺少配套条件、生活不适应等纷纷离开,致使公司项目历经7年难以成型,不得不转换项目。而腾讯公司在成都、重庆等地的同类项目却推进顺利,因为当地的产业企业、合作院校和人才供给都给项目提供了适合条件。

两个案例说明,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产业之间是休戚与共、相辅相成的关系,“产”与“教”不能脱节,融合是硬道理。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家战略布局下,各地需要遵循现代职业教育和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系统谋划“产”与“教”的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应性、支撑性、引领性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孙兴洋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彰显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缺少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就丢了“根”,失了“魂”。“教”应该服务于“产”的发展,“产”应该引领教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我认为,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关键要在产教融合的“融”字上下足功夫,才能助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我将从办学、育人和治理三个方面,结合所在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就产教融合的未来走向谈几点认识。

我所在的学校,是江苏省第一所由开发区办、办在开发区的公办高职院校。2003年,无锡高新区为了满足产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举办了这所学校,并形成了“省管、市属、区办”的体制机制优势。学校周边有3000多家企业,有近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有53家世界500强,有450个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链相对完整、高层次人才集聚。开发区的技术技能先导优势,为学校高质量办学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虽然,独特的体制机制与技术技能的先导优势,为我们学校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我们也发现人才培养与高新技术发展之间依然还存在着“时差”,在客观上表现为,专业调整“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技能习得“跑不过”岗位技术迭代速度、素养培育“达不到”技能社会建设要求等问题。新职教法的颁布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融经济”——聚焦需求导向,学校办学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职教法在第二章第十四条,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了描述与界定,提出,要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放在首位,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建立育训并重、职普融通、层次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条,为职业学校办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与路径框架。

我认为,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应该是产教融合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把“聚焦高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人;聚焦高质量,服务开发区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初心与价值追求。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2698家,在开发区内的高职院校有272所,占比近20%。在长三角有开发区508家,域内有高职院校90所,长三角开发区内的高职院校占全国开发区内高职院校近三分之一。开发区作为一个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先导区,对开发区职业教育提出了“紧随科技进步、紧贴产业发展、紧扣岗位需要”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将人才培养改革“关口”前移到开发区人才供需“缺口”上,聚焦需求导向,构建了“三环耦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与改进方案。按照“学校与园区同频、专业与产业联姻、教师与企业结亲、学生与岗位配对”的要求,实现了人才培养由被动适应向主动调整的转变。所开设的32个专业与高新区产业契合度达到了100%,毕业生留在开发区就业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5%以上。

“融资源”——聚焦共享共赢 人才培养要系统融聚社会各界力量。新职教法在第三章“职业教育的实施”中,从专业目录、教学标准、教材建设,一直到技能大赛,通篇十三条都在强调,要汇聚行业组织、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产教共创共赢。

我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系统思维,推进人才培养由“碎片化”向“体系化”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要以教育与产业的“外循环”,驱动教育与培训的“内循环”,以高质量的职教体系,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我校为例,一是在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方面:开发区与学校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引入头部企业的先进产业技术资源,面向全国100多所本科院校,招收了近万名本科生,校企合作开展“3+1”贯通培养,解决企业对本科生“上手快”的需求,为产业高端与高端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满足高新区短期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同时,将国际先进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与考核等标准的成果,调整专业(群)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锻炼师资队伍,为专业改革发展谋得先机。

二是在面向实践、强化能力方面:围绕产业园区,园校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形成“校企双主体、工学双轨道、理实一体化”工学交替路径;开发“课岗贯通”项目化课程;建立“岗位导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依托高层次人才“共推互聘”项目,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实现学知识、仿流程、做项目的“学仿做”零距离培养,增强学生的行动能力。

三是在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方面:区校共建新吴区社区学院,面向社区原住民(普通居民、失地农民、失水渔民)和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海归人员、外籍人士等)开展各类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社会文化生活培训;面向行业和企业开设“培训+学历”定制班,开展在职职工、转岗职工知识更新、技能提高、素质提升培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项目和残疾人技能帮扶项目,形成覆盖全域的人才供需服务网络,助推产城融合、乡村振兴。

应该说,以技术先导为特征的紧缺人才实训学院、以支撑协同育人为特征的特色产业学院、以供需服务网络为特征的社区学院,与以人才培养为主体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四院融通,相得益彰,既能系统融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又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培养目标。

“融文化”——聚焦互塑共生 学校治理要着力融汇多元文化要素。新职教法明确提出了“七个坚持”,我认为,它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本遵循。 职业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合作走向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特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和跨界教育,更应该聚焦多元主体的互塑共生,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

众所周知,一段时间以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政府热、民间冷;上面热、下面冷;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你打你的鼓,我敲我的锣”,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我用了六首歌来描述学校和企业的各自状态:

学校: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企业:我一直在你左右。

学校:我是一只小小鸟。 企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学校: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企业:明天会更好。

我想,学校和企业要同唱一首歌——《你和我》。

我们通过调优人才培养方案、调顺人才供需矛盾、调适校内校外环境、调和利益主体关系等“四调”举措,培养“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四有”新人,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四方”满意,打造“共创、共建、共赢、共享”的“四共”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使学校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学生得到更好培养并高质量就业,企业获得更多服务和更多人才,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改变以学校为主体的传统管理,突破物理空间,打破学校围墙,形成文化校园。由所在开发区牵头组建学校理事会,构建了“地校协同”一体化育人组织,形成政、行、企、校多主体协同治理平台,将人才培养植根于开发区多元文化土壤,形成“互动互融”浸入式文化治理。

一是推进特色吴地文化进校园,区校共建“新吴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新吴马克思主义青年学校”等平台,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二是推进先进产业文化进校园,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和智能制造等地标产业,校企共同打造专业文化,涵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

三是推进优秀境外文化进校园,校企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民族情怀,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