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纪略

用思政课为培养“现代鲁班”强基铸魂


发布时间:2021-06-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2日11版

“既要有技术,更要有精神!”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听了本校一节主题为“德技交融: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的思政课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种精神,既包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又包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更包括爱党爱国、回报社会的高尚精神。单单掌握技术还不够,必须有这些精神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理直气壮地开好高校思政课,形成了“育人+育才”双向融合“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机制,致力于用思政课为培养建筑行业的“现代鲁班”和“大国工匠”强基铸魂。

授课方式灵活,构建“有滋有味”的思政课堂

“很难想象,一个星期前,项目现场还是荒草一片,一个星期后,项目已基本完工,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师李嘉鸿曾参与2020年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广西版“小汤山医院”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上了一节贴近建筑行业实际的“疫情思政课”。

“在这异常特殊的时期,大家都能呼必应、能召必至,这种精神令人十分感动。”听了李老师的“疫情思政课”后,学校的一名学生说,“没想到为国家出力、为社会服务这么贴近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后一定要学好专业技术,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所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日常授课中,学校致力于推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堂。授课前,思政课教师注重调研高职学生的兴趣点和专业需求,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术道结合”,做到“润物细无声”,尤其是充分结合建筑类专业课程本身特色和实例,提炼民族自信、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转化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生动的有效载体,从而让思政课上出了“专业味”,调动了建设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建设类高职院校,学校具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建筑专业实训基地,为思政课与建筑专业融合实践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学校将思政课内容与专业课实训要求的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建立“思政实践+专业实训”的移动式思政课堂,增强基地建设的多重育人效应,实现专业课“强技”与思政课“修德”双融合。例如,学生在校内文化艺术实践基地学习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会结合建筑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作为切入点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土木施工类专业的实操实训,涉及岗位责任、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等专业素养,这正契合思政课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联合将人文素养模块凝练出来,形成独特的思政课实践报告、实践调查,不断深化思政育人的内涵。

在移动式思政课堂建设中,学校结合思政课教学要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思政课与专业实训融合育人的实践方案,培养学生专业实训、企业实习、职业发展所需的劳动精神、职业素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等,尤其是注重发挥校企合作导师的引导作用,借助企业导师深厚的行业学识、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学生讲授行业发展动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课堂学习、专业实训等提供专业指导,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企业专家,了解行业动态及相关技术的实际运用,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融通共生。

例如,学校与广西新闻网携手打造品牌访谈栏目——《鲁班讲坛》,由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及学生代表参与访谈录制,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与校友嘉宾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探索特色思政课堂与建筑文化有益融合方式。通过优秀校友的榜样教育,将建设行业文化渗透到思政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感悟自己将要从事行业的文化特点,增强行业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目前,学校成功构建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三级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思政实践+建筑专业实训”融合移动式思政课堂,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交汇育人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行经验。

2020年6月底,学校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该基地梳理了“十三五”以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诸多历史性成就。借助这一基地,学校将探索推进“基地育人”思政教学模式,分批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基地中接受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传承规矩、创新创造、专注专研、精益求精”的新鲁班精神。

“一把手”抓思政,持续完善课程保障体系

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广西仅有的公办建设类高职院校,学校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思政课中蕴含的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元素,将思政工作体系贯穿建设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思政课,只能持续加强,绝不能弱化。”学校党委书记刘晓红指出,学校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建筑类高职院校特点,坚定不移地把思政课越办越好,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各项改革发展,形成更高水平的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以此促进学校办学水平迈上更高台阶。

学校将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和班子成员带头抓思政课、上思政课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认真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现场调研会,专题听取思政课建设情况汇报,统筹推动促进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

作为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书记刘晓红亲自抓好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工作。每学期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座谈会,多渠道加强对思政课建设情况的深入了解;通过内转外引的方式按照1∶350的师生比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落实了思政课专职教师的岗位津贴;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精心建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建筑类技术技能人才所必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促进形成“育人+育才”双向融合的“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

“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工作总体布局,为学校开好思政课提供根本保证。”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昆认为,必须将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贯穿到思政课建设的各方面、各过程、各环节,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走向纵深、取得实效。

课堂有序延伸,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有很多相似之处,既讲究住得舒适,又体现人文关怀。”近日,学校思政课教师组织本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学生走进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三江坡古建筑群,一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一边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学生们走进传统古村落三江坡,近距离感受乡村生活的静谧祥和及古建筑的悠久历史,感悟着巧妙多姿的古建筑文化。

“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古老中国沉重的大门,到俄国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南湖的红船到北伐的硝烟,从南昌起义的枪声到渡江作战的凯旋,从天安门前升起的五星红旗到万众瞩目的‘神七’飞天,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在三江坡党建会议室,宣讲员用丰富的史实、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作为建设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理应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持续丰富思政课教学实践模式,策划举办了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彰显了思政课“双向融合”的多样性,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为了加深学生对建筑、历史、人文的直观感受,深刻领会建筑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学校把思政课堂搬到古建筑群落及红色教育基地,连续举办了三届“校外思政课”活动。2021年以来,学校的思政课教师联合各系专业教师,精心选取邓颖超纪念馆、广西团史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新会书院、广西电信博物馆、昆仑关战役博物馆、韦拔群纪念馆、李明瑞烈士纪念馆、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革命纪念场馆,设计出一条“初心之旅·红色课堂”思政教学实践路线,带领学生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实地“打卡”学习。

目前,学院正在举办第三届“校外思政课”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高,通过自由组队、实地参观、拍照学习、录制视频、撰写“打卡”手记及网络投票等方式,完成了自学、自评,形成了学习红色历史、瞻仰革命先烈、踏寻民族文化的浓厚氛围,有效拓展了“大思政”育人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打出了一套“多元协同、精准润泽”的思政教育“组合拳”,有效拓展和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内涵。

同时,学校致力于建设“弘德育才”学堂,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弘德育才”学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课”“立足中国实际的信仰课”“涵育品德的道德课”“规范行为的法治课”“立志成才的奋斗课”五大课程,构建了“一篇诗文”“一首歌曲”“一个故事”“一封书信”“一种精神”的“五个一”课程模式,在校内广泛传播,产生了良好反响,促进形成了学校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品牌。

建好师资队伍,提高思政教师专业水平

教学改革研讨会、学术沙龙、集体备课、共同制作通用课件、集体教学观摩……近年来,一场场别开生面、扎实有效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研活动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轮番举办。作为广西第二层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第六小组牵头单位、东中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单位,学校目前已与11所结对共建院校开展了交叉听课、对口支援、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赛等10项教研活动,有效提高了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近年来,学校围绕“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求,全力打造一支创新型思政课教学团队,推动思政课“双向融合”朝着高水平、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按照“分类、分级”推进建设的原则,学校以本校遴选的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依托,构建了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党、团、学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各层面教师互相配合,协同推进思政课建设。这支创新型思政课教学团队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进行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研讨、教学信息与资源共享,融合集体智慧,强化创新型思政课教学团队的“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形成了本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思政教研共同体,深入研究和挖掘提炼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耦合路径,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改革的方案、研究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资源库、示范课程等,全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双向融合”,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学校注重组织创新型教学团队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相关培训活动,拓宽了思政课教学团队的视野,提高了思政课堂教学水平。近年来,学校新型思政课教师团队在全国、全区评先评优和教学比赛中收获累累硕果,包括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一人、首批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一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骨干教师4人、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一人、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比赛特等奖一人。

形成推进合力,促进“双向融合”出成果见成效

近期,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建设类行业实际,本校思政课教师主编的《形势与政策》(2020秋季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指导与教学参考》两本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学校全力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思政课教材体系成果成功落地。

上述例子,仅是学校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出成果、见成效的其中一个侧面。经过几年的深入探索实践,学校推进的思政课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是教学资源不断积累。为满足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与应用,学校以思政教学资源为基础,融入建设类专业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加快思政课教育教学与建筑精神深度融合,唤醒思政课、专业课的生机与活力,助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在以思政课教师为主讲、专业课教师为配合的模式下,学校建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混合式在线教学资源,围绕教学要点录制了32个微视频,2021年6月全面上线,有效推动了学校思政课教学资源与建设类专业教学的共建、共享、共用,实现了思政金课“软资产”不断积累。

二是研究成果未来可期。学校创新型思政课教师团队共同致力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合力申报的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地域建筑文化育人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和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五育六融:建筑类高职院校思政课与建筑文化融合育人研究”等课题正在有序推进中,为“双向融合”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撑。

三是思政微电影斩获大奖。由学校思政课教师指导、融合专业元素,反映青年大学生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选择,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结合的思政微电影《为有源头活水来》,荣获2020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之第四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赛项三等奖。

四是思政课堂启迪深远。学校“双向融合”思政模式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教研和比赛成绩,更体现在思政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和探索。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师深入探索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之路,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专业熏陶与品格修炼。例如,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兰欣担纲授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深受本校学生欢迎,这更启发她从新时代所需的建设行业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建设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更加致力于探索将思政课讲得更活、更透、更受学生欢迎。

作为负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主体部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赵胜营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思政课“双向融合”模式,将建设类专业课程、实习实训、专业教学及建筑专业文化等更深度地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中,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大思政”格局,全面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

(薛艳莉 孙兰欣 韦柳霞)